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中国***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优秀范文】

在中国***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 2022-05-31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中国***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优秀范文】

 

锐意改革创新  全面转型提升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南京市栖霞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南京市栖霞区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狠抓落实,转型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而努力奋斗!

 

一、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区第九次******以来的五年,是栖霞历史上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埋头苦干,拼搏奋进、勇于争先,圆满完成了区第九次******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打赢了经济转型、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等多场攻坚战,连续三年在市对区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谱写了栖霞科学发展新篇章。

这是加快产业转型、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上项目、扩投资、调结构、优质量同步推进,经济总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人才科技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5.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亿元,年均增长15%;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亿元,G108等项目顺利投产,德科码半导体、蔚来汽车、28所、万达茂等重大项目落户。坚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光电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软件、新能源等“三大三新”科技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康尼机电等13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抢占“互联网+”发展先机,微软、谷歌、腾讯、游族、沪江等国内外互联网知名企业投资落户,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新港高新园纳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范围;与高校院所共建一批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大学生创业综合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建成科创载体面积400万平方米,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家,建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相衔接的创新孵化链。实施“创业栖霞”人才计划,完善人才住房、医疗等服务,五年累计引进国家和省市级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近700人,人才企业初创成活率达8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三次蝉联“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区”。重视发展开放型经济,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达34.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73.5亿美元,龙潭综保区封关运行并成为发展新引擎;开发区大力推进“新港提升、东区开发”,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前10强。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这是勇于探索实践、改革创新亮点纷呈的五年。我们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加强深化改革的领导,由点及面,先试后推,使改革创新成为发展的有效保障和强大动力。多次组织赴沪浙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学习,制定追赶目标,优化发展思路。坚持三区融合发展,实施并优化开发区托管街道体制改革,推动大学城向科技城全面转型,有力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仙林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在全国形成鲜明特色,全区全面构建网格化社会治理责任网。推广尧化街道全科政务服务模式,推进区街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府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突出属地化、市场化、标准化导向,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改革市级试点。开全国先河实施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将千余项检查权集中下放到街道,有效解决执法效能问题。实行权力清单制,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128项。组建市场监管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工商、税务、质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促进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实施企业“多证联办”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审批平均办结时间压缩30%以上。深化国资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力推进街道“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社区减负工作。开展创新项目评选,不断激发基层改革创新热情。

这是推动绿色发展、城市布局全面优化的五年。我们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一副三新”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城市化率达83%。仙林地区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迈燕、尧化、马群等地区老城改造取得重大进展,龙潭片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开发区新港建成区按照城市标准实施全域环境改造和配套功能提升,液晶谷、紫金新港、综保区等主体功能板块展示新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新燕尧路、言和路、马高路等一批城市道路,以及区人防指挥所等基础工程。围绕迎亚青会、青奥会,强力推进“动迁拆违治乱整破”行动,累计动迁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拆违面积近200万平方米,100多个老旧小区完成出新改造。疏堵结合开展仙林、尧化地区交通环境整治,平稳消除了存在多年的黑车、“三小车”顽症。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城管年度考评由主城区末位跃升前列,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仙林街道连续62个月位居全市街道城管考核第一。在全市率先出台星级评比等系列措施加强物业管理,实现各类小区物管全覆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连续4年开展“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关停各类企业500余家。狠抓生态环境修复和提升,排水达标区建设、黑臭河道治理、沿江砂场整治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规模工业原煤消耗减控217万吨。统筹城乡发展,八卦洲现代农业科技园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科技园,打造了龙潭“水一方”、西岗“桦墅”等美丽乡村,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称号,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成区街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持续加大水利投入,完成长江干堤提升等工程建设,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

