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珍惜战友情谊密切内部关系

珍惜战友情谊密切内部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6-29 13: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惜战友情谊密切内部关系,供大家参考。

珍惜战友情谊密切内部关系

- -珍惜战友情谊密切内部关系

有一首?战友之歌?,歌里唱到,“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这首歌铿锵有力、饱含真情的歌曲,用深情的话语,简洁的旋律,道出了最亲的是战友,最爱的是战友,最难忘的是战友情谊。战友情谊就是军人之间建立在共同目标根底上的患难之交、生死之交,意味着志同道合的诤友、挚友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第一个讲授内容:为什么要珍惜战友情谊

人的一生有许多经历,但当兵的历史也许是每个人永远的骄傲和难以忘怀的。因为,这里有我们成长进步的印迹,这里给了我们果敢和坚毅、信心和勇气,但让我们感受最多的,恐怕是战友间那浓浓的情谊。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深厚的战友情谊是人民军队性质的本质表达。人民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武装力量,干部战士都来自人民,效劳于人民,大家根本利益一致,政治地位平等,共同对国家安危和部队荣辱负责,共同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早在红军时期,同志就对我军内部关系做出了明确规定:“军官不允许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肉刑〞。1937年10月,他第一次把“官兵一致〞概括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那么之一。朱德同志那么对官兵一致做了通俗且深刻的解释,他指出,“在革命军队中不应有亲、疏、厚、薄之分,不应有爱、恶、生、熟之别,只有大公无私,一视

- word.zl-

- -

XX,如家人兄弟一般的工作着〞。1944年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在整风运动中明确提出“保护战士、尊重干部〞的口号,并广泛开展了尊干爱兵运动。在革命斗争极其艰辛复杂的岁月里,的“一根灯芯〞、朱德的“一条扁担〞等故事,成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历次颁发的政治工作条例、内务条令和基层建立纲要,都对尊干爱兵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有效密切了我军内部关系,也是我军性质在部队内部关系上的集中表达。

〔二〕深厚的战友情谊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古人云:“人聚那么强,人散那么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分析说:“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会产生新的力量。这种合力已经不是个人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能力的综合放大。〞部队是一个具有严密组织的大系统,其系统功能和战斗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组织这支部队的各局部之间团结协调和相互配合的程序。各局部之间严密配合,团结协作,能产生巨大的整体战斗力。有首歌唱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是因为,良好的内部关系能使官兵之间做到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同心同德,能焕发出旺盛的革命斗志。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中很勇敢。〞几十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良好的内部关系和高度的团结统一是重要保证。在革

- word.zl-

- -

命战争年代,炮火硝烟见证了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同志爱;在和平建立时期,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战友情谊依然是我军完成各项任务的强大精神力量。1998年,在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全军和武警部队30万官兵,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大家一样吃住,一样战斗。用一位记者的话说“在这里,你分不清谁是军官,谁是士兵,他们都是英雄的战士。〞这种万众一心、团结战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深厚的战友情谊是官兵成长进步的根本保证。人与人之间最难忘的是患难之交、生死之交,而战友之情恰恰是一种同甘共苦、至死不渝的真情。电视剧?荣耀之旅?中,贺援朝的父亲为了战友的嘱托,一直瞒着自己的亲生骨肉,把战友的儿子看得比自己的儿子更重要,直到临终时才道出实情,这种战友情谊的真挚和忠诚令人感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成长进步,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一名军人要想建功立业,离不开战友的关心保护。西西玛原本是一个初中毕业的藏族青年,只身来到部队,一无靠山,二无关系,入伍后,不仅取得了大专文凭,入了党,而且先后被选取士官、保送入学,还评上了“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他的成长故事,生动反映了我军安康和谐的内部关系,正是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为官兵成才创造了良好的进步环境。在我们部队生活中,战友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雷锋积极关心炊事员思想进步,真诚帮助战友改良缺点,使这位战友荣耀参

- word.zl-

推荐访问:部队密切内部关系心得 情谊 战友 珍惜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