当前位置:首页 >心得体会 > 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1篇)(完整文档)

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1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 2022-12-14 13: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1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1篇)(完整文档)

篇一: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韩震老师的讲座从本次修订的主要背景和追求,主要变化与突破,课程性质与理念和实施中的重点与难点四个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总体的解读。

首先,面对当下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国民认同现状,韩教授把“只知家庭,不认国家”的民族比作一盘散沙。因此,塑造国民共性的德育工作就必须注重培育同一的、共同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

其次,韩教授特别强调了凝练核心素养的意义。要求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位目标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我认为其中核心素养要求的阶梯化呈现是一个极大的亮点。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按照“二二二三”铺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将核心素养具体要求在四个阶段以阶梯化呈现,并与高中有所衔接。在观念上我们要忌固化常更新。在育人方式上既要做到育人的一致性,也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等差异。在评价方式上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始终保持学生内心与行为习惯上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在教师自身修养上要始终走在学习型社会的前头,吸纳各方教育的有益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大课的传授者,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新课标的内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再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内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篇二: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在讲座课程中,先从历史的角度入手,梁启超的故事告诉我们,统筹兼顾和一体化进程是很重要的。一体化进程包括按学段进行统筹,随着学生的不同年段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贴合学生年龄增长由浅入深。这有利于改变当下的教材不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情况。

改变以考试为结果的评价体系和培养标准,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培养标准,不仅仅于局限理论和考试结果,同时更加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如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实践出真知,在实践的发展和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把大主题放到真实的情景和任务中去,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体现出来的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

不仅从学生抓起,更要从教师方面抓起,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更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篇三: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正值伏中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解读与课堂教学实施培训活动。五位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高屋建瓴的诠释、有理有据的分析以及毫无保留的分享,恰如炎炎盛夏中氤氲的缕缕香气,百味可觅,又使赫赫骄阳下贫瘠的寸寸心田,沐得甘霖。

三天的培训满载而归,有对思政课育人价值的全新体悟,有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认知,也习得了一些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法。在整理学习资料,反复研读课标后,我感悟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实施中一定要有“精气神”。

一、“精”字当头,精益求精保证学业质量

《新课标》从整体内容上增加了“学业质量”一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转变育人方式,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达到标准,就要做到:

(一)“精准”的教学目标

学业质量描述的内容可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参考此标准,去制定导向清晰、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提高站位从单元、主题出发制定立场鲜明、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

(二)“精细”的课程设计

专家提出的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为我们打开了教学视野,以目标为导向去进行设计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要坚持好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积极地创设有共鸣的情境、设计参与度高的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适时的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和思想培养。

(三)“精心”的评价体系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提质增效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改革评价机制。《新课标》也提出了“增值评价”,主张关注过程和培养,也要求我们的评价要更具发展性、整体性、综合性、价值性。多元的评价要从形式、内容上更科学、专业、客观,从而促进知行合一的实现。

二、“气”字疏通,气贯长虹培养核心素养

《新课标》所提出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是对以往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升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正气”,不迷路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道德与法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具有特殊性,它担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也是培根铸魂传播政治思想的主阵地。我们要坚持好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作为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境界,为国家的政治工程、法治进程添砖加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提升保驾护航。

(二)有“人气”,不孤独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好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始终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关注临界学生、旁观学生。制定目标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要基于学生情理去解决核心问题,要抓住师生联结点去突破疑难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才有助于“教学同增”。

(三)有灵气,不忙碌

素养有“形”,我们要坚持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长远渐进的工程,我们要积极调动多元主体,整合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同时扩展思政教育的时空维度,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教育。做个不瞎忙的思政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需求,也要关注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

三、“神”字铸守,神融气泰落实立德树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结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坚持德育为先,重在引领学生充盈思想、提升能力、全面发展。我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怎么能丢了国家和民族的“神魂”?我们要不断增强师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要不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五位专家的“精气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新课标》出台才三个多月,他们是怎样的夜以继日、钻研沉淀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次又一次的精彩。夏虫鸣初心,日月迎热忱,或许这就是对教育的热爱和担当。

再次感谢上级领导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学习机会,使这个夏天充满了希望和力量。每一场讲座都是含苞蓄力的绽放,每一次呈现都是时光积淀的回馈,每一页诠释都是执著热爱的坚守。唯有前赴后继才能不辱使命,唯有潜心修炼才能担当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已经有了更深的时代烙印。我们要先育己再达人,以饱满的“精气神”为更多的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篇四: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我是xx学校的唐xx,工作刚满10年,担任小学数学和班主任工作,后来有幸教授了《道德与法治》,虽然道德与法治在我们县区不参加统考,但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抓手,认真去上每一节课,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打铁必需自身硬”,因为我是学理的,就没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素质,所以教授起来很吃力,不像数学那样有理可循,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去做,甚至语言表达方面也不会表述,打开书,不知道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没有太多的去专研。参加了几次区级培训后,懵懵懂懂,接着又在学了《课程标准》,才让我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来引导立德树人的过程,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所涉及的规则意识、情感意思、责任意识啊不是用来说的,所以接触《道德与法治》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努力学习迫在眉睫——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善于接受和消化新知识、新信息,认真钻研本学科的业务。

在具体的教学中,与孩子的接触中,敞开心扉的交谈中,我也感觉到:《道德与法治》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在课堂上有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兴趣,是孩子进入自主学习。

一、角色扮演

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读懂彼此的心》中,通过学生表演的形式来感受。然后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读懂彼此的心?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道德与法治》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在语数英语方面并取不到较多的成功体验,而在道德法治这一方面孩子只要是参与了活动,基本上没有对错之分。此时的表扬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讨论与实践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课上要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

