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城乡规划管理论文范本怎么写

2022城乡规划管理论文范本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2-08-22 09:25: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城乡规划管理论文范本怎么写,供大家参考。

2022城乡规划管理论文范本怎么写

  城乡规划论文范文篇一:《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从户籍改革、土地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论及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最后探究重点问题即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应对。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城乡规划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是指,根据宪法、行政法规而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工作制度、组织结构形式。城乡规划管理是政府的职能所属,是城乡建设活动的需要,两者在运行过程中相辅相成,推进城乡规划管理是贯彻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是城乡规划改革的基础。

  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的发展

  1.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发展。行政管理体制可以解构为制度以及体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法律法规,其主要作用是确保行政管理体系可以正常运行。体系主要包括权利体系、主体构成,权利体系涵盖权利配制、保障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机构设置、组织形态、领导隶属于主体构成。

  1.1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1978-1992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开始酝酿并初步发展,主要的制度理念有: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也就是削弱权利过于集中的不利局面,实行政企分开,放宽地方经济的管理权利;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在1983年之后我国有序的开始了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加强基层政权的建设;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这一工作完成于1982年6月末,同时省、市、县级的机构也进行了精简机构。

  1.2市场经济转型期下的行政体制改革。1992年-2002年,这一时期的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一是将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秩序化整合,优化政府的行政体制建设;二是政府服务型建设理念的初探与实践,其前提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新时期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三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进行宏观与微观调控,这为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建设提供了可能。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体制改革。2002年至今,我国经历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雏形期到趋于成熟期的转折,为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也相应的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比如:实现了行政法制化;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深化财政改革。

  2.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政府为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来保证区域内各项建设活动、土地使用可以进行控制、组织、协调、引导、监测等行政管理。制定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需要以我国基本法律为依据,根据城乡趋势实际发展情况与发展规律进行制定。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建立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主要是以规划编制方法、规划编制层次两个方面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研究逐渐增多,科学的管理理论也相继被建立,不再局限性的从编制方法以及编制层次来制定,主要从行政法规、城乡规划法规、地方法规来制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乡管理规划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因为经济发展的迅速增加导致城乡发展出现了断层与损伤,但是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城乡管理规划对于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相应的研究也就愈发的深入,开始将城乡规划建设与市场经济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联系起来,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关系

  目前,城乡管理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城乡管理工作的职能赋予不足,导致工作人员在实施具体工作时没有发言权;城市盲目扩大建设规模,远远超过了城市自身的资源与经济的承受能力;风景名胜区开发过于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城乡规划管理的方式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求;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没有理清,有权无责、滥用权利、以权谋私的现象严重;城乡资源因为规划不合理,建设无序等。行政管理体制的《行政许可法》重视管理方式以及行政权利的界定,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是保证城乡规划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抓住《行政许可法》的立法之本,也就抓住了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一方面行政管理体制可以帮助城乡规划管理更好的进行落实与改革,另一方面来讲,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也是贯彻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

  三、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应对

  1.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代表了我国将要开始一场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户籍;土地;金融;财税。

  1.1户籍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中存在着两种户口类型,一是城市户口,二是农村户口,在社会服务、医疗保障、住房基金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户籍改革势在必行。进行户籍改革的根本难点在于消除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待遇平等,这与我国城乡管理规划中减少中央政府的事务管理相对应。

  1.2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做到了农村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价格平等、权利平等。实现了农民集体利益的根本保障,以往的土地政策中,城市土地归属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个体所有,农村土地经过征地来变为国家所有,在征地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会压低土地应有价格,破坏了农民的土地增值福利,随之而来的便是严重的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1.3金融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金融改革的方向逐步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跨越到以市场为主导。为了实现这一重要转折,首要的工作是提高金融配制资源的真实效率,降低金融行业的门槛,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发展,规避债务风险,最终达到以金融来支撑实体事业的发展的目的。

  1.4财税改革。税收改革是整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支撑,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税收改革的落实与实施是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行政体制改革中的财税改革,首先在城乡规划管理的建设中应该注意到管理与监督形式的创新,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城乡管理规划体制,可以有效的保证财税改革的贯彻落实。

  2.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应对。

  2.1户籍改革、金融改革简政放权。在城乡管理规划中进行简政放权的实施,主要途径是完善规划审批的层次,下放审批权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城乡规划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必须明确来进行执行,分权有利于提高工作热情,但是不利于管理统一;集权有利于管理统一,但是不利于积极性的提高。城乡管理审批是复杂的综合体系,涉及到的对象有政府、开发商、居民等,目前审批体制较为封闭僵化,采取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规划方案均是由政府以及城乡管理部门来决定。

  2.2土地改革、财税改革优化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的协调统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城乡管理部门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二是城乡管理部门内部的协调。前者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别以用地规模、人口为指标来进行协调;后者是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认识的协调。统一认识,站在全局发展的角度,推进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实施、科学发展。

  四、结语

  当前,我国进入了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上层建筑的必然需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各类活动均是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指导下展开,在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应对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晓曼.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3.

  [2]王宁.城乡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曾万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1.

