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7篇(完整文档)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7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 2022-11-29 11:5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7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7篇(完整文档)

篇一: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热爱劳动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汪珊珊表示,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不可或缺的一环。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是希望孩子通过体验劳动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以及孩子、家长都是一件好事情。

同时,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各学段的学习能力,目的不是简单地培养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目的是让学生们真正喜欢这门课程,并从这门课程中获益。

“劳动可以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从小让孩子去体验不同的劳动社会生活,拓宽孩子的视野,通过多项劳动,让孩子们掌握生活技能,做到生活可以自理。甚至,有些技能以后会形成他们自身的职业兴趣和专业兴趣。同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从而明白不能浪费,养成节俭的习惯。此外,激发学生勤劳、乐观的性格形成。

篇二: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版块,共设置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1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了有关要求。而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的中小学劳动课程,是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要想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仅有纸面规定肯定不够,还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还要结合各地实际,让劳动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像成都的中小学这样。总之,一定要符合新时代要求,从而避免劳动课流于形式。这需要创新驱动,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态度。

众所周知,如今的孩子都忙于学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把所有经精力都用在了“主课”上,连起码的劳动能力都快丧失了。生活中很多孩子没有养成劳动习惯,有些孩子连铺床叠被、洗袜子、收拾书包都不会,甚至懒得洗脸、洗脚,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可见,是时候补上“劳动教育”这门课了。

不过,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们“生活能够自理”,而是成长过程中的必须。通过劳动认识社会感悟自然、观察生活、认识生命、了解社会,培养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人生观。总之,劳动教育目的远不是“生活能够自理”,是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打好底子,也为其未来打牢基础。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必须对此做好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篇三: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劳动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独立标志着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一次内涵提升、结构优化与内容重构。接下来如何扎实有效地落实劳动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显得十分重要。

从实现学生完整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课程是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课程体系的组成要素。近年来,一系列加强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针对劳动观念淡化、劳动能力弱化、不珍惜劳动成果等诸多问题,强调把劳动素养培育放在完整培养人的高度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贯彻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劳动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旨在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过去一段时间,劳动作为学生发展的组成要素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新时代“五育”并举框架下,劳动课程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组成要素,将肩负起新的重要使命。

要肩负起新使命,需要对劳动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认真设计。从《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标”)来看,劳动课程的基本结构是以实践为主线,围绕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要,按照学段进行进阶性设计。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了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从结构和内容看,劳动课程要突出实践性、实地性和日常性,避免简单说教和随意讲解,避免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避免流于表面的浅度尝试,强调跟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密切关联。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密切关联,是劳动课程实现其价值的重要动力。因为劳动来自生活,又创造了美好生活。劳动课程要扎根学生现实生活,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劳动课标”明确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提倡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学校作为实施主体,需要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尽可能多地设置场域和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创新内容和形式,挖掘身边的资源、利用周边的场地,设计人人可参与、丰富鲜活的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整参与、真实劳动中丰富体验、提高能力、深化理解。

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落实劳动课程,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体现开放性,鼓励挑战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有日常生活劳动,还有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学生参与劳动不仅是为了当下的需要,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劳动课程设计需要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之间搭建桥梁。现实生活中,劳动所用到的知识往往来自各个学科,学生在劳动中也能应用、检验、反思、改进所学的学科知识。同时,国家也鼓励学校将劳动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进行综合性开设。鉴于此,学校可以考虑从学生真实需要出发,设计开放式活动,选择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将劳动的技能技巧、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所设计活动的任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劳动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共融共振、反哺互促,进而让学生经历高质量的劳动实践,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篇四: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而且,劳动教育也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就是“德育”;让孩子们思考劳动的原理与奥秘,改进与提升劳动效率时,劳动教育就成为智育;劳动教育可达到强健体魄、增强体能的作用时,劳动教育就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孩子们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关于劳动的美的成果时,劳动教育就是美育。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劳动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那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而这,才应该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篇五: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人间万事出艰辛,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们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届时,劳动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相关课程标准的施行,有益于播撒热爱劳动的种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过去,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甚至认为读好书、当白领,就是为了“告别劳动”。对此,政策持续纠偏。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的明确要求。此次劳动课程标准的出台,不仅对课程内容作出了规划,而且提出了细致的实施建议,实效值得期待。

落实落细相关课程标准,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像对待其他课程一样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编制课程内容,统筹好短期的劳动技能培训和长远的劳动精神培养,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激发学生们对劳动的热爱。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让热爱劳动的种子生根发芽,家庭教育、社会引导不容忽视。良好的家校互动至关重要。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孩子力所能及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进而言之,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让热爱劳动蔚为风尚,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劳动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伟大的精神导致伟大的劳动,强有力的劳作培养强有力的精神,正如钻石研磨钻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准确掌握历史前进、社会运转的内在机理。劳动是光荣而高尚的,热爱劳动、不懈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篇六: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加强劳动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可能简单地一蹴而就。就学校教育来说,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大纲,编印不同的教材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中小学要全力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中专学校和职业院校要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劳动技能教育,为他们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事事包办,过度溺爱。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典型鞭策,让“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管岁月怎样变迁,劳动都是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一个青少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但愿新时代劳动教育能够让每一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锻造过硬的劳动本领,并在普通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篇七: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劳动”成为独立课程,无疑提高了劳动的“地位”,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让孩子在劳动中理解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之趣,摆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改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状态,领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更多独立生活的能力。

劳动课要发挥作用,如何落地是关键。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做好“五育并举”,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配齐师资力量、配备实践场地,解决好劳动课落地的软硬件问题;同时要健全完善监督机制,防止劳动课被挤挪占用,导致学生在“纸面上、屏幕里”完成有名无实的“拍照打卡”。另一方面,家长不要“大包大揽”,给孩子养成“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习惯。不妨让孩子“沾沾灰”“闻闻土”。体验过耕作之苦,自然珍惜盘中之餐;感受过打磨之累,必然尊重匠心之作;经历过志愿服务,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如此,劳动教育才会在孩子成长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开花结果。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学习心得体会 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7篇 202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011年解读)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