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监督体系读后感9篇

监督体系读后感9篇

发布时间: 2022-05-22 09:05:02 来源:网友投稿

监督体系读后感9篇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1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保障。《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分十个专题,选收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列为“九个坚持”规律性认识之一。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的监督“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是最大的腐蚀剂,我们党长期执政必然面临被腐蚀风险。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破解的重大政治课题。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要靠党自我革命、自我净化,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路径。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权力监督问题。在中央苏区、延安时期,我们党探索了一套对苏维埃政府、边区政府和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办法。毛泽东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课题,“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的八大规定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邓小平提出,“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并在1993年之后与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我们党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和国家监督进行了不懈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起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体制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实现了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支撑。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出系统安排。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进行顶层设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战略部署。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把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列在第一条。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重大制度安排。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不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政治巡视,查办案件首先从政治问题查起,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解决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净化纯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抓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根本是要防范化解思想涣散、纪律松弛风险,使全党自觉而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时时刻刻向党中央看齐,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强化政治监督,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等方面着力。巡视本质上是政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擦亮巡视利剑,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再到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规选人用人等问题,巡视定位越来越准确,任务越来越清晰,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十八届党中央明确一届任期内全面巡视,把它作为一个真正系统全面的制度,让功能全面发挥。2019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

  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强调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作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我监督。党内监督缺位,必然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要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党内监督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小、立足于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进行约谈函询、诫勉谈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方面,涵盖了管党治党的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加强党内监督,必须首先从“关键少数”抓起。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责任越重大、岗位越重要,就越要加强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形成了许多有效做法和经验。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对一把手监督仍是薄弱环节,完善监督体系、落实监督责任的任务依然十分紧迫。对各级一把手来说,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最有效。要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牢,完善任职回避、定期轮岗、离任审计等制度。破解同级监督难题,关键在常委会。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突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强化党内监督,要把中央和国家机关管好。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实行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相结合,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各派驻机构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明显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所有派驻机构都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瞪大眼睛,发现问题。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一个显著特点是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用严格教育、严明纪律管住大多数,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敢于较真碰硬,见物见人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坦诚相见、开诚布公,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进步。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把从严管理干部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拿出滴水穿石的劲头、铁杵磨针的功夫,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中见常态、见长效。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探索深化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已由前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的全面推进、积厚成势,逐步进入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要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调,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党内监督发挥着政治引领作用,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要发挥好纪委监委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思考和谋划如何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强化党内各方面监督的同时,更好发挥监察机关职能作用,强化国家监察,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组织协调,从北京、浙江、山西试点探索到全国推开,再到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行政监察部门、预防腐败机构和检察机关反腐败相关职责进行整合,解决了过去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优化了反腐败资源配置,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中央决定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检监察机构要发挥合署办公优势,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推动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贯通,把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要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一体推进。2018年1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明确提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国家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专责机关。纪委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监委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纪委监委第一位的职责都是监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紧紧围绕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监督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使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纪检监察机关要统筹运用纪法两把尺子,坚持执纪必严,用铁的纪律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坚持纪法协同,依法监督公职人员严守立身为政的底线。建立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运行机制,贯通“四种形态”,既依纪进行纪律审查,又依法进行监察调查。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马克思主义手电筒既照别人更照自己,不能只照他人、不照自己。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权是把双刃剑,也要关进制度的笼子,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行使权力必须十分谨慎,严格依规依纪依法。要带头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内控机制,经常打扫庭院,清除害群之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纪检监察干部处在正风肃纪反腐第一线,时刻面临着腐蚀和反腐蚀的考验,很容易被“围猎”。要求其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做到的,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必须首先做到,坚决不能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特别是不能搞选择性监督、随意执纪调查、任性问责处置。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标杆。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2

  为了了解我县干部监督工作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份《x干部监督调查问卷》,将xxx份问卷分别发放给退休老干部,机关、政法、人大、政协、镇一把手和一般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收回有效问卷x份。从中总结提炼出干部监督工作中较为普遍关心的x个方面,分别是警示教育、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监督制度和考核评价,使干部监督在监督的潜意识上、监督的机制上、监督的内容上和监督的手段上体现出整体性。按照上述情况,干部监督工作应着力构建“五位一体”体系,即教育监督体系、组织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监督评价体系和监督制度体系。