  [4]舒华,吴必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公示制度优化策略[J].规划师,2014,04(08):21-27.

  [5]高艳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

  城乡规划论文范文篇二:《浅谈城乡规划勘察信息管理系统创建》

  摘要:在城乡规划各阶段,工程地质环境的辅助决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后期设计、施工、运维的费用投入与环境安全,为实现城乡规划的经济性、生态性、安全性提供地质技术支撑,确定开发建设城乡规划勘察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基础架构,评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工程地质成果辅助城乡规划进行了概要阐述,同时也提出了系统后续升级中涉及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规划勘察;架构;分析评价

  1概述

  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面临有限的城市用地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面临规划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各规划阶段工程地质环境的辅助决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后期设计、施工、运维的费用投入与环境安全,因此,服务于城乡规划建设,为实现城乡规划的经济性、生态性、安全性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建立城乡规划勘察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的需求凸显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城乡规划勘察信息的存储、查询、统计和分析评价等。主要内容为GIS地图的可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建设场地稳定性评价、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等。

  2技术路线

  本系统基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Orcale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MicrosoftVisualC++6.0与集成开发环境和ArcGISEngine开发工具。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使服务器可以集中管理核心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同时客户机也具有充分的自主控制的能力(本地数据资源和辅助决策资源),并且客户机需要专业地质功能,需要具有足够的计算能力。因而采用客户机模式,可以灵活地配置软件部件,充分发挥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采用Oracle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可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和数据资源,并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系统客户端采用ArcGISEngine,通过COM组件技术,构建定制的GIS应用。

  3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3.1数据查询

  在规划勘察数据专业化架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SQL语句和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对数据库中存储的规划勘察数据,进行智能化查询。系统支持根据不同目的来设置查询条件,以此完成对现存工程数据的高效搜索功能,并且可对搜索结果进行,分析、浏览、导出、再查询等处理。系统主要支持四种智能化查询方式:属性条件查询、地图查询、坐标查询、特征地物查询。1)属性条件查询从专业查询的角度出发,系统支持对三大类专业数据的查询功能,分别是:规划勘察工程数据的查询;钻孔资料的查询;成果图文档资料的查询。2)地图查询系统支持结合GIS地图,从地图上框选空间范围进行工程查询的功能。系统支持五种方式的地图空间查询:矩形选择、多边形选择、圆选择、线形缓冲选择、点缓冲选择。3)坐标查询通过坐标查询,可根据精确的空间地理坐标,进行精度更高的空间查询。系统支持四种方式的坐标查询:矩形范围、多边形范围、圆形范围、线形缓冲范围。4)特征地物查询系统可深度结合利用ArcGIS地图,根据ArcGIS地图中的特征地物(如主要道路、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山体、标志性水体、小区名称等),进行相关的智能化查询。在特征地物查询中,系统支持智能模糊搜索功能。可根据特征地物名称的个别文字,自动搜索ArcGIS地图上的相关可能地物,并列出可能性较大的特征地物的精确名称。

  3.2数据统计

  系统从三个角度提供了对工程数据和文档资料的统计(勘察工程、勘察钻孔、勘察图文档)。勘察工程提供了11种类别的工程统计,勘察钻孔提供了14种类别的钻孔统计,勘察图文档提供了9种类别的图文档统计。

  3.3分析评价

  根据规划评价的实际专业应用需要,系统设计实现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剖面图、柱状图、桩端承载力等值线、地下水埋深等值线等多种图形化的技术指标分析应用。

  3.3.1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系统依托《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定性分析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定量评价。1)定性分析评价根据规范要求,交互录入相关的定性评价因子。系统在后台将选择结果,进行计算机量化转换处理。根据规范要求从不适宜开始,向适宜性差、较适宜、适宜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进行定性分析判断,得到分析结论。最后,可自动生成报告。2)定量分析评价根据规范要求,交互录入定量分析相关因子与参数。交互录入定量参数指标时,系统会根据规范要求,自动实时进行数据合法性检查,确认数据合法之后,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分析。最后,自动生成报告。

  3.3.2技术指标图形化分析应用

  1)剖面图剖面图展现一定范围场区内的工程地质信息:地层分布情况、地层分布趋势以及水位、风化分布等相关的工程地质参数。2)等值线图桩端持力层和地下水埋深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专业应用。本系统以等值线图形化的方式,形象直观的将对应的专业数据指标的分布情况展示出来,便于分析和进一步应用。系统后台提供包含克里金插值算法、距离反比加权插值算法、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样条曲面函数插值算法、矩形网格插值算法、不规则三角网TIN插值算法等多种插值算法的算法库。系统可根据离散的钻孔数据,按照归纳总结的专业规则,自动分析对比和选用最合理的插值算法,从而生成合理的等值线。为了使等值线的显示效果更加直观形象,系统设计实现了渐变插值效果的云图算法,使得图形化效果更加直观。

  4结束语

  城乡规划勘察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的建成,从地质环境安全的角度,对城乡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决策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应技术规范要求,系统在今后升级中重点增加三维分析、浅层地温能数据管理与分析评价、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数据管理与分析评价等功能模块。为城乡规划安全提供地质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洪文,夏薇,金晓媚.镇江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J].现代学术研究杂志,2012(4):83-86.

