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2024年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 2024-02-10 13:18: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大家参考。

2022年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见,中华民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语。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我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二是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指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的组织形态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最终解放和使每个人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对“共同体”并不陌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很多共同体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自秦汉时期起经过两千多年绵延至今,尽管中间经历过波折,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他在另一篇文章《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里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作为客观实在,是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自在发展、由多民族汇聚而成。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中华民族已发展成为共休戚、共荣辱、共命运、共存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拥有着几千年延续不断文明的历史共同体,是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述后,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阐释了相关问题,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这段话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答了开篇提出的一个问题: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什么关系。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两个共同体概念一内一外。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概念,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间经过了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词汇的改变;
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广泛交流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深刻反映;
也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对民族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我们从两个层面分析这一问题:一是历史层面;
二是现实层面。

(一)历史层面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四个共同”: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明确阐释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深刻内涵。

“四个共同”理论的提出有其历史脉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最新凝练,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邓小平同志也曾谈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江泽民同志也提出:“我们的一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四个共同”的基本核心理念。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三个共同”,包括广袤疆域、中国历史、中华文化。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即增加了“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突显出新时代各民族共创伟大精神,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凝练的“四个共同”理论。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以疆域为舞台、以中华文化为纽带,开拓进取,共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

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大量原始文化遗存表明,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就在中华大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芽就生发于中华本土。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以及蚩尤、三苗、九夷等,其实是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氏族部落或部落集团,他们在后来氏族制度瓦解的过程中跨入了民族的门槛,继而,共生于中华大地的各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初期,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华夏”和“四裔”为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多民族基础。发源于中原地区、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的古老民族“华夏”,是中国文明时代的重要开创者。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打破由各部落首领推举共主的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由部落联盟向民族过渡的过程业已完成。商人、周人相继建立了商朝和周朝。到西周时,我们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共同的地域观念、共同的祖先观念、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模式,已具备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华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先秦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周边的民族史称“四裔”。东边的民族被称为“夷”,西边的民族被称为“戎”,南边的民族被称为“蛮”,北边的民族被称为“狄”。“四裔”与“华夏”相应,逐渐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民共称“天下”、号为“四海”的格局,为后世中国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以来,除汉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外,在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及宋辽金夏时期,都有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就全国而言,统一的历史约占三分之二,割据、对峙的时期约为三分之一。并且,在割据、对峙的三分之一时期内,无论是汉族内部的不同政权,还是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吐蕃和回鹘等许多民族建立的局部政权,他们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也都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每次短暂的分裂局面总是酝酿着更大或者更高程度的统一。宋元明清,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从元代开始,元、明、清三个朝代持续了六百多年的全国统一局面。其中,元、清两朝统一全国的中央政权是蒙古族和满族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这两个统一王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以来,各民族人民前仆后继、英勇不屈,共同参与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共同参与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聚于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之中,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各民族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
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
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先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朝“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隋朝“协同内外,混一戎华”,元朝“天下一家,一视同仁” 这种维系统一、各族一家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共识。经过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共同努力,最终写就了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多元一体、赓续不绝的中华民族史。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比如,**特殊的丛林、草原地带造就了独特的游猎、游牧文化区域的人文环境,而特殊的长城、黄河地带也造就了独特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人文环境。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格斯尔》,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
从流行于**中西部地区的短调民歌——爬山调,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漫瀚调;
从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到额尔古纳河畔俄罗斯族民众的“春节”——巴斯克节**大地上的民族文化遗产异彩纷呈。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少数民族学习、吸纳汉民族的生产技术、农耕方式等,并使其广泛传播。随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与兼并,华夏民族内部及与四裔民族之间,在相互吸收、充实的过程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景象。比如,中原上古粮食为“粟”,俗尚“粒食”。麦子种植推广后,逐步发展为“粉食”。而麦类的种植技术,首先来自青藏高原的羌氐民族。就这样,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交融和集合,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如南北朝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北魏、北齐、北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族人建立的清朝,此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边疆王朝和地方政权,都同属于中华文化体系,是中华文化历史发展中的环节,也显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广博性和统一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最终成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比如,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大地上的各民族承载着共同情感寄托、共同精神信仰、共同价值理念,留下了不朽的历史佳话。在今呼和浩特市大黑**岸,昭君墓已矗立两千余年——它以史言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互相依存、休戚与共,也时刻提醒后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公元1247年,在“凉州”这片连接着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中原农耕文明和边疆游牧文明的土地上,发生了“凉州会盟”的历史佳话。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柄用汉、满、蒙古三种文字写着“渥巴锡进”的蒙古族腰刀——见证了“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的壮举,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的产生、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大青山抗日根据地、锡察草原的革命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骑兵挥师辽沈平津战役 **各族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先进事迹以及牛玉儒、都贵玛、廷·巴特尔等模范人物。“蒙古马精神”“**牧骑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在新时代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伟大精神提供了坚实文化因子。

