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学习

党史学习

发布时间: 2022-06-26 17: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学习,供大家参考。

党史学习









宣传教育的载体









分享经验的平台









沟通信息的渠道




中化政工







































本期摘要





2011 年第 4 期





总第 28 期(特刊)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辅导材料——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经典案例






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经典案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

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

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

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

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成立

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

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

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

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

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

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

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

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2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

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

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

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

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

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

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

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

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

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

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

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

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

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

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

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

1年7月23日。

3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 ,“七一”

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

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

分。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部分领导人 (从左至右依次为: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 )



1927 年 8 月 1 日 2 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起义总指挥部设在江西大旅社。按照中共前

委的作战计划,由贺龙指挥的第二十军第一、第二师,向旧藩台衙门、

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由叶挺指挥的第十一军第二

十四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经 5

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 3000 余人,缴获各种枪 5000 余支。同日下

午,驻马回岭的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和第七十五团,在聂荣臻、周

士第率领下参加起义,于 2 日拂晓开到南昌,与主力部队会合。

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兼代总

4









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

下辖 3 个军:第十一军由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二十军由

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九军由韦杵任军长(未到职〕,朱

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

8 月 6 日至 8 日,叶挺、贺龙所部陆续抵临川,起义部队从南昌

出发后,因未及整顿,沿途百姓受反动派恶意宣传的欺骗均闭户远逸,

致使部队饮食不继,士兵们在炎热天气中超负荷地山地行军,病死和

逃亡者很多,行军 3 日,部队实力损失已达三分之一。前委决定停留

一周以休整队伍。在此期间,前委决定废弃利用一般土豪劣绅来提款、

派款、借款的旧筹款政策,改行对土豪劣绅征发、没收粮食财产和罚

款的政策;另外,因二十军、十一军的参谋人员逃跑,有泄漏原定军

事计划的危险,决定到瑞金后改道长汀、上杭南下;正式组建第九军

和第二十军第三师。

秋收起义



















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


5









192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

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

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8 月 18 日,改组后的

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

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

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

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为便于领导秋

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

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

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

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9 月初,湖南省委决定

9 月 9 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 日各县起义,16 日长沙起义。

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

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

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

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

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

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 5000 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

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

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9 月 9 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

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

6









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

长寿街进攻, 9 月 10 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

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

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 200 多人,步枪 200 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

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

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 9 月 16 日陷入

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

于 9 月 11 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 月 12 日又占领东门

市。9 月 14 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鉴

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

以前委书记的名义

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 月 19 日,

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

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

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9 月 20 日上午,起义部队 1500 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 月 23 日,

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9 月 25 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 月 29 日,起义部队到达

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

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 月 3 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




7









向井冈山进军。10 月 27 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

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三湾改编

























1927 年 9 月 29 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

永新县三湾村。三湾村地处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

新、宁冈四县的交界地,有 50 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较大的村庄。

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 1000 人,组织很不

健全,思想相当混乱。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

掌握部队;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

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

进部队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

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

8









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

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主要内容是:第一,

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部队缩编为 1 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

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连有支部,营

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第三,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

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

作。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

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化娱乐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

支和伙食管理。

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

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人


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

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

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

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1928 年 4 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




9









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成立

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1928 年 5 月 20 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湘

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特委。随

后,湘赣边界工农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 10 月,毛泽东在

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毛泽

东起草的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其中的第

一部分,它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实行这种“工

农武装割据”的意义和经验,回答了党内和红军内部有人提出的“红

旗到底打得多久 ”的疑问。12 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

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

根据地不断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

安福两县一部分,遂川县北部等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

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红军反“围剿”战争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

动反革命“围剿”。1930 年 10 月,蒋介石纠集 10 万兵力,采取“长

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10









红一方面军 4 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共歼敌 1.5 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 年 2

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 20 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

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 3 万人在毛泽东

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 5


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


“围


剿”。1931 年 7 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

率兵 30 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

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

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

打其虚弱”,前后 3 个月,歼敌 3 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

“围剿”。此时,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

斗争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32 年 7 月,蒋

介石调集 30 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由于张国焘的

错误领导,红四方面军数战不利,被迫撤离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

党 10 万军队还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在夏曦等人的错

误指挥下,伤亡惨重,被迫转移到黔东。1932 年底,国民党调集 30

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

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

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

3 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 年 10 月,蒋介石调

集 100 万军队、200 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

11










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

50 万兵力,分路 “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思想

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

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

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开始




1934 年 10 月 10 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悄然从瑞金出发,

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 8.6 万余人进行战略

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部队将所

有的文件、辎重、兵工厂机器、印钞票机器、X 光机以及各种文化课

本都携带上路,将整个苏维埃共和国搬上旅途。在此之前,中革军委

副主席周恩来曾先期赴雩都,选择行军路线,组织架桥,为大部队行

军做准备。

11 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

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

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

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

13 日,中革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

12









“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红一军团

为“南昌”,红一

、红二、红十五师依次为“广昌、建昌、都昌”;红

三军团为“福州”,红四、红五、红六师依次为“赣州、苏州、汀州”;

红五军团为“长安”,红十三、红三十四师依次为“永安、吉安”;红

八军团为“济南”,红二十一、红二十三师依次为“定南、龙南”;红

九军团为“汉口”,红三、红二十二师依次为“洛口、巴口”。

16 日,中央红军南渡贡水,19 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

21 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

锁线。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左侧跟进;红三军

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后跟进;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