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形成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总之,《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篇五: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在流萤闪烁的盛夏,在旭日初升的清晨,在美丽如画的恒大小学,一场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研讨会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本次会议由xx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方蓉主持,包括了课题开题、人员分工、教师职业规划、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解读、个人介绍与成长等5个方面的内容。

对于初次接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我而言,今天的学习是知识的盛宴,更是心灵的鸡汤,从道路上,让我更加坚信正确的选择;从专业上,让我有了明晰的认识。

据新课程标准颁布已3月有余,我也自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的全部内容,观看了国家教材委委员韩震教授的解读视频,依然是云里雾里,迷迷茫茫。今日有幸听取了工作坊核心成员、南郑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张朝勇老师深入浅出的解读,有豁然开朗之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新课标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挥。主要总结以下两点:

一、新变化

1、细化对学生培养要求。

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从五年级开始,明显地看出课本内容增加了许多政治性、历史性、地理性特别强的知识,六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课本是法治专册。

2、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重点组织三科修订组对课程标准做了进一步充实更新,补充了有关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内容,规范了有关表述。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精选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成果、突破性进展和普遍性经验等,让学生感受体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新鲜经验。

二、新思考

1、课堂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2、要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通过深入学习我觉得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任、任重道远!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篇六: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集体学习,给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学方法要逐渐改革,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和谐互动,共同探讨、交流经验、增加实践。在学习新课标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曽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更新理念,克服以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能力。

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更加清晰,大大提升了老师们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使老师们更加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精准掌握课程标准,提升个人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篇七: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本次讲座依然围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解读,韩震教授强调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学科教育愈发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和创造性,欲借此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通过全面创新课堂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相对理论化,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文本知识和案例的分析的形式呈现,重点强调素质教育、法治教育以及德育三大教育的融合性教学。但现实教学的反馈并不佳,这为课程改革的推行埋下了爆发源,即要求教师积极且充分地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最有效、最广泛地调动其学科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课堂活动的创新,有效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此外,学科教学离不开两大要素,一是理论研习,二是实践探究,对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实践活动的引入至关重要,因为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大多固化,学生很难从讲学中充分吸纳新知识,在理解运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一定要充分引入实践活动,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的双向作用下获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进步,进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法治核心价值观。

篇八: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后,借助专家们的网络讲座机会,我对新课标有了浅显认识,借此暑期这一时机,又再次学习新课标,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新颁布的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新课标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课标细化了培养目标,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

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深入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它更加人性化,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对于教师来说可操作性更强。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挥。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课堂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合理扩充,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同时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总之,我会继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篇九: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识到:

首先新课标的修订的背景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党培育新一代的青年接班人。

其次知道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与突破是1。凝练了五大核心素养2。指向核心素养落实的课程目标,3。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内容组织与设计,4。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5。坚持素养导向的教学建议,6。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与考试命题。

再次我认识到思想上的转变很重要。我们思政课教师不能自己认为思政课是副科,韩老师告诉我们,上好法治课是很关键的事情。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育人先育心,特别是我们道法老师,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我们一定要转换思想,相信自己一定能把道法课上好,也必须把它上好。

篇十: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年新颁布的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和上一版课标相比,新课标细化了培养要求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从五年级开始,明显地看出课本内容增加了许多政治性、历史性、地理性特别强的知识,六年级上册的德法课本是法治专册。

除此之外,新课标还充实更新了课程内容。补充了有关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内容,规范了有关表述。

此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精选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成果、突破性进展和普遍性经验等,让学生感受体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新鲜经验。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从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近代史到现在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正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体现。

基于以上几点变化,我觉得本次新课标实施中的重点与难点体现在:观念的突破,育人方式的改革,评价方式的改变以及教育知识体系和研修方式的改变四个方面。

那么,我们今后要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合格的道法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及时更新理念

新旧课标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积极做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二、要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通过新课标的解读,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

2022版道法新课标是指引我们上好道法课的一盏指路灯,它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我将跟着它的指引一路向前,实现专业发展的远航。

篇十一: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研修学习,对于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2022版新课标统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使课程标准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又体现不同学段的特别性和适切性,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同学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进展特点,确定各学段的融入要求以及学习内容支配、载体形式,贴近同学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我们要真正做到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育人质量;重视提升本学科核心素养,增加课堂吸引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基于五个方面核心素养和建构主题,除了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生命平安与健康教育、入学教育六大课程主题,更是强化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融入国家平安、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让老师在下一步教育教学中活动中有了方向引领。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突出素养导向,基于核心素养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施。同时,进一步扎扎实实提升个人的专业成长,全力探究核心素养落地的实施路径,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年龄特点和行为特点的育人模式和课程体系,给同学营造生命自由成长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还有部分老师将学生大脑作为个简洁的容器,把课堂作为灌输和填鸭的场所,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灌”和”填”的流程。《新课程标准》则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从注重传授学问转变为激励思索,教师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创设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理念

新旧课标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第一,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感受更深,更能洗涤孩子的心灵。第二,我们要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积极做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措施,与学生一起成长。

二、营造道德课堂

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养道德性的学生将在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信号。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达成,还应该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让课堂气氛充满尊重和真实,让每位学生得到公平对待,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在德、智、体、美、劳中,德育为首。让学生在活动中做人,让学生懂得感恩,爱自己的学校,爱老师,爱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老师的不完美,接纳同学的不完美。允许同学的不同,换位思考,团结同学。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老实守信的好孩子。

四、激发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竞争机制。生活处处皆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教会学生想方法,愈挫愈勇。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挫折难免,要正确对待挫折。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探究多样教学方法,拓展更多的教育资源,一定会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活泼,绚丽多彩。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法治 课程标准 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1篇) 教师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课培训心得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