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听教育声音(“喜迎十九大 永远跟党走”演讲稿),供大家参考。
静听教育的声音(“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演
讲稿)
金秋已至,硕果渐成。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往事历历岁月如歌。在这的伟大的时代里,我们正在谱写党的新篇章。
鲁迅先生说:民魂是最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国要智则需少年智,国要强则需少年强。中国梦的实现靠广大的青少年,而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关键在教育。这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肩膀上的使命。
“不论天渊与歧尺, 一线相连随人思”。教育信息化填平了数字鸿沟,缩小了城乡的差距,让孩子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县偏远山区学校校长裴学华,在接受教育局第一批送达的电脑时兴奋地说:“我们学校的电脑凑合着用了那么多年,想换又没钱。这135台电脑让我们的孩子多了一双“慧眼”,多了一副“巧手”啊!”在“班班通”设备进入含山环峰三小后的第二周,参加完应用培训的严德年老师有感而发:“我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习惯了几十年的‘黑
板+粉笔’教学模式,这次参加信息化的培训时,被多媒体教学中直观的呈现、便捷的评价所折服。从讲台上走进学生中,与学生们一起成长的感觉真好!”现在,我市的农村学校,教师人人有电脑、学生个个会操作。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同一片天空下的孩子共成长、同发展。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为了推动城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城乡教师,参与到教科研合作交流中,市教育局创新开展“1+4”城乡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工作。有一次,1+4共同体活动走进一所乡村幼儿园,手把手地指导农村教师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根根树枝、一块块石头可以用来做美工活动;废旧的纸盒、过时的轮胎可以用来开展体育活动;大自然中的沙、水、泥土,就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的游戏材料啊!活动结束,在教研组成员快要离开的时候,一名年轻的乡村教师满含热泪地说:今天,你们让我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园本教研,我才知道,原来在农村,有那么多丰富的乡土资源可以运用到孩子的游戏和课程中去,我才懂得,办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是可以不受地域差异影响的,原来做幼儿教师真的是一种很幸福的职业。那一刻,
城乡的幼教人心手相牵,结伴前行!目前,市教育局已经组建2批40对200所学校参与的城乡互惠教育研究共同体,仅2016年一年累计完成城乡互惠教研200多次,让我市农村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
2016年,我市精准帮扶学生2290人,发放补助资金288万元;完成薄弱学校建设50多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幼儿园47所,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提升计划,改善了贫困地区办学条件;鼓励和引导教师到贫困地区从教,优先安排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开展互惠教研活动,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
“滴水穿石贵有恒,锲而不舍终有成”。资助中心的王勇老师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没有夸夸其谈的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在充满爱的事业中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他总是加班加点,常常是周末得不到休息,晚上回家还要审核数据,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他从不计
较个人得失。每次碰到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他总是热心帮助他们填写资料;每当遇到对资助政策不理解的人,他总是给他们耐心地一一解释。每年高中毕业季,王勇老师心里放不下那些曾经资助过的孤儿,总要询问他们的去处,叮嘱他们要努力上进,好好地生活,在经济资助的同时给予了他们爱的关怀!有时间,王勇老师愿意更多地走访贫困生家庭,学生真实的生活困境总是触动着他的心灵,两百、三百,宁愿自己少买一件衣服少聚一次餐,带给学生的却是满满的爱与温暖!
展翅高飞,是鸟儿的梦;自由奔放,是骏马的梦;百花盛开,是春日的梦;为孩子开启希望之门,是教育者的梦!让我们上下一心,聚焦发力,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够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精准的教育扶贫践行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光荣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重托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