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基本要求,供大家参考。
教师备课、教案书写、作业批改及检查的基
本要求
为了加强学校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特提出教师备课、教案书写、作业批改诸方面的基本要求,望各校在实施本要求时,加强督促,人文管理。
一、备课基本要求
1.提前备课。
备课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稿)》,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要求适度超前备课(如提前备出一周,即课时)。如有跨年段、跨学科教学,每门学科必有教案。
2、教案内容。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重点、难点须定位准确,要有课时目标。
(2)教学方法: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等,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方法具有启发性,同时明确学生学法,方法独特新颖,具有创新性。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层次清楚,环环相扣。在过程中要有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体现,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组织教学,课堂设问科学,能启发学生思维,注重能力培养,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根据需要有适当的拓展,不能只罗列知识要点而无其他内容。
(4)系统小结:要有完整精炼的课堂小结,为该节课进行画龙点睛。
(5)作业布置: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的作用。提倡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练习。
(6)板书设计:形式合理、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逻辑严密、具有概括性、启发性、艺术性,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和思路,让学生在欣赏板书中感悟该课的精髓。
(7)课后反思:能及时记录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体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思考,从正面总结经验,从反面反思教训。每课时要有教后反思,每单元或章节必有一篇深刻的教后反思。
(8)结构完整:构成教案的各个要素,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小结、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后反思以及授课时间、班级等齐全。
(9)除课时教案(又称课时计划)外,还应有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在通览全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了解单元教学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安排学时分配、评价方案等。
3、宏观要求。不具备电子备课的学校需要手写教案,要求字迹工整、结构清析、主次分明、数据严谨、图表适当、逻辑性强。有条件的学校,提倡电子备课。不论手写教案或电子教案,都要在教案中
能体现出教师本人的教学个性与风格,要结合本班的实际,不得从网上下载直接使用或照抄他人教案,以前使用过的教案须有修改标记或课后反思,提倡多年教学后形成一课多案。备课时要注意优化教学结构。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使引入→新授→练习→总结→作业各环节自然过渡,环环相扣。
4、集体备课。各校要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备课时可以按照下面的四个步骤进行:①每个单元内容在教学前分配给每位教师,②每个课时先由个人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形成主讲材料,③组织主讲,集体评价,④由主讲整理成教案。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
1、作业布置。科学处理课后“练习与思考”,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反对盲目训练和无效训练。
2、学生作业要认真批改,及时批阅,要在精细化和有效性上下功夫,改变布置批改作业的粗放性,要防止误批、漏批的现象发生。
3、作业批改一律使用红笔,批改格式要求完整,从正误的判断到重点标出、评价、日期,不能缺漏。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应用一定的符号或文字明确标注,以引起学生注意,应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进行分析记录,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作文批改要有眉批和尾批,点评不能以等级或分数取代必要的评价。
4、学生作业的批改形式可采取以教师批改为主,学生互改、家长批改和师生结合批改为辅的方式进行。但学生互改、家长批改和师
生结合批改只能是少数作业的部分次数,不得占总批改次数的10%以上。
5、教师对学生作业评分时,应力求统一标准和客观公正,宽严适度,不得在作业上只批个日期或“查”、“阅”,在记分册上只打个勾完事。需要写批语的,应写在适当位置上,字迹工整,语意明确,实事求是,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缺点。技能课训练作业,每次检查都应作出成绩评定。
6、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注重诊断性和激励性,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评价,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培养良好作业习惯,切忌口号式的笼统的批语。要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必要的订正和反思,完善练习经验。
7、按时收、批、发作业。作业应当在当日或隔日收取及批改,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讲评,作文、试卷讲评在十天内完成。
8、学生每一次作业(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批改后,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并要保留订正痕迹。订正后的作业要认真复改。
三、检查要求
(一)各学校有包括教案、作业等教学常规检查的方案或制度,方案应科学规范,要求明确,切实可行。
(二)各学校有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的检查记录,有体现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记录。
(三)教管中心每学期集中检查不少于两次,检查时,学校要提供本学期所有科任教师的教案。教管中心包校人员随机抽查每学期不少于4次,每次抽查量不少于30%。
(四)教管中心每学期作业大检查时,所有有书面作业的任课教师要提交所教班级90%以上学生的本学期所有作业本,教管中心包校人员随机抽查时,每次抽查量不少于10%。
(五)教案检查要求:教案完备,进度完整,结构规范,书写整齐。作业检查要求:布置合理,作业量适中,批改及时,评语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