可见,“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共同”的历史根基,“四个共同”的历史传统和思维定式为中华民族实体化提供了强大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四个共同”这个牢固历史根基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来源于相濡以沫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这种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共同合成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强大凝聚力。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从自在层面来说。在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已经客观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把我国各民族联系起来的,有无数条纽带: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是先天条件,由此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

的民族分布格局是现实土壤;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格局是政治纽带;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精神纽带;
中原、草原、雪域、高原、海洋等区域之间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是经济纽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正统。欧洲从古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就再也没有统一过。而中国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元明清,这三次统一每一次都比上次范围更广、力度更强,使中华民族作为统一的整体逐步走向成熟。正因如此,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再从自觉层面来看。在近现代救亡图存的共同斗争中,我国各民族产生了同属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儿女团结抗争、共赴国难,休戚相关的共同体特征更加凸显,中华民族意识应运而生。民国时期“五族共和”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民族共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东北抗日联军、大青山支队、回民支队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战在抗日一线,后方各族人民募集抗日物资全力支援前线。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华民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共同称谓。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开篇即以“中华民族”为题,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立场出发,阐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由中国各民族组成。这些论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的基本观点。

最后从自强层面来讲。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宏伟征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巩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并肩浴血奋战,推翻了内外敌人,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赋予了中华民族全新的意义。各民族携手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迎来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显著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中华民族”一词深入人心,不仅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许多法律、文件,更成为全社会普遍使用的指称全体中国人的固定用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修改党章,增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这些都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日益深厚、纽带愈发牢固。

(二)现实层面

从历史层面我们看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现实层面来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四个必然要求”,分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国家统一、安全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国家利益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近代以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在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需要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安全,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我国56个民族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对于伟大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繁荣,对于各族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国家利益是各民族利益的根本所在,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前提基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严重威胁着我国各民族的生存权,不仅汉族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人口锐减的生存困境之中,其他民族人口的下降也十分惊人。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把沿江居住的赫哲族强行迁至人兽罕迹的沼泽地区。赫哲族无法捕鱼狩猎,冻饿交加、疾病肆虐,人口大量减少。19世纪70年代,赫哲族人口原有5000余人,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时,赫哲族只剩300多人。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各民族同胞约有3500多万人伤亡。

今天,我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共同发展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各族同胞安居乐业。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这个大家庭有960万平方公里的生活基地,有在5000多年历史中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各民族提供了安全生存、不断发展的条件。对外有能力抗侵略、抗颠覆,捍卫国家主权;
对内有办法抗灾害、保稳定,保护各民族人民的安宁与幸福。因此,我们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各民族梦寐以求的神圣目标,也是凝聚了深厚民族感情的庄严口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懈的追求,极大地激励着中华各民族奋发进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了各民族的共同意志,关系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及各民族的发展与未来。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尤其是1840年以来,当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继而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时,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此时,中华各民族从自发联合逐步走向自觉联合,坚决抵抗和打击各种侵略者,捍卫祖国统一。例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在广东前线作战的就有汉、满、蒙古、藏、羌、苗、土家、回等民族的将士,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各族人民“哭声达于四野”,纷纷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日本侵入台湾后,台湾各族人民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军,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体现了中华儿女捍卫祖国统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坚强决心。在西南边疆,西藏、云南、广西等地,各族人民自发联合起来,并肩作战,抵御外侮。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组织建立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在他的一篇文章《救亡决论》里提出了“救亡”口号。这两个口号提出后,回响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天空,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毅然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自觉联合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如今,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也伴随着无数挑战与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牢民族团结的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生存、繁衍着众多民族,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形成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交往的良好环境。中国的民族分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状况,民族交错居住是民族交往和关系良好的结果。

