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我身边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合集)【精选推荐】

我身边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合集)【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2022-11-27 19:0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身边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合集)【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我身边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合集)【精选推荐】

篇一:2022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由伟人邓小平提出的,而中国近几十年也是依靠科技发展的。科技的不断发展,背后离不开的是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每一个产品的背后,都有无数不为人所知、默默贡献着的科研人员。不论结果如何,他们的每一次研究,都推动着中国的前进。

在我的身边就有一群为了科研事业不断努力着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他们值得让我们赞誉,敬佩。而在这一群人当中,有一个人,她是特别的存在,她让我对科研实验事业产生了新的认知和向往,让我也想变成一个她那样的人,我愿称她为“我心中最美的科研工作者”。

她就是——何环宇老师,我的有机化学实验老师。

初次见面时,她就给我一种让人向往的感觉,让我对化学这个科目有了一种新的认知;在她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她言语轻柔,让人沉浸其中,她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会细细讲解;对于仪器的如何使用,她更是强调再强调,再通过演示操作让我们了解每一个仪器的用途。在她的课堂上,我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有了一种憧憬,在未来的自己也要成为这样一个教师。

她除了是一名人民教师,还有另外一个让人敬佩的身份,那就是——一名科研员。除了日常教学生知识之外,她还有自己的研究实验,那是一种目前而言并不发达的领域、一个需要去攻破的难题;她目前在带团队所做的研究实验就是——土壤修复。可能乍一听,会有大多数人认为,土壤有什么可研究的,土遍地都是,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但是,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140万公顷污染灌溉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土地面积占农田灌溉区面积的64。8%;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22。8%,主要超标元素为镉、汞、砷、氟,广佛一带重金属污染尤甚——就目前而言,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如果拥有土壤修复技术,那我们就能进一步探索如何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这么一来的话,我们的土壤污染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就会拥有更多的土地去种植农作物,从而提高我国的产量。

那么,什么是土壤修复呢?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但目前我国的土壤修复技术并不成熟,仍需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何环宇教师才会带领团队进行实验,以找到一种较好的办法去攻克这一难题。可以想象到,对于一项尚未成熟的技术,一切的实验都需要去不断的探索,可能倾尽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也不会有什么显著的效果。但是,这种种的难题,并没有让她退缩,只会不断地激励她,让她更加地肯定要带领团队攻克土壤修复这一难题。这种不认输、不气馁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精神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不都是怀着这种精神,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最终成功的吗?

不会因为困难的逃避,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不成功誓不罢休。在面对土壤修复这一技术难题的面前,何环宇教师给我们体现了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优良精气神,“最美科研工作者”不过如此。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攻克这一项技术难题,让土壤修复技术迈入一个新的征程;即使,人们可能不会知晓她在攻克这一难题当中所付出的努力,但这并不妨碍她依旧为了科研事业不断努力着,这一种默默贡献的精神,值得人们歌颂。不仅是她,每一位在工作岗位、为了国家未来发展不断努力着的科研工作者,都值得被歌颂。

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应该是新时代青年所应该崇拜的“偶像”。

她,不仅是一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在人们所不知道的地方,默默为祖国的发展不断努力;她让我敬佩,我愿称她为“我心中最美科研工作者”——何环宇老师。

篇二:2022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

一个农村老太太,挑着一担雪白粉嫩的小白菜,沿街叫卖,“小白菜,小白菜!”身旁一个六岁左右的赤脚小男孩也在使劲地叫唤着。从一大早拔菜、扎菜、洗菜已过去了5,6个小时,为了赶早市,到现在还颗粒未进,老太太看看篮子里的菜也不多了,就在一个大饼摊旁停了下来,买了一只3分钱的大饼递给了她心爱的小孙子,小男孩咬了几口后,又把大饼送到了奶奶的嘴边,硬要奶奶继续吃下去,奶奶慈祥地抚摸着小孙子的头顶,会心一笑,心里嘀咕着孙子开始懂事了。