这是提升民生质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五年。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每年实施20项惠民工程,促进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201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1.71倍和1.65倍。引进名校资源,大力培育名师,组建七大教育发展共同体,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新实施“院府合作”、“校府联动”,省人民医院与区医院共建,中医、康复等特色优质医疗服务全面进社区,仙林鼓楼医院建成运营。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推行“医养结合”,被评为首批“全国社区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示范城区”。创新社会治理,编制网格化、全科政务等工作市级、省级标准,幸福都市综合测评稳居全市前列,成功申报“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做好保障房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五年累计建成保障房近400万平方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人数名列全市前茅,获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等荣誉。文明创建长效常态开展,文明指数测评连续5年位居全市前列,仙林街道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社区志愿服务模范街道”称号。全面启动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文化载体建设,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建成区全民健身和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特色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宗、台侨、计生、红会、残联、档案、史志等工作实现新发展。

这是深化平安创建、民主法治走向深入的五年。我们出台系列文件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公开,强化监督刚性和监督实效。支持区政协创新基层协商民主方式,围绕重大议题积极开展“微协商”,提高协商针对性、有效性。精心组织法治“八件实事”等活动,被评为全国“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推进公正司法,支持建立“主审法官”审判团队,探索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开展校地统战共建“一校一品”活动,“千企帮千户牵手行动”惠及2000多户困难家庭。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进行部署,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和活动阵地建设。提高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区“八连冠”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六轮“春风化雨”握手行动,有效推动了信访积案的化解。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了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等关键时期社会大局稳定,全区公众安全感跃居主城区前列。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仙林街道成功创建“国际安全社区”,4个街道创成“全国安全社区”。

这是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我们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首位,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区委中心组认真组织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从严治党,抓好***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规定的贯彻执行,完成办公用房清理规范等专项治理。围绕中心强化宣传工作,加强舆情引导,壮大主流声音。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规范选人用人流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四个一线”培养锻炼。以规范化、品牌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仙林街道工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实施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评议制度,推动相对后进基层党组织转化提升。以经济薄弱村结对帮促为抓手,连续开展两轮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被评为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先进区。成立区委“两新”工委,开发区工委探索形成非公党组织书记“五个一”规范化管理等特色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各项纪律规定要求的学习落实。完成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依法行政、“三重一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惩治腐败,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党风政风明显改善。

回首这五年,用一句话概括人们的感受,就是栖霞变得更强了、更美了,作为栖霞人更加自豪了。这是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和团体、驻区部队、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栖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这几年,在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之所以有些工作甚至是原先基础薄弱、长期落后的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争得了先进,打了翻身仗,关键得益于广大干部群众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我们在全市较早地启动了化工整治、旧城改造、小区出新,探索了网格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社会治理和全科政务服务模式,奠定了率先的基础;我们始终抓住项目建设和投资不放松,强力推进科创载体建设,加快转型升级,巩固了发展的后劲;我们以铁的手腕加强城市管理,开展交通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城市的嬗变。实践证明,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甘落后、不畏艰难的那股气、保持立志率先、敢为人先的那股劲,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努力使各项事业继续走在前列。

必须牢牢巩固融合发展的优势。栖霞资源丰富、要素集聚,拥有开发区体制优势、大学城科教优势、行政区空间优势,具备全域开发、全面发展的良好条件,必须走区域融合发展之路。过去五年,我们通过实行开发区托管街道,迅速做大了经济总量、加速了远郊地区发展;我们通过建设仙林科技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教竞争优势;我们通过整合行政区自然资源和管理服务,为开发区和大学城拓展发展空间、推进产城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证明,三区融合形成的“1+1+1>3”的效益,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区域融合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倒退。三区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片土地上,必须始终增强融合意识、大局意识,坚持“一个领导核心不动摇、一个利益主体不偏倚、一张规划蓝图不折腾”,更大力度地释放融合发展的正能量。

