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9篇(全文完整)

2022年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9篇(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 2022-12-23 17:5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9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9篇(全文完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9篇《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平移》的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

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 直线运动 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复习掌握平移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P87做一做

四、总结

平移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的: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平移前后的坐标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图形平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什么叫平移?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2、平移有什么性质?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中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问:一个点平移后的坐标会发生变化吗?

二、新授

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a(-2,-3)

1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 a1的坐标是什么?

2将点a(-2,-3)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 a2的坐标是什么?

2、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简称:横移纵不变,纵移横不变。

3、问: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5,3),b(-3,0)。将线段ab两个端点的横坐标都加上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 、 b1 , 连接a1 、b1 ,所得线段与原线段的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4、例题: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各点,所得三角形a1 b1 c1与三角形a b 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 、b2 、c2 ,依次连接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5、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 )平移 a个单位长度。6、思考:如果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这时图形在哪儿?把它画出来!(有几种平移方法)

7、p53t1:图中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分别写出它们的坐标。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分别写出这三架飞机新位置的坐标。

8、课内练习:

1、p53练习;

2、口答:p53习题t2、3、4、6。

9、小结: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 )平移 a个单位长度。10、作业:p55t7、8

平移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讨论导入新课

观察下面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激趣展示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这6附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你能把他们分成两类吗?

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转风车,推箱子,指针在转动。

课件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学生观察。

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生: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2、认一认

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就是平移。

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就是旋转。

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3、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

生: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用拖把拖地都是平移。

生:旋转门,抽奖转盘,车轮子都是旋转。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练一练”的2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平移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

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 直线运动 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P87做一做

四、总结

《平移》的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平移与平行》。本课是第二单元《线与角》的第2课时。该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以及平移与旋转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期,情绪及心理素质不稳定,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以及合作创造的能力不强,但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课文第18页的内容即19页的“折一折”、“说一说”)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2、借助实际情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幻灯设备)水彩笔 长方形纸 方格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互相平行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汽车开过后的车轮印吗?那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看看,大家愿意吗?(课件出示机灵狗开汽车遇到红灯停了)

师:车怎么停了生:因为遇到红灯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红灯停绿灯行)(车继续前行)

师:这是两条汽车行驶后留下的车轮印,你能说说是怎样的吗?

生:两条直线。

师:想一想,如果一直像这样,笔直的往前开,车轮印会怎样?谁能用这样的手势表示出来?

师:为什么你移动的这么慢,而且这么小心?生:因为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永远相等。

师:那咱们全班一起再来用手势表示一次汽车开过后留下来的车轮印好吗?

师:象这样的两条线或一组线(永不相交的直线)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平行线

板书 :平行线

师:老师这里有几条线你看是平行的吗?(实物投影)

生1:第一组不是,一条是斜的,一条是直的。

生2:如果延长的话他们会相交,所以他们不是平行的。(师用尺子把直线延长,验证结论)

生3:第二组不是平行线。

生4: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是,这是两条直线,如果延长我们就看清楚了,两条直线用不相交,距离相等。

师:他说的对吗,很完整,大家鼓励他一下。(全班一起鼓掌)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汽车开过后的车轮印是平行的,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格子纸和你手中的笔,把笔在格子纸的线条上平移,看看平移前后的两根线条是怎样的?(这一环节安排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观察与分析,引出了平行线。)

生:永不相交,距离相等。

师:像车轮的两条印和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我们把他们叫做互相平行。

师:那怎样的线才是互相平行呢?生:永不相交,距离相等。

生:我认为还要在一个平面内,象这两只笔演示不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但也不是平行的)

师: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板书)师: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平行线,(课件出示) 你还能举例子说说生活中互相平行的线吗?生1:把灯棍看成是直线,他们就是平行的

生2:大屏幕的上下的两个边。

生3:两个墙角所在的直线也是。(强调说清楚“两条边”“一组”“互相平行”)(体现事物的美)(让学生能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平行线进行交流,进一步体会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事物的美)

二、找平行线

师: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象棋盘,五线谱,房子)

师:在象棋盘中你找到了哪几组平行线?谁来指给大家看一看。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引导发现:在棋盘中横着的都是互相平行的,竖着的也是,这两组斜的也是)

师: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哪些的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先同桌讨论,再汇报)(注意线段的读法)

3、既然我们知道了平行线,那现在考考你的眼力。(课件) 注意( )(强调延长)

三、画平行线

师:生活中有了平行线,变得更加美丽了,你会画平行线吗?翻开书本自学画平行线的方法,你可以边看边画。(学生动手画)

师:你觉得画平行线最应该注意什么地方?(三角板的直角板靠紧,按住直尺)(边总结注意点,教师边在黑板上示范)

会画了吗?下课后,画一组平行线。(通过前面的移一移,找一找,这时的孩子们对平行已建立了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利用自己对平行线的认识,去创造平行线,让知识在操作、比较中内化,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折平行线

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接下来我们来继续学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折纸游戏。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根据这两条折痕你发现了什么?(重点交流延长后交叠还是平行,再次强调互相平行)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你们的折纸情况。

生1:我的折法是这样的(见图1),我发现折出来的两条折痕交叠在一起。

生2:我折出来的折痕没有交叠在一起(见图2)。

师:如果把这两条折痕延长的话,这两条折痕会交叠在一起吗?