  教育监督体系。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使干部充分认识到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干部监督组织体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环境基础。抓好三方面工作,相关政策法规教育、警示教育、谈话教育。

  组织监督体系。组织部门落实干部日常监督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工作的正面导向和激励作用。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完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完善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内部监督机制。

  社会监督体系。依靠和发动社会群众参与干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着重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社区监督机制、网络监督机制和信访举报机制。

  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客观公正和合理规范的干部监督评价体系,实事求是地反映和评价干部,有效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抓好科级干部考核指标的科学设置,干部日常考核的长效机制,及考核结果的反馈应用,突出导向作用。

  监督制度体系。完善符合工作实际的监督制度,促进干部监督管理合理、规范、有效,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督制度体系。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3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下面是呢子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论述摘编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锦集2篇。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4

  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做好自我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过程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的过程。必须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这个“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个“魂”,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

  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高度互补。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推动监督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要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在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基础上,要构建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的大监督格局,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要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水平。

  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始终,从理念思路到具体举措不断创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实践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必须坚定不移、长期坚持、巩固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更要抓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才能管好“绝大多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带动和促进整个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更好运转。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5

  加大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的监管力度,促进区域公共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全面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公共卫生重点领域的监管,巩固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

  1、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继续推进集中空调卫生监管,扩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抽检工作,及时做好数据的汇总分析工作。开展大型餐饮场所和宾馆的控烟工作,推动建立禁烟区域示范单位。在游泳、沐浴、美容美发和旅店等公共场所建立卫生状况公示栏制度。

  2、加强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卫生监督。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有重点、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生活饮用水和产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3、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继续做好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疫情事件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全面提高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安全管理水平。

  4、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以职业危害因素申报为基础,全面推进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要达到100%。加强放射防护督管理,规范放射诊疗机构许可证工作,做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5、做好卫生监督宣传工作。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服务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好打击非法行医、采供血机构血液安全等工作的宣传报道。

  6、加强医疗服务和血液安全监督。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和血液安全的日常监督,以投诉举报和违法医疗广告为线索,做好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医疗服务监督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实行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监管,完成门诊部以上医疗机构设立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工作,及时更新公示栏的内容。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加强医疗执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长效机制。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6

  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尤其要突出监督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应对好权力监督这个党长期执政的最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上下足“绣花功”,让党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护航党和人民事业取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优异成绩。开启新征程,开创新佳绩,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让权力始终在护航事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运行至关重要。

  监督权力正确运行,维护“万山磅礴看主峰”的团结统一,让党始终成为事业发展的“主心骨”。权力监督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强化权力监督,根本就是要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要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学习消化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我革命,加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全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监督权力正确运行,坚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价值立场,让党始终当好为民利民的“服务员”。“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运行的根本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任何偏离人民至上价值立场权力运行都是权力的滥用,必然会受到人民群众诟病与唾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强化权力监督,关键要始终保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要聚焦实现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查处那些只想当官不想干事的“官老爷”、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搞形式”、只想揽权不想担责的“踢皮球”等问题,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隐形门”,消除割裂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危险因素,形成激浊扬清、为民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局面凝聚更大合力。

  监督权力正确运行,深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自我革命,让党始终保持肌体健康的“金刚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不关进笼子,公权力就会被滥用。”制度是最能管根本、管长远的。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为强化权力监督、护航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致广大而尽精微”,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论述,要以制度执行为抓手,架好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融合的“探照灯”,种好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的“责任田”,锻强全覆盖监督、全方位惩戒、全领域教育的“监督链”,在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中扎实作风、涤荡民风,铲除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新征程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着力提升制度的监督成效。

  风好正扬帆,奋楫新征程。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用好团结的最强力量,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纵深推进自我革命,持续强化权力监督,让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必将行稳致远、再创佳绩。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7

  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做好自我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过程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的过程。必须紧紧抓住坚持党的领导这个“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个“魂”,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

  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高度互补。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互补性作用,推动监督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要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在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基础上,要构建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的大监督格局,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要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断提升履职尽责水平。

