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感到越学越有“味道”、越学越有“四信”、越学越有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市农业农村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感到越学越有“味道”、越学越有“四信”、越学越有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习近平总书记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议程安排,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深刻认识“三农”工作极端重要性,以“大历史观”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重农固本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历史传统。善于从历史源头看问题,运用大历史观解决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和历史的角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必须深刻领会、努力践行、指导工作。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责任,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带领亿万农民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
二、深刻总结各个历史时期“三农”工作的经验,传承为民初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在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从根本上废除了在中国大地上盘根错节的封建制度的根基,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广大农民融入革命洪流,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重要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改变农村面貌进行了不断探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有步骤地进行土地改革,发展集体经济,兴修农田水利,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成为土地的主人和独立的个体经营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放开农产品市场,实施惠农政策,确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定了土地承包期,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带来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取消农业税,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连续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三农”短板,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三、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持续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特别是在外部挑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三农”的战略后院作用更加凸显,推动乡村振兴,是我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所在。下一步,要持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研究谋划,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统筹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再上新台阶。一是筑安全。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稳定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加大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二是抓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探索乡村特色化产业融合模式,打造一批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引导园区第二第三产业向县城或驻地、重点乡镇等集聚延伸,示范带动全市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夯基础。把重大水利和乡村建设作为补齐农业农村突出短板、扩大农业领域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来抓,加快推进黄河沿岸整治、过境河流治理等五大水利工程,做好工程前期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高标准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实现镇区、村庄、庭院系统整治。四是促衔接。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同乡村振兴相融合,在加快滩区迁建工程扫尾,全面完成迁建工作的同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利用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契机,多措并举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问题,高质量完成滩区迁建的“下半篇”文章。
纵览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农安天下始终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实践也反复证明,“三农”问题之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极端重要性。立足“两个大局”,着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树立“三农”工作的大历史观,找准坐标、选准方位,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新阶段“三农”改革发展。
推荐访问:党史 发言 大会 市农业农村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