生2:肯定会交叠在一起。因为这两条折痕是斜的,所以延长后它们就会交叠。师: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生3:我折出来的两条折痕就是延长也不会交叠在一起(见图3)。师:这个同学的折法很特殊,如果把这两条折痕延长,会交叠在一起吗?

生:不会。

师:那么这两条折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师:下面我们能不能用纸再折出两条互相平行的折痕呢?(学生再次开始折纸。)

师:谁来介绍你的折法。

生4:我的折法是竖着折的(见图4),这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生5:我的折法是斜着折的(见图5),这两条折痕也是互相平行的。(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折法。)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折两条平行的折痕的方法,那么你能验证它们一定是互相平行的吗?

生:可以用铅笔一点点移,就能发现是否互相平行。

师:这个办法好,但在移的时候注意铅笔不能偏离方向。

生:我有一个办法,在纸上画小方格,然后再数一数小方格就会发现它们是否互相平行。

生1:我有一个更方便的办法,只要量一量两条折痕的长度,如果一样长,那么它们也是互相平行的。

师2:看上去这是一个好办法,对所有的情形都适合吗?……

师:同学们介绍了很多验证的方法,下面请你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来验证,然后再进行交流。(折一折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与平行(补充课题)

(1)你有没有什么收获?

(2)你还想了解哪些和线有关的知识呢?

平移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3)透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潜力和动手操作潜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透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

方格纸,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电扇的运动。

师:看看图上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它们运动时的样貌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样貌给它们分分类?

你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这么分?

师:你们说得真好!像缆车和升降电梯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而像电扇和风车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旋转。(板书课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师:这天这节课来了一个新伙伴,你们欢迎吗?你们想不想跟小熊一齐去游乐场看看?

师:你能从下方的游乐项目中找出平移运动的吗?小熊最喜欢玩旋转类的游戏了,你愿意帮它挑出来吗?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师:你们看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咱们一齐跟小熊做个游戏愿意吗?游戏之前让咱们一齐先来看看游戏推荐吧!

(课件演示游戏推荐)

(学生进行活动)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小熊做的是什么运动?

4.小结:刚才我们透过游戏对平移与旋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呀?

二、探究体验

1.学生动手移一移,说一说。(学生拿出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

师:请你将小房子卡片从原先的位置向上平移3格。(学生动手移一移)

你是怎样移的?两个同学一块儿说说。

请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4格。

互相出题移一移,说一说。

出示课件: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移的?向哪儿平移几格?

师:你们真棒!透过动手动脑,学会了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了。

2。演示课件:快看,小火车带着小熊和小朋友来了!

运动过程中提问:小火车做的是什么运动?

(运动停止后,呈现两人都说自我经过的路长)

学生讨论:到底谁经过的路长呢?

师小结:小熊和小朋友无论站在车的什么位置,经过的路都一样长。

三、巩固练习

1.做小篇子,实物投影订正。

2.小篇子:几号小鱼能透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请你把它涂成红色。

3.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

四、布置作业

到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下节课向大家汇报。

【设计说明】

首先,就教学目标的定位来说,平移和旋转就应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料;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而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就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和创造。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就应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只是不明白这两个专门术语。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也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就能够了。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透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动手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贴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贴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其次,科学的教学策略是到达教学目标的手段。在本节课中,我以多元智慧理论作指导,在课堂情境上,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与旋转,进而又透过

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透过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小房子平移的格数,实际上是让学生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另一方面,学生在做小鱼图的练习中不仅仅用到了平移的知识,还用到了旋转的知识,这两个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呈现,又很贴合实际状况,在比较中进一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课的最后,我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都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化,即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这也是当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念的体现。

平移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8~p20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实物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渗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难点: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中的双杠,在我们漂亮的操场上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吗?

师:知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吗?

师:现在老师把双杠上面的两根杠子画下来,你们看其实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线?

师:现在你们看看这两条线之间的宽度一样吗?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还要考考孩子们的想象力,请你们闭上眼睛,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直线无限延长,穿过了我们的教学楼,穿过了武侯大道,它们能相交吗?

有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宽度一样,而且延长后又永远不相交的,像这样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它们是平行线。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那么如何去判断哪些直线是平行线呢?它有什么特点呢?那就要靠孩子们仔细的观察、思考去寻找答案了。

出示格子图 移铅笔

①感知特征

请孩子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现在我将这支铅笔放在格子图上,用颜色笔把铅笔的位置标注出来,然后把铅笔向右移动3格,看看现在铅笔位置和原来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向右移动了3格)我们也用颜色笔把铅笔现在的位置标注出来。刚才这过程其实这就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移。那我们到底怎样从平移中得到直线间的平行关系呢?(板书:平移与平行)我们接着来研究。

现在我们在铅笔原来的位置上找3个点,这个点平移了3格,这个点也平移了3格,那么这个点呢?(师分别指着3个点),也就是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怎么样?(一样、相等)宽度一样,我们换个词就说它们的距离相等。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它们向上或向下延长,会相交吗?(不会)。所以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永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一条直线能不能说平行呢?(生:不能)

