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的日记》这本书是犹太人安妮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日记,它记载了安妮一家等八在秘密小屋里提心吊胆的生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范本,供大家参考。
《安妮的日记》这本书是犹太人安妮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日记,它记载了安妮一家等八在秘密小屋里提心吊胆的生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1
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
信念、期望、意志、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想要都能够得到。
还有春风、细雨、皎洁的月华、还有灿烂的星辉……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完美风物,都是免费的。包括我在《安妮日记》中读到的——从头至尾,充斥着“爱”、缓缓沁入我的心脾。
文章开头就流露出作者对这本日记的爱。“我要这日记当我的朋友,还要为这位朋友取一个名字,叫吉蒂。”安妮对自我的一本小小的日记如此珍惜,把自我感动的、感触的每一件事情都告诉这位朋友,可见这本日记对于安妮是一位知己、一位无话不谈的知己。
同样地,安妮对他最要好的同学也充斥着爱,她的名字是汉妮莉。文章中有一段的描述异常生动不得不迫使我把它摘抄下来。“我看见她衣服破烂,面容消瘦憔悴。她注视着我、大大的眼睛里带着那样的哀伤和责备、我看出里面的意思,哦安妮,你为什么抛弃我?救救我,救我离开这个地狱!我却救不了她。”那种极度的悲痛的心境凝结在安妮的心里。爱和抛弃使安妮产生了强烈的内疚之情。这种痛苦比热锅上的蚂蚁还要烫,比火山爆发还要剧烈。它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疼痛,可是我们都能理解。仅有心中存爱,才会所以产生无比的痛。
安妮还爱写。写作使她摆脱所有的俗虑、使他的精神鲜活振奋!同大部分人一样安妮以往也抱怨过。哀叹自我不会画画,但她最终意识到自我至少还能写。珍惜自我所拥有的,不要去抱怨别人有而自我没有的东西,因为自我也拥有很多而恰巧是别人所没有的。安妮认识到了这点,她珍惜自我的这一优点,写了好几篇童话。她期望自我有一天能成为作家,对梦想的爱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可是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安妮那样付诸于行动的,不是吗?
安妮还爱自然。她向往蓝天、鸟鸣、月光、正在绽放的花朵。我们可能也爱自然但必须没有她那么深刻。因为仅有失去了、我们才会珍惜。那时安妮住在密室里,要看到蓝天、听到鸟鸣已经成为梦想了,不可能做到,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作为幸福的我们应当珍惜这一权利,溶于大自然的权利。
安妮还爱很多很多,写也写不完。可是从上文已经能够看出安妮的心灵被爱滋润了。她充满了爱。整篇安妮日记无时无刻都散发的浓郁的爱。
安妮日记使我们懂得很多很多,体会到了人间无处不在的爱。让我们打开发现爱的眼睛。去看见、去感受、去珍惜那免费而又珍贵的爱。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2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身为犹太人的女主人公——安妮·弗兰克一家为躲避德国纳粹的抓捕,躲进了安妮父亲公司中的一所”秘密小屋”里,与达恩先生一家和牙医杜赛特一齐生活了两年。这八个犹太人聚集在一齐,尽管处在暗无天日的屋内环境、恶劣的人际关系、极度稀缺的生活资源的笼罩下,安妮还是度过了对她来说最乐观向上的两年,也是生命中的最终两年。
书中安妮的许多精神让我为之佩服:她坚强执著,始终相信德国会败,而许许多多犹太人终将作为人加入到人类的大家庭中,与其他人一齐享用平等的权利;她乐观向上,在黑暗的日子里,她一向在给自我加油打气,相信犹太人能够走出不平等歧视,拥有自我的尊严;她善良感性,看到毫不知情的犹太姑娘们成群结队脱光了衣服走进毒气室,会在一旁默默地流泪;她毫不畏惧,在被盖世太保捉去集中营的时候,她将胸脯挺得直直的,似乎在为自我是个犹太人而感到骄傲……而她死去的时候,是十六岁呀!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甚至还未成年,就已经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与经验,这是战争给予每一个受害者的馈赠啊!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黎明的曙光最终像安妮所期望的那样到来,德国纳粹缴械投降了!人们在大地上欢呼雀跃,吹响和平的号角,而在他们兴奋至极的时候,殊不知,有一双稚嫩、纯洁的眼睛正默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的梦想最终实现了!而她,只可是是一个平凡的少女,一个被战争定格在豆蔻华年的女孩。她对生活的毫不畏惧,让她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正如恩斯特·施纳贝尔说的一样:”她的声音被保存下来,这是几百万沉默者中的一声呐喊,虽然这呐喊声是那么脆弱,但它比杀人者的嚎叫声更持久,比这个时代中所有的声音更响亮!”