必须继续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发展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改革创新的地区。这也是我们这几年逆势而上的法宝。我们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助推器”,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各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鼓励基层创新、尊重基层创新、推广基层创新,使基层放手试、大胆闯,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抢抓创新驱动发展机遇,见事早、行动快,舍得把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政策用在引进重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上,实现了后来居上、追赶超越。实践证明,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为建设新栖霞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必须始终坚定造福百姓的追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补短板,实行借外力、强内功,扩投入、引人才一起抓、同步走,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了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使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着力保平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重拳抓好安全生产,强力推进“平安栖霞”建设,使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着力转作风,广泛开展“千名干部联系万户居民”、“春风化雨”握手行动等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的认同感与日俱增。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执政为民、造福百姓,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使党心民心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使我们党的事业强基固本、继续前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维持高位平稳增长的压力逐步凸显,外延式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天花板”,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创新驱动的爆发力尚未形成;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总体还比较粗放,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平安建设的基础仍不牢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有待向更加精细化、智慧化迈进;开发区、各类平台的发展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环境、教育、医疗、养老、增收、社会保障、物业管理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工作,距离快速增长的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学习能力与转型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为官不为、顶风违纪、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艰巨。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强富美高”建设踏上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栖霞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环顾全球,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突破,世界经济将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放眼全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十三五”期间将确保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审视全省和全市,江苏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在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定位为特大城市,同时国家级江北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南京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委提出要抓住机遇发展“五型经济”、建设“四个城市”、成为“四个中心”。这些形势和目标,为栖霞今后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我们要准确把握大势,找准定位,乘势而上。

今后五年我们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栖霞,必须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路径,以全面转型提升为目标。经过五年的拼搏,栖霞的发展基础得到了明显加强,一些发展战略也处于省内领先地位,但对照上海浦东、浙江杭州等先进地区,无论是改革的力度,还是开放的广度,都有较大差距,未来栖霞的发展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深化改革,自我革新,扩大开放,敢闯敢试,以更大的智慧、更大的勇气趟过改革深水区,以改革开放的领先实现科学发展的率先。经过五年的拼搏,栖霞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快提升,但对照国内外先进地区,比如硅谷、中关村等地,只能算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多的文章要做,我们必须更好地整合高校、产业、空间资源,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打造全域创新型城市,尽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能。经过五年的拼搏,栖霞的发展方式得到了很大转变,但对照新经济发展的迅猛趋势和发达地区的新理念新成就,“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形势更加逼人,全面转型之路还很漫长,未来五年仍然是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关键期,我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城市、民生等工作全面实现转型提升,努力使发展更有质量和效益。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南京副城、光电智谷、江海枢纽、科教强区、幸福家园的目标定位,锐意改革创新,全面转型提升,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群众富裕程度、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全面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栖霞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预期性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20年末突破1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到2020年末突破138亿元;提前实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关于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必须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务实的态度、实干的精神抓好落实。与此同时,要围绕五大目标定位,进一步突出新理念、探索新实践:

南京副城建设要突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推进产城融合、海绵城市等创新实践,防止出现“有产无城”、“有城无产”以及“大城市病”等发展困境,努力建设精致、人文、生态、特色的现代城市。以现有平台为主体,全力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展示栖霞城市新高度、新形象。坚持重拳治污减排和重金修复生态并举,还栖霞绿水青山本色,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光电智谷建设要突出“创新驱动、高端高质”。围绕“主导产业要稳,新兴产业要强”的总体思路,形成创新驱动新引擎,进一步做大做强“三大三新”科技产业。光电显示等主导产业,要紧跟新趋势、融入新技术、上好新项目,在产业持续更新中实现规模和效益稳中求进。新兴产业发展要形成政策、人才、服务等综合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和尖端项目,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规模化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江海枢纽建设要突出“改革引领、扩大开放”。以枢纽型经济发展为先锋和突破,一手抓综保区复制自贸区政策、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的探索,一手抓以枢纽之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用改革开放撑起“有形”、“无形”两种空间、两种优势。发挥枢纽型经济产业链长、关联性强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等直接关联产业、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依附产业、服务贸易和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衍生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科教强区建设要突出“人才为先、协同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从再造仙林大学城创新功能、再塑新港高新园创新平台入手,探索全空间、全功能、全产业和全模式创新的现实路径,打造学城融合、创城融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全域创新型城市体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在创新创业和基础教育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激励、引进、使用的机制,推动栖霞从人才大区、科教大区向人才强区、科教强区转变。幸福家园建设要突出“品质提升、共建共享”。以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是否持续提升,作为评判我们工作好不好的标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增强群众获得感来优化产业、提升城市、营造文化、改善民生,创造更高水平的生活品质。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的幸福感既来自对发展成果的“共享”,又来自对发展进程亲身参与的“共建”,提高社会建设的平衡性和包容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谱写“强富美高”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要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统筹谋划,狠抓落实,锐意改革创新,全面转型提升。