有一天,奶奶要出外打短工,我也跟了去。恰巧这里办了一所私塾。旁边正好有一棵树,我就轻手轻脚靠近窗户,搬来几块砖头垫在脚下,身子向上一纵就坐到了树杈处,心砰砰地跳,气呼呼地喘,扭一扭腰,眨一眨眼,伸长头就往窗里瞧,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从来没有见过的画卷,读书气氛是如此不可思议,懂得了知识就可得到别人的敬重。坐在树上,看着窗里,过了好长时间。“我也要读书”一个怪念头就这样闯进了我的脑海。

1949年春节后不久家乡解放了。上学读书,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那是让人十分高兴和非常想往的一件事,对一个农村娃来讲尤其宝贵。

1950年的某一天,奶奶颤抖的双手捧着一张纸,呆楞楞地看着,过了一会儿,把她的大孙子一把给抓了过去。问,上面写了什么?刚刚识了几个字的我,看了一眼后,大声地喊:“土地证,上面还有爷爷的名字呢!”。我扑到奶奶的怀里动情地说:“今后不需要再缴租了,三十夜子你也不必去讨饭了”。听到这里,奶奶可真的“傻了”,一动不动,老泪纵横,一是为分到田、得了地而高兴,二是为祖祖辈辈总算有人能识上几个字,不再做睁眼瞎了。

能看上电影,对农村里的孩子来说,是最开心不过的事了。那时我们最喜欢看的是打仗片和斗地主的电影。无怪乎,当在看到“白毛女”中的杨白老喝下盐卤的瞬间,全场一片哭声,打倒黄世仁的口号此起彼伏;当在看到“抗美援朝”纪录片中志愿军大获全胜时,掌声接连不断,不知不觉中从小就懂得了要不忘阶级苦,要热爱祖国。

1956年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学校因势利导组织了“我的理想”的班会。青春期间的孩子就是富于幻想,什么“教师”、“医生”、“工程师”、“工人”、“歌唱家”……五花八门,异想天开。我那时的想法非常简单,不假思索地报了个“当一个开拖拉机的农民”,能开上拖拉机,就很觉得了不起了。我只知道,开拖拉机也是需要知识的,所以我对学习很感兴趣,十分爱好,百倍珍惜,老师又启发我,你来自农村,当农民理所当然,这次班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展开理想的翅膀,远走高飞。我再看看同学的所报,我就来个补缺,信口开河新填了个“科学家”,这下野心可够大的了吧,反正只是开开玩笑而已,从不当真。

1957年初中毕业。外界早有传闻,今年除师范类少数学校外,中等专业学校停招一年。父母一听说没有中专,到也干脆,回家种地得了。我也很平静,也充分做好了辍学的思想准备,还想象,农闲无事可做时,还可以把我所学知识无保留地教给周围农民兄弟,另一方面还可以自学自学数学,华罗庚就是我从小的偶像,没有纸没有笔,大地和树枝就是最实惠的替代品。大概是老天爷的眷念和怜悯,我班只有两人走进了高中。

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刚揭晓,学校着重指出:个人的志愿要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学校领导看了我的成绩,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5门功课全满分。经校领导讨论,推荐我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被录取。能进科大者绝大部分都是各省市的高分人,甚至有一个班上同时出现几位高考状元。此时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曾流传这样的戏言:不要命的考科大。中国科大属教育部和中科院双重领导,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当时中科院发动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如钱学森、华罗庚、严济慈、钱三强、马大酞等等,亲自编写讲义和登台讲授。专业与课程设置紧紧围绕“两弹一星”。还经常邀请中央领导,如陈毅、聂荣臻、何长工等,及著名科学家,如严济慈、钱三强等来学校作形势报告和科学讲座。让我们懂得: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科学技术的赶超,我辈重担在身,必须发奋图强,为国争光,中国科技大学真不亏为培养尖端科技领域人才的摇篮。

196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当时工业控制机的研制开发在国际上还刚刚起步,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第一个课题是为核潜艇研制高速数据采集计算机。紧接着是我国第一台炼油系统最佳控制计算机,这也是国家计委安排向20年大庆献礼项目之一。国庆前夕,《解放日报》《文汇报》都进行了新闻报导,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重大战役。

