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印象·苏东坡——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成长(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一提起东坡,我们往往描绘出的都是一个淡然自若的身影,而你可曾记得,他也曾是个踌躇满志,激进而又执着的青年,这般成熟与蜕变,皆来自于他在人生坎坷之路上从未停下成长的步伐。
犹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苏轼,数年苦读,一举中的,自此他踏入官场,准备大展拳脚、实现报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朝廷上表面光鲜,实则波诡云谲,党争不断。不愿参与撕斗的苏轼心灰意冷,自请外放于杭州。未及他将杭州美景一一赏玩,一道金令将他急召回了京城,乌台诗案发。
重回京城,迎接苏轼的不是官民的夹道欢迎,而是性命之虞,牢狱之灾。枯坐牢中,暗无天日,他无从知晓事情的经过,只听着台外鸦声,等待结局的降临——生存,或是死亡。身处泥淖中的他陷入沉思,这个执着的青年被黑暗的政治和复杂的人性拖进了痛苦的思索,有迷茫,有不甘,但他终于明白官场的险恶,伴着他痛苦的明悟,他等来了案件的结果——发配黄州。
一路颠簸,及至黄州,苏轼虽心有不满,留下“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诗句,但仍安住当下,满怀希望。同时开始对自己及人生展开思考,留下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哲理名句,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旷达。
许是天不愿埋没英才,新王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复官回京,这个已历经过人生大起大落的男人,满心以为自己仍可以为国为民发光发热,但现实又一次让他失望,朝内党争依旧,夹在新旧两党之间的苏轼不愿虚与委蛇,求权攀附,终是又一次远离京城,外调惠州。
此时远赴惠州的苏轼心境已与先前大不相同。他建房耕地,勤政爱民,抛却朝堂的嘈杂之声,他发掘着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惠州荒僻,人烟稀少,更无京城中许多可吃可玩的东西,但苏轼却能随遇而安,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竟比住在京城还要自在!此时的苏轼已然找到了自我,悦纳了生活。
甚至是当他再一次被贬,孤身一人前往海南。儋州地处偏远,瘴气遍布,民智未开,而他再也没有了抱怨,管理政治,教导百姓。在儋州的日子,苏轼真正地把自己沉了下来,整天与百姓待在一起。他了解人民的生活,并为之牵肠挂肚,写下诗篇,成为“农民百姓的诗人”。简单朴素的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的惊涛都沉入他心底的深潭,无论生活多么精彩又或多么坎坷,经历过之后,你会发现一切的一切不过“仅此而已”。“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心安处是吾乡”、“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一句句诗词堆叠出的是世上唯一的最后的苏东坡。
东坡之一生,远离家乡,四处奔波,壮志未酬,屡遭贬谪,但这一生的经历对东坡来说不仅是经历,更是成长的过程。他在碰壁中探问自我,在困顿中探索生活,他用了一生的时间学会成长,学会做人,他用一生的时间让自己成为自己,成为苏东坡。
推荐访问:苏东坡 印象 人生旅途 印象·苏东坡——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成长 印象·苏东坡——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成长 苏东坡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