(一)以全域创新构筑经济转型新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

全力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稳增长仍是今后五年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刻绷紧防止经济下行这根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多渠道全方位扩大有效投资,力争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000亿元。突出招大引强,拿出真招实招硬招,集中优势兵力,形成政策导向,在产业、平台招商中重点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和重大项目,在全区再集聚一批行业领军型、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高度重视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产能调整带来的风险。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创新诉求化解、网络平台、提优提质等服务机制。用好存量和新建楼宇资源,大力引进总部企业,提高楼宇入驻率、税收贡献率,形成一批税收“亿元楼”,实现“立体发展”。

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通过改革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坚持产城融合、文旅融合,高标准、高起点做好紫东“创意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引进民间投资,集聚高端要素;精心打造仙林中心商务区、栖霞商务区等商务商贸集聚区,优化迈燕、尧化、马群等地区服务业功能配套,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信息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巩固“三大三新”产业优势,保持工业发展稳中有进,重点打造产值超过2800亿元的世界一流光电显示产业基地,构建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做大生命科技、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深入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将栖霞打造成跨界融合发展活跃、分享经济发展快速的互联网经济新高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开放型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八卦洲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岗“桦墅”、龙潭“水一方”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水平,形成特色魅力,放大综合效益。

全力打造科技人才高地。要突出仙林科技城和新港高新园两大创新载体和资源优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集聚创业者、风投资本、孵化器等各类创新要素,并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下大力气补链、强链、延链,形成创新驱动“聚能环”。积极打造开放式创新空间体系,加快推进金港科创园、生命科技园等创新载体的空间整合与服务功能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共建一批众创空间、创新街区、创业楼宇,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型特色小镇,构建层次分明、互补衔接、活力强劲的创新圈层。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支持驻区高校建设国内外一流大学,推动并率先承接高校公共科技平台对外共享,推动并率先共建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重点推进南京大学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先进激光研究院等载体建设。推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相关园区,以国际化视野推动创业创新载体向高效运行转变,增强园区经济贡献率。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引进检验检测等机构,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尤其要大力引进创投、风投、天使投资等机构,优化创新土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实施“创业栖霞”人才发展计划,放眼全球营造开放式引才环境,保持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领先优势,吸引国际性领军人才落户。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加速产业链上人才集聚,实现“产业链”和“人才链”联动提升。优化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创业服务业,完善区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功能,打造“人才企业绩效评估”、“创业训练营”、“创业服务联盟”等品牌,为人才项目提供专业精准的创业服务,提升人才企业贡献率。