从70年代开始,小型计算机采用了中大规模集成电路,把往日几大机柜才能盛得下的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三大核心部件都装进了一个19英寸宽、近20公分高的一个铁盒子里。当时国内集成电路还刚刚起步,产品只是一些“与或非”电路,要把构成“运控”如此复杂的逻辑和成千上万个电路放到一块印刷板上,按国内当前水平那是不可能的。怎么办,脑袋一转,“搭阁楼”,“厚膜电路”土法上马。一年多后,展览会上出现了国内第一台小型计算机样机,美好的想法变成了现实。我们同时不失时机地把“JS-20”小型计算机应用于“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装置”中,开创了大型仪器与计算机联用的先河。为此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参加全国科研成果展览会达半年之久。

我还参加了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并于1986年10月26日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其系统功能及规模都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于1987年和1988年分别荣获机械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把微处理机应用到味精发酵生化过程的控制中,首次用汇编语言开发了实时控制软件。又获得了机械委科技进步四等奖。

看今日,万紫千红;忆当初,感慨万分。在党的阳光照跃下,我们努力了,尽力了,不求名,不图利,只想做一点实事,回报社会。但再往深处一想真有点不寒而栗,离开党的要求和师长的企望相差甚远,在我辈中还没有出现能立足于当代的大师,显示出我辈身上的历史沉淀还太浅,缺乏数代优秀遗传因子的传承。这仅是我对“钱学森之问”的初浅理解和感悟!

篇三:2022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

他是一名扎根于基层的农业科研工作者,30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像一头老黄牛,始终行走于田间地头,奋战在农业科研第一线,兢兢业业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山区农业的情怀和梦想,为了大地丰收,甘愿用汗水热洒沃土,为秦巴山区的“三农”高质量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一片初心植“沃土”

镇坪县,地处大巴山北麓,山大沟深,玉米一直是农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外引杂交品种受地域、气候等条件限制和本地无优良品种的影响,全县玉米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农民温饱问题得不到保障。如何解决玉米增产问题,县政府把这一难题交给了镇坪县农业科研人员。

1990年从农技推广干起的他,深知农业科研对山区农业的重要性,2000年他调至农科所,2009年从前辈手里接过玉米杂交育种的大旗,成为该科研课题的主持人,培育出适宜秦巴山区及西南山区的新一代玉米杂交新品种,成了他的目标与使命。

他虚心学习外地经验、向书本学习,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丰富自己知识技能。他跑南繁蹲基地,这一蹲就是30年,始终以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扎身于基层农业科研。平日里,他奔波往返于全县各地,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遇上授粉、套袋的时节,他常常要在田间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以上,中暑、晒伤成了家常便饭;农作物成熟期,白天去田里把果实收回来,晚上再连夜将果实粒脱、分类,准备下一步的科研组配方案,前前后后几周的时间,疲惫不堪咬牙前行……

玉米育种是他坚定的选择与追求,他拒绝了2001、2009年两次转岗机会,有人不理解,说他为啥放着好好的办公室不待,怎偏偏选择业务去蹲田头做“泥巴人”。“我清楚山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山区粮食的丰收,优良种子的贡献最大,培育出高产稳产的好品种,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作为一名基层科研人员没理由回避这项艰巨的工作。我育出更好的玉米品种,助推农村产业发展!”曾广莹笑着说道。

他总把素不相识的农民当朋友当亲人,常挂在心,耐心指导,不厌其烦。2009年以来,他主持开展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试验62项、新技术新品种展示示范28项、协助陕西华盛种业在陕渝川鄂湘累计推广“镇玉”玉米新品种1500多万亩。

扎根他乡挖“宝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玉米育种是一个艰苦的细致活,做组配、筛选、试验牵扯的环节非常多,一亩地播下去的都有1000多个组合,一个自交系或一个组合编号弄错,就会报废一年的心血。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多年的试验、观察和记载,这个过程既枯燥又漫长,试验顺利也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审定推广。为了缩短育种周期年,他每年10月底还要前往海南陵水县开展为期5个月的玉米冬季南繁育种工作。白天在成片的试验田中和烈日、蚊虫及蛇打交道,晚上寄住在农民家里,没有空调和电扇,忍着湿热和蚊虫叮咬,靠涂抹风油精坚持整理数据资料、撰写科研报告。超过百万字项目、论文、试验报告和很多中省级专业杂志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很多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的。