  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始终,从理念思路到具体举措不断创新,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实践充分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领,必须坚定不移、长期坚持、巩固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更要抓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才能管好“绝大多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带动和促进整个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更好运转。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8

  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试行)》的要求,以加强建设为重点,强化科学管理,健全运行机制,着力构建高效统一的卫生监督体制。

  1、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进一步理顺卫生监督工作职责,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率。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使卫生监督的工作经费、执法装备等按照有关规定达到要求,着力提高卫生执法技术手段。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卫生监督人员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教育的力度,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监督队伍。

  2、开展卫生监督稽查工作,推进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实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制度》,按照卫生部《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加强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稽查行为,建立稽查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专项稽查,不断提高稽查工作质量。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责任制的考核和检查。

  3、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市旗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卫生监督基础数据库,加强卫生监督统计报告工作,及时准确地统计、处理和发布卫生监督信息。

  4、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和投诉举报信件,努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建设,健全机制,明确职责,认真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成员的培训、演练,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5、根据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量化指标体系》的相关要求建立对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和完成情况量化考评制度,做到考核目标责任化、考核指标科学化、考核过程经常化和全程考核公开化。切实促进卫生监管模式的转变和执法效率的提高。

监督体系读后感篇9

  近年来,x从制度建设着手,不断创新方法和途径,坚持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现将此次调查问卷情况反馈如下,从中分析提炼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

  (一)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调查人群年龄xx岁以下的占x%、xx-xx岁的占x%、xx-xx岁的占x%。其中,文化和程度大专以下的占x%、本科及以上学历占x%,党群政府部门的占x%、镇(管委会)的占x%、政法信访及其他部门的占x%,科级干部占x%,中共党员占x%,基本涵盖了我县在职干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人群。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对干部监督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认识不到位。x%的人认为加强干部监督很有必要,x%的人对我县干部监督工作总体持满意态度,但超过x%的参与者对《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细节内容和干部监督制度不够清楚。从中反映出群众对干部监督工作的作用发挥不乐观,认为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给人的印象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难。虽然x%的人认为晋升干部职务最主要的激励是人生价值,但是个别党政领导干部认为组织上对自己监督是对自己不信任,听到监督就反感。

  2.监督机制不具体。加强干部监督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x%的人认为应加大案件查办、惩处力度,x%的人认为要完善各项制度、加强教育培训,x%的人认为要提高制度执行力。这其中,建议建立“日常化”干部监督制度和“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各占x%,建议建立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占x%。同时,x%的人认为廉政教育有很大作用,而警示教育被认为是最受欢迎也最有效的一种教育,其次是谈话提醒和先进典型教育,x%的人认为目前廉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针对性、走过场和时断时续。从中反映出干部监督制度机制建设中有的制度滞后,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造成一定的后果才亡羊补牢,有的制度在实际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内容过于含糊,不做具体详细的规定,也缺少对执行者的有效约束。

  3.监督合力不强。调查问卷反映,对干部监督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监督中,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占x%、下级监督占x%、媒体网络监督占x%、上级监督占x%。x%的人认为纪检监察、组织、宣传、信访、公检法等部门在干部监督中的履职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而x%的人认为影响干部监督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公开不够,群众不知情,无法实施有效监督”。从中可以看出,干部监督主体之间在工作上的联系和联合还不够紧密,影响了监督网络整体合力的发挥。

  4.监督存在盲区。干部监督存在的主要不足x%的人认为是监督的死角和漏洞太多,x%的人认为是监督的力度和成效不大。x%的人最关心的政务公开内容是干部选拔任用,其次是大额资金使用。x%的人认为领导干部有较大的自主权,科级干部最需要加强监督,单位一把手、有人事权、执法权、项目审批和资金使用权的岗位应该作为重点监督的对象。x%的人认为对干部监督应涉及工作圈和生活圈,对干部监督的重点应侧重于政治纪律、生活作风、工作效率和权力运行、廉洁状况。反映出对“八小时以内”监督的多,对“八小时以外”监督的少,形成薄弱环节。管理手段单一,统考统评,缺少个性化绩效考核。

推荐访问:读后感 体系 监督 监督学的读后感 从监督体系上看 监督体系的内容 监督的体系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