  [2]金江军,潘懋,赖志斌,等.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信息技术,2006(4):15-18.

  [3]吴冲龙,牛瑞卿,刘刚,等.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与解决方案[J].地质科技情报,2003,22(3):67-72.

  [4]彭卫平.城市工程地质信息系统研制模式探讨[J].城市勘测,1999(4):45-48.

  [5]方晓丽,张丽琴.杭州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M].中国地质大学,2008.5.

  城乡规划论文范文篇三:《试谈城乡规划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各方面基础负担。城乡规划是解决城市管理压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效地加快了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城乡规划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结合当前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问题;规划策略

  城乡规划就是指:根据本地的实际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对城乡发展的构建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城乡建设的一个关键实现前提就是具有良好的城乡规划方案。因此,城乡规划对城乡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结合当前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应的解决、优化策略进行探索。

  一、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的实施者是政府部门,因此,城乡规划的规划前提是能够符合基本的法律法规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编制具体的城乡规划过程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规划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对空间布局形式的规划上,同时对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和城乡未来经济蓝图也有很大的调控作用。可以说城乡规划就是为城乡建设的基础规划服务,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帮助城乡建设达到最优化发展。城乡建设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与城乡民众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城乡规划的质量还需要依靠公众的积极参与和严格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最优化城乡规划实现对城乡建设的合理布局。

  二、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城市规划过程中,常常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城乡规划的法定地位无法保证

  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出现变化,这使得城乡规划亦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以及可实现性。出现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规划的法定地位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以至于很多人对其缺乏重视,进而影响城市规划的可执行效力。

  (二)城乡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公共设施欠缺

  老城区的断头路较多、污水乱排放、给水不循环。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停车场、农贸批发市场、公厕等公共设施难以安排建设。小城镇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严重不足。

  (三)城市管理责任不明确,经营理念滞后

  城市管理机关名称上变来变去,去年是市容局,今年是城管局,明年可能是城市综合执法局,职责不明、推诿扯皮成了相关责任单位的常事。

  (四)土地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规划过程里,势必会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问题。土地流转是用地调整的重要前提。我国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以及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过程中,常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进而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流转,确保农民的权益,是城乡规划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失地农民的利益在城乡规划中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并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使得城乡规划和执行过程,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维护不能同城市居民同等。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关规划者的关注,并且,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内,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执行规范手段,以至于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还需有效地进行保障。

  三、城乡规划优化策略

  结合上面提高的城乡规划问题,下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拓展城乡规划范围

  扩大城乡规划的广度是强调规划中的多视角切入。多视角切入不仅可以从多元因素考虑规划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切实统一多学科的与多价值观之间的合作,从而为规划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科学的规划方法。另外城乡规划影响到城乡发展中的经济发展、伦理建设、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若单纯以规划的角度进行城乡规划不仅不能够统筹城乡建设全局,同时这种狭隘的规划思路也会影响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多视角切入的规划方式能够对规划目标与规划难题双管齐下,结合城乡的现实发展为城乡建设提供更科学、全面、周密的规划思路。

  (二)注重公众的监督权力

  政府是城乡规划的指导者以及执行者,这就使得在执行过程中,很难保障规划理念的科学、合理实施。公众、开发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参与者以及执行者,在城市规划、执行过程中,同政府部门具有一定的利益关联性和矛盾性。其是政府部门规划执行的重要监督者。在城乡规划过程内,当地政府应该真正集思广益,引导社会各界群众对城市规划的制定、执行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推动执行效率的增强。并且,在监督过程当中,提出更为有利的规划改进策略,从而实现政府、公众、开发商的利益综合最优,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城市规划效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各部门间利益有机协调

  过去的行政规划的城乡规划制度的研究仅将焦点聚集在规划部门本身,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权限也仅限于特定的行政组织结构,这直接导致城乡规划编制仅为规划部门服务而忽略了其他部门的职能利益。因此很多城乡在规划在实施时往往只是规划部门一头热,其他职能部门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这使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过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调动其他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城乡规划制度还应当积极做出调整,注重多部门的利益协调,通过主动引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的方式让与规划有关的部门都能够各司其职认真积极的参与进规划过程中。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内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结合当前城乡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安进. 关于修改城市规划和建筑物、停车场设计规范的建议[N]. 科技日报. 2014-03-17 (010)

  [2] 刘文静. 旧城改造中的公共利益[N]. 检察日报. 2014-04-02 (007)

  [3] 张利民. 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N]. 人民日报. 2014-04-13 (005)

  [4] 阎轶洁. 市城乡规划局:并联审批 提速增效[N]. 太原日报. 2014-04-08 (001)

  [5] 任皓. 看德国人如何破解征地拆迁难题[N]. 山西日报. 2014-04-02 (C06)

推荐访问:范本 城乡规划 论文 城乡规划管理论文范本怎么写 城乡规划管理论文范文怎么写 城市规划论文范文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