看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在我对安妮的钦佩之余,我也在思考我自我:毫不畏惧这个词,对我来说好遥远。我的忍耐力不够,碰到一点点小困难,经常就会打退堂鼓;在生活中,我好像每时每刻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自我;在学习中也是,做奥数题的时候,碰到不会解的,经常就会放弃,没有进一步去思考……比起战争中的安妮,我是不是差了太多太多?我要向安妮学习,取长补短,碰到困难迎面向上,毫不畏惧,做一个更好的自我!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3
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的一切鼓励了我。
安妮在1942年6月12日开始写日记,写的是关于他们藏在后屋的生活,我认为她很开朗,可是在1944年8月1日最终一篇日记里她却说:我的灵魂是一分为二的,这一方面具有我那放纵的乐观性情,我的这一面通常埋伏着,等着把我那更美,更纯洁,更深沉的另一面排挤掉。不错,没有人了解安妮的好的一面!
我很喜欢安妮说的这几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只要还有这些,只要还有这阳光,这无云的蓝天,只要我能看到这些,我就不会忧伤!”安妮的这几句话鼓舞了我,她是那么坚强,我很佩服她,在那样的险境里,居然还能那么开朗!我觉得安妮日记比我以前看过的书更具有真实性,因为这本书不是编出来的。
我在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总会把安妮所处的环境和自我比较,犹太人没有自我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安妮是在德国人的歧视下长大的,而我却是和平平等的社会下成长的。平时体育课上跑50×8总是坚持不下来,老跑1分58,别人的最高成绩是1分35,我很羡慕,自从开始看安妮日记,跟安妮的生活状况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欢上学,可因为她是犹太人,之后上不了学,我却还能上学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体育课测试50×8我跑了1分47,我很兴奋,虽然这成绩对于别人来说,很小菜一碟,但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我明白我出了这种成绩,是因为安妮有着的坚强精神,她那种精神打动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4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异常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希特勒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希特勒是如此的残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在此刻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就连美国攻打伊拉克都觉得已经很血腥了。换个角度来说,希特勒的身上充满了暴力,整天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种是不应当存在的这种思想往人的脑子里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希特勒那种思想我真正恨透了。希特勒还把抓来的男人当苦力,那些幸存的苦力出来后就像是骷髅一样,皮包骨头。女人和孩子就把他们杀死后烧掉,用他们的脂肪作肥皂什么的。让人看了都觉的十分震撼。
再来想想我们的此刻,整天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是不是比安妮整天在提心吊胆下过日子好多了呢?我们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学习太累,放假太少,真是"身在福中"啊!
安妮的日记里虽然都写了当时的社会黑暗,但在文字中还是能发现她也是十分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的完美。我十分佩服她,我们需要的就是她的这种精神。生活是完美的,用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获得很欢乐。即使像安妮一样很小就死去了,可是能在欢乐中生活,你必须是个幸福的人。
我佩服安妮,痛恨希特勒,是他扼杀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安妮这样乐观的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完美。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5
女儿今年10岁,最近她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安妮日记》回来读,我没有读过这部作品,只明白他是反映二战题材的,于是问女儿能不能看的懂,女儿说:“看得懂,语言很直白,”没想到女儿看的很入神,都不愿意丢开这本书,于是我像他倡议,既然如此好的书,就写一篇读后感吧!女儿说:“妈妈,你也看看这本书吧!”我说,“好的,我们各写一篇读后感!挂在自我的博客上。”
小安妮确实是个与众不一样的女孩,13岁生日之后,由于纳粹对犹太人的清剿,随着家人开始了躲藏的生活,一开始,躲藏是令人兴奋地,就像是冒险,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的匮乏,精神的紧张,战争的深入,躲藏变得岌岌可危,随时有着被发现的可能,发现也就意味着死亡……
躲藏的时间太久了,小安妮在一天天长大,裙子、鞋子的变小,思维的成熟,感情的丰富,小安妮用她犀利的笔调描述了躲藏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形象,使我们从他们情绪的变化上感受到战争的残忍和无奈……
虽然日记中没有战争的场面,却从一次次的轰炸,电台里的播报中我们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惨烈,和人民在水生火热中的生活。
安妮是伟大的,安妮是真实的,虽然安妮最终也难逃纳粹的魔掌,可是她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其实从日记里,还能够看出,战前的犹太人还是很有生活品质的,不像同一时期的中国人,可能很多东西都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是如今的中国人,也还有很多人没有到达他们当时的生活水准,真的是汗颜啊!
同时我们也要感恩那些保护人,他们的精神境界真的是太崇高了,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是吗?我们的生活中好像少了这样一些崇高的人!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推荐访问:安妮 范本 名著 安妮日记名著读书笔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