(二)以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聚焦重点难点,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更高标准全面深化改革。结合栖霞实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放在补齐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等短板上,精准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化综合执法、全科政务等改革试点,通过“网格化+”、“信息化+”、“标准化+”、“市场化+”等方式,再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栖霞改革品牌。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审批清单制度,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社会服务、城市治理、治安管理等多网融合、一体化运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等改革,深化“营改增”等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园区资产管理市场化改革,优化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城乡水务、交通一体化改革,搭建水环境治理融资平台,提高政府运行效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更高水平建设开发区。未来五年是开发区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持续优化开发区托管街道体制,进一步聚焦经济发展主业;抓好海港枢纽经济区建设,基本形成江海转运和公铁水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龙潭综保区要率先复制上海等自贸区投资、贸易、金融和综合监管等改革举措,打造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区;以新港高新园为核心,加快科创载体建设,推广股权激励等科技创新改革机制,更好地集聚国际一流高端人才、高端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走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前列。要坚持产城融合、提升功能,在新港、栖霞、龙潭三大片区建设上,以服务经济为重点完善产业、生活和服务功能,以疏港大道快速化改造、地铁建设等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便利性,增强开发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人口集聚能力。要坚持稳步转型,守住底线,既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也要守住工业的产值规模、GDP占比、生态建设等底线,防止产业空心化;聚焦重大项目、大企业,提升优势产业聚集度,到“十三五”末集聚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

更高层次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大外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机构引进力度,力争今后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30亿美元。优化外贸出口结构,积极推动本土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支持企业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外贸平稳增长。主动对接江北新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三区招商资源,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利益分成等机制,打通孵化毕业企业、优质成长型企业区域内迁移发展的环节,形成产业生态循环。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力争各类交易市场挂牌上市企业突破50家。

(三)以生态宜居铸就城市发展新品质。贯彻落实***和省市关于城市工作的部署,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坚持以片区改造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城市化率达86%以上。仙林副城要进一步提升建成区47平方公里功能,为商务办公及群众文化、健身、休闲等提供便利,打造“创业天堂、文化绿洲、宜居家园”;以高标准、新理念规划建设地铁小镇西岗片区,加快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五年努力使新城初步成型。新尧新城要加快工业布局调整,优化商业、科技等服务配套,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迈燕片区要加大老城改造力度,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棚户区改造任务,打造集商业贸易、文化休闲等业态于一体的滨江新城。马群片区要抢抓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中心建设机遇,完成老城改造,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南京东部宜居宜业区。栖霞片区要推进金陵石化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围绕佛教文化、旅游休闲资源开发,打造全国重要的佛教文化展示区、旅游度假休闲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龙潭片区要拓展临港工业和商贸物流功能,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以港口衍生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兴港城。八卦洲片区要以举办农业嘉年华活动为契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打造全市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安排城建项目,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基础条件。加快实施312国道、疏港大道快速化改造、尧红路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与主城和远郊联通的交通系统,提升道路快速通达能力。配合实施地铁1号线北延、4号线、6号线、7号线等工程建设,同步完善城市交通一体化换乘系统,促进公交、自行车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实施海绵城市系统,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空间开发。不断完善停车、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栖霞”。推进姚坊门遗址公园、寅春路湿地公园等一批特色景观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生态型城市。加快推动城乡公用设施广覆盖,提高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环卫配套设施。实施通江河道和长江干堤企业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对城市易淹易涝地区加强整治,通过透水蓄水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坚持规划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多规融合”。栖霞山水秀美,历史厚重,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彰显文化内涵,优化城市设计,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建设看得见历史、看得见文化、记得住“乡愁”、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要积极推行装配化施工、绿色建筑等现代建筑形式,以“工匠”精神多出建筑精品。强化城市管理,推进综合执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和城市品质提升等专项行动,提升城市文明,增强城市特色。鼓励企业和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栖霞的经济生态更高效、环境生态更优美。严格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黑臭河道整治,确保整治完一条、管养好一条;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力整治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等污染源,力争到2020年末,全区原煤消耗比“十二五”末减少30万吨以上;强化土壤环境综合监管,高标准实施污染土壤修复。推进“绿色栖霞”建设,确保全区林木覆盖率稳定在30%以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创建绿色环保企业、生态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提升产业节地、节能、集约发展水平。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培育低碳消费方式。

(四)以优质善治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扎实办好各项惠民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提升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中大学以上人员占比55%以上。把实施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全面达小康的重中之重,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万元的低收入人群、村集体稳定收入不足1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为重点,开展新一轮帮扶行动,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