南繁基地租种的土地多时有10几亩,少时也有5、6亩。试验田里的所有工作都只能由他一个人完成。遇上授粉、套袋的时节,经常要在田地里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以上,饿了他就吃些饼干,渴了就喝点矿泉水,直到把套袋授粉的事情忙完。

海南省陵水是黎族自治县,多说黎语,语言不通是他在海南生活上最大的困难。尤其是每到春节时,阖家团圆,万家欢聚的时候,他却一个人在地里孤孤单单的套袋、授粉、做组合,让他倍加孤独、酸楚和想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续十余年,过着候鸟般的生活,没有和家人过一个春节。30年来,他从一个学农爱农的热血青年,到现在人过半百、白发两鬓的一线科研专家,收获了四号黄、自交系7697、“D606”、五号黄、镇玉208、镇玉213、瑞玉518、镇玉101、镇玉508等多个玉米新品种的审定与大面积推广,填补了中高山没有合适的玉米品种空白,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为秦巴地区粮食安全和玉米品种繁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情系科研结“硕果”

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凭着一腔赤诚忠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山区农业的情怀和梦想。

三十年来,多达百万字的笔记,见证了他奋斗的足迹和坚强的毅力。他主持和参与的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成果奖7项,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6个。撰写论文22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的6篇,省级刊物的4篇。他参与的玉米新品种“四号黄”选育与推广成果,2008年2月获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2月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玉米新品种“镇玉208”选育与推广》课题,2017年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019年12月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6-2018年度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表彰。

他主持选育玉米新品种“镇玉213”“瑞玉518”2016年通过陕西省审定,“镇玉101”、“镇玉508”分别于2019年3月和2020年2月通过陕西省审定,参与选育的“四号黄”“五号黄”“镇玉208”分别于2003年、2007年、2009年通过陕西省审定。参与完成了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质玉米“安玉系列”新品种产业开发与成果转化项目。撰写申报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2012年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2013年完成全部项目内容。撰写申报的《镇坪县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获农业部批准立项,2015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30年寒来暑往,他以一名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赤热情怀和踏实作风,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科研人员深深的为农为民情怀。

篇四:2022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直以来,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一线,默默无闻、攻坚克难、奋力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入宣传报道我市一线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先进事迹,即日起,金昌市科协和金昌日报联合开设“科技一线的奋进者”栏目,集中宣传推介一批近年来我市涌现出的贡献突出、事迹感人、能够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建功新时代,为推进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荒到绿、从绿到美……是金昌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脉络。从昔日风沙蔽日、草木稀疏的茫茫戈壁,到如今推窗见绿、开门即景的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离不开一代代林草工作者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而毛xx,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毛xx,现任金昌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今年已经是她在林草行业的第26个年头,说起她,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在办公室里“坐不住”的专家。

“2000年12月26日。”

尽管已经过去了20余年,面对记者的问题,毛xx还是不假思索就“抢答”了市区北部绿色长廊工程的开工时间。当时毛xx刚刚休完产假回归岗位,主要在市林草局办公室工作,参与工程一线的工作并不是她的分内之事。但是植树造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毛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自告奋勇,主动申请出战,刚一上班就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像白杨树一样“长”在了工程现场。

“当时单位派车把我们送到植树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一干就是几个月。”打点放线、开沟客土、种植苗木、修枝抹芽……虽然毛xx是林业相关专业出身,这些工作还是给缺乏经验的她带来了不小挑战。不同于别的同事,每天带着两裤腿的泥土回到单位后,毛xx还要再挽起袖子,开始忙活自己在办公室的本职工作。这名还处于哺乳期的年轻妈妈,不仅孩子被迫提前断奶,自己也因为在1米深的浮土中验收客土质量而受湿着凉,从此落下了胃寒的病根儿。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毛xx和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同事们又与喇叭泉林场合作,为城市披彩挂绿,先后引进栽培数十个彩叶树种,并开展适应性研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