由于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与民族的性质和民族的发展程度相联系,因而民族关系要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的制约,也受一定社会民族政策的影响。私有制社会中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受不同民族的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制约的。历史上存在各族劳动人民密切交往、互相学习、互通有无的友好关系,统治阶级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有时也会创造一些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间友好交往的社会环境,如册封、和亲、盟誓、安抚、互市等政策。这些做法,客观上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间的往来,加强了民族间的各种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受阶级社会主要矛盾的制约,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在民族关系中仍然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因此,在阶级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虽然表现特征各异,但是民族间的摩擦、冲突时有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资产阶级自己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民族平等”口号,但当它登上政治舞台后,转而侵略、压迫异民族。所以,只有各民族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斗争并取得胜利,才能获得民族的真正解放,才能建立起全新的民族关系。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废除了各民族内部原有的私有制度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确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它的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性质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统一做了明确规定,对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做了新的阐述,提出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目标。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了实现目标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我国民族关系大局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稳固的,党的民族工作一直是成功的。但新形势下也面临很多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抓住主线,找到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习近平总书记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民族工作“纲”的高度。什么是纲?就是提网时的总绳。渔民撒网捕鱼,当最后拉起渔网时,就能发现渔网最主要的部分是几根比较粗的主线,由这些主线带起其他细鱼线,这样才能兜住网兜里的鱼。这几条起主要承力作用的主线就是纲。因此,我们要想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必须要抓住做好工作的主线,也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最核心的“纲”。

三、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一问题:牢固树立“四个与共”;
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一)牢固树立“四个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作为一个重大的原创性论断,进一步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是新时代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也为新时代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强大思想武器,更是坚定“五个认同”的重要理论根基。

如何理解“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们可以从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谈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歌曲,我们的国歌。

1935年5月24日,随着抗战影片《风云儿女》的上映,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正式问世。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催人奋进的词文和雄浑的曲调向人们吹响了战斗的号角。歌曲一经问世便被迅速传唱于祖国大江南北,甚至被编译为少数民族语言,传唱在边疆各少数民族群众中。比如,西藏同胞格桑泽仁等人将其翻译成藏语,在藏族抗日战士中广泛传唱。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要追溯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的侵袭,中国东北沦陷。随后,日本继续向华北平原进军,发动侵略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对日军的侵袭,在此紧要关头,国民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将主要精力用于围剿红军。饱受战火摧残的中国人民不满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纷纷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有的甚至拿起武器奔赴前线,上阵杀敌。在此背景之下,1933年,中共秘密党员田汉与聂耳商议,要创作一首像《国际歌》一样气势如虹、充满斗志的歌曲,以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两人反复吟唱《国际歌》来寻找灵感,但对所创作的作品并不满意。

此时,田汉因“抗日反政府”罪名被国民党特务追捕,过着四处逃往的生活。然而自身的遭遇并未消弭田汉的革命斗志,义勇军奔赴前线奋杀敌的故事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1935年初,田汉一气呵成写就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诗歌《万里长城》,其中一段正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文。拿到词文的聂耳,在爱国激情的激励下,一气呵成谱出了这首雄壮激昂的曲调。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面对外敌入侵,《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歌词鼓舞人心,旋律高昂激越,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动员作用,表达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顽强抵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唱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最强音。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部分歌词作了修改后,确定为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体会议通过决议草案,恢复《义勇军进行曲》的原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

《义勇军进行曲》还被传到了国外。1944年,马来西亚一支由华侨和其他各民族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将此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改为“马来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四处传唱。