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紧扣全省教育现代化核心指标,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全面发展,规划新建56所幼儿园、中小学,继续引进省内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大力引进名优骨干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做强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推动栖霞教育发展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深化“院府合作”、“校府联动”,与省市知名医院提升合作,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家庭医生和电子健康档案全覆盖,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按照“医、养、教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思路,发挥欧葆庭、东方颐年等养老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标准化连锁式运营,发展养老地产,形成基本、中档、高端并存的养老供给。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房建设,优化保障房社区服务管理。全面提升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保障水平,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好档案、史志等工作。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以“三化融合、多元善治”为引领,开展政社互动,实施“社群治理”,加强校地协同,调动群众参与,打造精准化社会治理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多元需求。大力开展“社区营造”,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标准化,构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同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健全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阳光信访和信访法治化建设。强化公共安全,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监管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食品药品监管体系、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推动全区所有街道创成全国安全社区。

(五)以文明繁荣形成现代文化新特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24字基本内容根植于社会道德生态、融入于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从群众切身需求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和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和舆论工作的主导权,进一步讲好“栖霞故事”,传播好栖霞声音,选树好“感动栖霞年度人物”,扩大栖霞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加强主题文体活动、精品文艺创作等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充分挖掘金陵折扇、龙潭金箔等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做大文化产业规模,推动紫东国际创意园等文创园区发展,培育一批有梦想的文化创客,做强一批引领性的文化企业。加快推进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仙林万达茂、仙林荔枝广场、开发区大型文旅项目等龙头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六)以团结和谐实现民主法治新发展。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和改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面加强统一战线建设,积极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认真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工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增强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党群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政府行为全程纳入法治轨道。严格公正司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领域改革,进一步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坚强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始终,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永葆******人的政治本色。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完善区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栖霞改革发展实践。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和完善党组织集中学习、党员干部定期培训等制度,使加强学习成为工作常态和精神追求。强化宗旨观念,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推动党员干部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扎根群众的坚实基础。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借力基层党建创新基金的撬动作用,每年发掘和培育一批党建工作品牌并向全区推广。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机制,加大科创园区、商业街区、龙头型企业、枢纽型社会组织等领域“两新”党组织组建力度,加强园区党群人才服务中心、党建云平台和区街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着力构筑党建工作新格局。注重多渠道选拔优秀人才充实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努力使每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都成为发展的领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充分运用新平台、新媒介搭建党建信息化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让各领域的党员都能参与到党组织生活中来,增强党员归属感和身份意识。加大在基层优秀人才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推动各领域党员立足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坚强有力的骨干力量。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树立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和复杂环境锤炼,注重在工作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打造坚强有力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干部谈心谈话、函询诫勉、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树立更加鲜明的“实干”导向,重用那些甘于奉献、能打硬仗、能干成事的干部,坚决调整那些困难面前当逃兵、关键时刻撂挑子、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干部。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带头意识、担当精神,增强闯的魄力、拼的劲头,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栖霞征程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创造出群众齐力称赞的过硬实绩和良好口碑。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持续强化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的监督执纪问责,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紧盯作风领域问题的新情况、新形式和新动向,从根子上加强治理。完善和落实厉行节约、公务接待等制度,建立督查和考评问责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好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使党员干部从优秀家训家规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严格落实《中国******问责条例》,研究制定新常态下干部绩效和作风评价机制,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大对“庸懒散”行为的问责力度,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放在谋发展上,把精力花在抓落实上。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细化责任清单,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加强对《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宣传贯彻,教育引导干部坚持高线、坚守底线,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和纪律观念。借助校地廉政共建联盟平台,深化“红枫廉韵”品牌建设,增强教育实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健全干部监督约束制度,抓平时、常提醒、重预防,从源头上减少腐败问题发生。推动巡察监督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扎牢防腐拒变的制度笼子。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实现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前景美好,任务艰巨。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周围,在市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栖霞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栖霞 南京市 中国 南京市栖霞区人大常委会 南京市栖霞区人大常委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