毛xx和同事们的“坐不住”换来的是金昌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坐得稳”。现如今,市区北部屏障层林叠翠,绿意蔓延;城市内大街小巷处处草木葱茏,绿荫匝地,这其中倾注着毛xx和同事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与此同时,这种防护与景观兼顾、绿化美化彩化香化兼备,乔木设防、灌木造景、花草点缀的乔灌花草植物配置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行内专家的一致肯定,也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毛xx是一名专家型人才,她从来都不甘心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她说:“林业人员的实验室不在室内,而是在林场、在戈壁、在市区,在每一个需要绿化的地方。”

2019年,为切实提高祁连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我市成立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修复专家组,毛xx又扛起了专家组组长的重任。

时间紧,任务急,责任重。20个生态修复项目点分布在山高坡陡、沟壑遍地的祁连山区,其中很多地方一般车辆都无法到达,给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毛xx带领专家们下车一步一步自行前往,现场查看整治恢复工作,并一一对植被恢复措施、树种草种选择、栽植种植技术进行专门指导,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意见。

在这过程中,毛xx和专家组同事们的足迹踏遍了每一道山梁沟壑,下足了“绣花功夫”,指导我市境内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并取得良好的整治成效。

毛xx还对原始科技成果储备和成果转化利用工作极为重视,26年来,她主持或参与完成了省、市列科技项目7项,4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结合林业科技攻关项目实施撰写的7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期刊公开发表。这些成果,无一不是毛xx一步一个脚印在林地上亲自丈量出来的。

近年来,一个个光伏发电项目在茫茫戈壁铺就开来,为我市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契机。但毛xx和她的同事们却又“坐不住”了:“太阳能电池板好是好,但因为占地面积过大,对于原本的戈壁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光电项目对植被的破坏,让绿色能源变得更“绿”,毛xx牵头开展了光电项目区生态修复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开始尝试在光伏发电园区内种植低矮耐旱的白刺、沙拐枣、沙冬青等植物,尝试在不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情况下,有序恢复和增加戈壁植被,更好地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特色林果产业培育、生物防治病虫害、珍稀耐旱树种栽培、戈壁沙漠植物保护利用……如今,成为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的毛xx还有很多想法,这些或已经在实施、或还在构思。毛xx说:“我要大力推动林草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为我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加亮丽的生态底色。”

篇五:2022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

林xx,参加工作35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生产一线,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把自己最为宝贵的黄金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训事业,曾先后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省电力公司劳模、泉州市师德先进个人,中心、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班主任等50余项荣誉称号,他更是单位科技创新的能人。

“生产一线现场是我创新、研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过程是我创新的灵感源泉”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先后被多家企业聘任为技术顾问,主持多项企业科研课题,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参与研发的配网线路故障指示器、智能开关综合测试台、一二次融合真空断路器等产品在电网中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他主持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立足于教学实际需求,服务于中心安全生产、高职教育改革、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已成为中心、学院产学研用的对外窗口和员工创新创效、成长成才的有力平台,其中发明专利《智能搬运机器人平台》项目获2018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二等奖。

他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数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累计获得各类国家专利近50项,他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产学研成效显著。他经常披星戴月,带领机器人技术应用团队开展技术公关,指导学生曾获得机器人国际邀请赛单项冠军三项及团体亚军,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机器人大赛中获奖10余次,在“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中或“自动分拣”项目二等奖及“立体仓库”项目三等奖。“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下得了苦功夫”是身边同事们对林xx的评价。

在他专业专注的科研创新精神鼓舞和引领下,团队中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涌现出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泉州市技术能手1人,省公司劳模2人,省公司优秀教师1人,省公司青年五四奖章1人,省公司杰出青年岗位能手1人,省电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

“我喜欢技术研究和攻克难题的过程,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业的感觉是美好的”,林xx老师如是说。他已把科技创新融入自己的生命和事业,他要用匠心、恒心和耐心续写科技创新新的篇章。

推荐访问:合集 征文 科技工作者 我身边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合集) 2023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主题征文(精选5篇) 我心中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征文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