从国歌的用词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当我们的家园被侵略时,各民族不分彼此,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紧紧联系在一起。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同志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二十八年的光辉历程。《义勇军进行曲》见证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程,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在开国大典的前夕,1949年9月21日,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齐聚北平,共商国是。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解放军、全国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学联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代表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并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成员,不仅在民族危难时刻紧密团结、一致抗战,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也能紧密相拥、共享荣光。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民族团结一心。国旗入场环节,56个民族的代表将国旗手手相传,他们双眸注视国旗,心中充满敬意。无论哪个民族、无论何种身份,他们都是奋进中国的一分子。177名运动员中有少数民族运动员20人,来自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哈萨克族、哈尼族、京族、朝鲜族、布依族等9个少数民族。这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亲如一家的真实写照。少数民族运动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和赵嘉文,一起将最后一棒火炬嵌入大雪花形状的主火炬台中。第二天,迪妮格尔飞驰在越野滑雪女子双追逐比赛的雪道上,为国而战。18岁的藏族小伙次仁占堆是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他在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自由技术)比赛中名列第60。虽有遗憾,但小伙已经开始新的备战,并表示自己还年轻,潜力无限,将会在以后的比赛中提升自己,争取下一届冬奥会站上领奖台,为国争光。

这些,都是中国56个民族“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深刻诠释,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本身已经是一个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转变的共同体,更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大家庭与56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华民族共同利益需要各族人民共同维护。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和希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一是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民族历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挚情感的流露。因为爱自己的祖国,56个民族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统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

土尔扈特部是西部卫拉特蒙古的四大部落之一,原在天山以北的额什尔努拉(今新疆塔城西北)一带游牧而居。约于1630年左右,他们向西迁至人烟稀少的伏尔加河流域,建立汗国。这便是土尔扈特西迁。正是有了西迁,才有了后来的东归。西迁后,沙皇俄国一直窥视和压制日益富足的土尔扈特部,并企图使其臣属归顺,然而土尔扈特部在内心中并不认同沙俄。他们顽强地保持着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并努力与清朝中央政府保持联系。他们多次长途遣使进贡,熬茶礼佛,显示出西迁异域后内心深处无法泯灭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1771年初,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首领渥巴锡率众东归,历时半年,抵达伊犁。250年前土尔扈特部不惧艰难、万里东归,他们在面对外部势力阻挠时奋勇反抗的不屈意志,以及回归祖国的坚定决心,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是各族人民维护共同体利益的共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这面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坚定挥舞,使其高高飘扬!

二是要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的牧民群众奉献爱与担当,抚养“国家的孩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年过古稀的都贵玛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并在天安门观礼台现场观看了国庆大典,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她的关怀和爱戴。她激动地说:“党和政府给我颁发荣誉奖章,我衷心地高兴。这是我一辈子难得的荣誉。**的母亲们抚养了国家的孩子,这是各民族心相连、共患难的一段历史,应该铭记。”

几十年过去,当年来到**的3000余名孤儿都长大了。这是一场艰苦年代的生命大营救,又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绵延至今的一场接力传承。挺身而出,互伸援手;
不计血缘、终成至亲。这流淌着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共和国往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今天,我们应继续深化这份对中华民族的深刻认同,继续谱写更多美好的民族亲情故事。

三是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会巩固。中华文化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是并育而不相悖的关系,中华文化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源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铸就了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要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是要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在中国大地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有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奉献。水族的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之一。白族的张伯简于1921年冬在德国加入了共产党。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已转赴德国柏林留学的张伯简被选为组织委员。回族的刘清扬,1921年在巴黎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回族的郭隆真,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家族的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侗族的龙大道,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4年下半年开始,蒙古族革命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多松年、李裕智、孟纯、**夫、吉雅泰等人陆续转为中共党员。壮族的韦拔群,1925年1月进入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开办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韦拔群参与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前委委员、红七军第三纵队纵队长、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等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各少数民族优秀儿女,在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群众等方面起到了先锋和领导作用。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创建根据地,英勇奋斗,为革命斗争的坚持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中,各族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为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至1936年的长征中,红军大部分时间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经过了苗、瑶、侗、壮、水、布依、纳西、彝、藏、羌、东乡等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地区,得到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红军抢渡金沙江时,附近各少数民族人民帮助红军搭桥开船,搬运物资。在经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按照彝族的风俗结盟,从而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无不体现着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及革命队伍的深刻认同。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并努力加入作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五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只有让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感同身受地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才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包括三个层面:第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指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现实关照的实践指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面向世界的全球趋向。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向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丰富内涵,进而增强政治认同,树立拥护核心的政治自觉。第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第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认同我国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共同条件。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共同反对封建主义压迫、共同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人民的选择。因此,增进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以上,我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内容,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希望对大家理解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最后,给大家留一道课后思考题,“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理解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今天的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希望大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党课 共同体 中华民族 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