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25 日,渡过信丰河。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江西瑞金武阳围渡口





13









突破乌江天险




1935 年 1 月 2 日,风雨交加,天气阴沉。早晨 6 点钟,长征红

军的先遣团赶到了贵州省乌江渡口--龙溪,准备突破乌江,进军遵义

城。

乌江的两岸全是悬崖绝壁,就像用刀子切过似的。江面宽约 100

米,江流湍急,水声轰鸣。要渡江是非常困难的,何况对岸还有敌人

的严密封锁。团长杨得志和政委黎林一起到附近村庄调查。结果,别

说没有船,就连一支木桨,甚至一块象样的木板,也被敌军抢走了。

红军战士们从村子里弄来许多竹子,扎成一丈多宽两丈多长的竹

排,用来渡江。战士的踊跃报名争做渡江先锋。团长从前卫营里挑选

出 8 名熟悉水性的战士,决定由他们先行试渡。8 个战士每人都配足

了武器弹药,没有桨就用竹梢、木板来代替。

1 月 4 日,雾茫茫,对岸还在响着稀疏的枪声。 8 个战士跳上竹

排,约定竹排到达对岸时,鸣枪两声作为联络信号。抢渡的战斗开始

了。竹排缓慢地离开了岸边。但是,汹涌的江水把竹排冲到了下游,

8 名战士也被漩涡吞没。第一支竹排渡江失败了,风还在刮,雨还在

下。杨团长和黎政委痛悼牺牲的战士,随后坚定地说:“一定要渡过

去!”十几个战士又跳上了竹排,第二次试渡开始了。孙继先营长激

动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同志们,一定要渡过去。就是一个人,

也要渡过去。全团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战士们一个个大声回答道:

14









“我们要过去,一定能过去!”总结上次失败的教训,这次试渡选择

下游几十米处水流较缓的地方。天色墨黑墨黑,起先还能听到竹片打

在水面上的“噼噼啪啪”的响声,渐渐地,连水声也听不清了

。经过

几十分钟的奋斗。“乓!乓!”两声枪响就是渡江成功的信号,天险乌

江终于突破了!第二天上午 11 点钟,红军先遣团全体指战员胜利地

渡过了乌江。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 15 日,党中央在遵义城琵琶桥 (后改名子尹路、又

改称红旗路 )东侧 87 号原贵州军阀师长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政治局

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

15









云、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刘少奇、王稼祥、邓发、何克全

(凯丰),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

春、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林彪,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

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根据

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要求,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

会,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推选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

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从此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

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

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

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

事行动,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

16









1935 年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

地与敌周旋、转战在川、黔、滇一带的高山河谷中。从当年1月28

日至3月22日,红军来回4次渡过赤水河,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

队的围追堵截,彻底扭转了战略转移中的被动局面,为长征的胜利奠

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央红军曾3次进出古蔺县境,历时 54 天,

遍及大部分乡镇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位于长江上游一条峡谷河流,水深流急,为一道天险。安

顺场地处大渡河中游,是大渡河畔的一个重镇,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

地。1983 年 5 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

全军覆没。1935 年 5 月,

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休息 5 天后,由会理沿安宁河谷抵达大渡河

17









安顺场渡口。当时只缴获两只船,对岸渡口有一营敌军防守。为了扫

除这一障碍,红一团挑选了 17 名勇士,于 5 月 25 日冒着敌人的炮火

强渡登岸,并陆续渡过了一个师,取得强渡大渡河的首战胜利。因此,

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驰名。




红军长征过草地




1935 年 8 月,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在毛儿盖、波罗子一带集

结休整待命。前面就是纵横数百里、神秘莫测、人烟稀少的水草地。

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

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

挥下,继续北上过草地。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叶剑英

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绕过松潘穿过草地向班佑前进。左路军在

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领下,由马塘、卓克基出发过草地向阿坝

地区开进。

1935 年 8 月 21 日,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率领下开始向草地进军。

部队离开毛儿盖以后,向北行走 40 里就进入了草地。草地的情景,

令人怵目惊心,举目望去,是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草丛上面笼罩着阴

森迷蒙的浓雾,很难辨别方向。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淤

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千里沼泽中,根本找不到

道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红军指战员们踩着草墩一

18









步一步地探索前进。越是往草地中心走,困难就越严重。时风时雨,

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衣服被雨雪打湿了,只能靠体温暖干。

夜晚露营时,更是寒冷难忍,大家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取暖。草地

里没有清水,只能喝带草味的苦水。经过几天的行军后,粮食吃光了,

战士们只好沿路找野菜充饥,有时甚至嚼草根,吃牛皮。但是,红军

个个都是英雄汉,他们忍受着寒冷、饥饿的折磨,以坚强的革命意志,

坚持每天按计划的路程前进。

经过七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战胜了严寒

饥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气候变化异常的茫茫草

地,于 8 月 27 日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路军也同时到达阿坝

地区。两天后右路军发起包座战斗,歼灭了企图堵截红军的胡宗南部

第 49 师,攻占了包座,打开了通向陕西、甘肃的大门,为实现党中

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

























19







































































20


























































总 编 辑:石 岱 刘孝杰

副总编辑:朱永亮

执行编辑:万继池 姚雁

推荐访问:党史学习下步打算 党史 学习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