②感知一组平行线

两条直线能互相平行,那么3条、4条或更多直线能不能互相平行呢?现在我们再来移一移铅笔。那我们把铅笔再向右平移两格(教师操作:把铅笔放在第二根线上移动,并用颜色笔标注出来)。它和第二条线相隔了几格?(2格)每个点都相差了2格就说明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延长后会相交吗?那说明它们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条直线和第一条直线相隔了几格?(5格)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吗?为什么?(距离相等、永不相交)

归纳:第一条直线既和第二条直线平行,又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就说明这三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我们就把它们称为一组平行线。

③感知平行线与直线的长短无关

其实我们要判断平行线,首先看看是否是直线,然后看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果它们的距离相等了,也就是永远不会相交了,这就是平行线的3个特征。

刚才我们移动铅笔画出来的直线是一样长的。如果我们画出来的直线不一样长又能否平行呢?我们再来移一移铅笔,(拿出准备好的半截铅笔,移动铅笔时故意弄断。)向右移动2格后用颜色笔标注出来。现在我们来看这条线能否和其它的直线平行呢?首先我们来看它是不是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吗?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既然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了,说明它也是和它们互相平行的。换句话说:两条直线或几条直线是否平行与直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没有)

④感知不同方向的平行线

刚才我们看到的平行线都是什么方向的?(竖着的)如果我们把铅笔换个方向去平移呢?想一想它移动后位置上的直线与原来位置的直线是否平行?(师演示水平方向向上移动。)再往下移动呢?那这组直线平行吗?

如果把铅笔再换个方向呢?(师演示向右倾斜移动和向左倾斜移动)

小结:你们看,它们不管在哪个方向,只要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它们就互相平行。也就是说:同一个方向任意几条距离相等的直线,它们都是互相平行的。

三、画平行线

①虽然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但是想把它画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没有关系,有老师在,你就不用怕了。先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师演示画的过程)归纳出画平行线的要领:

1、定

2、靠

3、移

4 画。

②学生动手画,师巡视对学困生作辅导。

四、巩固应用。

1、试一试第1题

①孩子们会找平行线了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请打开书第18页刊第1题。请仔细阅读后找出这幅图中有几组平行线,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②展示交流。

2、试一试第2题

出示小鱼图

①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仔细观察小鱼平移了几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哪些线是互相平行的?(学生指出来。)

②再请孩子们看小鱼眼睛移动前和移动后是否平行呢?(不平行)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是直线,而平行线的前提是必须是直线,而眼睛是曲线,所以它们不是平行线。)

3、折一折

①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也知道了它的特征,你想亲自来折一折平行线吗?那请动手吧!折好后请你用水彩笔描出来。

②展示交流。

4、说一说

①下面我要考考你们的观察力,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哪些是平行线?

生寻找汇报

②我们再来看一看书上19页。说一说哪些是平行线。

平移教学设计 篇八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最后一节。平移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本套教材引进的第一个图形变换。因此有两个作用:

(1)作为平行线的推广作用。

(2 ) 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章中只是初步的认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

《课程标准》对平移变换的要求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平移的性质,利用性质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因此“平移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要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必须具有图形平移的生活常识,线段相等及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储备,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能力。目前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以上能力基本达到,但学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偏弱,故本节课的难点为“平移性质的探索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技能 :了解平移的特征,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体验图形平移过程中的乐趣,感受数学活动中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与探究的热情。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与生活联系很密切,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多个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象作为切入点,目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按照“活动—发现—应用—感悟”的模式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归纳来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从实例中概括出平移的定义,通过自主探索中得出平移的性质。将其应用于实践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我的课堂结构设计为:创设情景——探索新知——拓展应用——反思小结——作业布置。

四、教学媒体设计

通过插入视频和有动感的画面,并借助几何画板,充分展示图像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福州泛船浦神父楼实现整体平移的视频,导入课题——平移。这样既交代本节课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又为本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

(2)师生互动 探索新知

用电脑演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画面和利用数学画板的平移功能,通过思考和探索得出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平移作图的步骤。

(3)巩固训练 熟练技能

通过习题的训练,加强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感受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

(4)回顾反思 升华提高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及参与程度让学生不仅重视探索的结果,更应重视探索的过程。

六、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中关注学生对平移定义、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在探索平移性质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中的情境,使原有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主动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

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

课本P1的例题和P2页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移动方法,体会平移的特点。

难点:

掌握两次连续平移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条热带鱼,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条热带鱼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小结。

⑴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⑵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例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是怎样运动的?(向右平移)

2、问:它们的运动有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平移的方法,数一数,看它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

3、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4、小组交流。

5、反馈汇报。

小船图向右平移9格。

金鱼图向右平移7格。

三、做试一试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学生尝试作图。

要求:先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⑵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⑶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四、做练一练

五、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事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图形的平移

对应点或对应线段平移

中间图形用虚线,箭头表示平移方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9篇《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推荐访问:平移 教学设计 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平移》教学设计9篇 《平移》的教学设计 《平移》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