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县长在***环保督察组意见反馈会上的讲话,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下面,就做好***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识要再深一层,变警觉为自觉。***环保督察,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既是监督和检查,更是帮助和鞭策。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解决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拔掉一批硬钉子、啃下一批硬骨头,不断提高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要增强政治自觉。*********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落实,坚决把***、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要增强思想自觉。环保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抓都不为过,脚下这片土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保护好xx的绿水青山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职责,要带着对党的忠诚,带着对xx万xx人民的深厚感情,带着对子孙后代沉甸甸的责任,深刻反思,担责履责,坚决保护好xx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三要增强行动自觉。要切实把督察组反馈的意见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改善环境质量的实际成效,扎扎实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如坐针毡的紧迫感、重如泰山的责任感,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把牢环境保护“闸门”,自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整改要再严一格,变触动为行动。要坚持严字当头,逐条对照***环保督察组向xx省反馈的xx个方面xx个问题,主动认领、举一反三,以改促进、以改提升。一要迅速改。按照***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要求,成立整改领导小组,迅速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和任务清单,逐一明确整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整改时限、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责任分工,各责任单位要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整改落实、第一时间报送结果,努力把各项整改工作往前赶、往实做。二要坚决改。对移交的问题线索,严肃对待、一查到底,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处理的坚决处理;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该处分的处分,不回避、不遮掩、不手软,坚持原则,较真碰硬,真正把问题整改好,把群众关切回应好。三要彻底改。对督察组交办的整改事项,群众长期反映、屡查屡犯、久拖不决的问题,要精准查找问题产生的深层根源,深入研究彻底解决的根本措施,根据问题成因对症施策,用务实管用有效的办法,驰而不息抓好整改,做到“条条必整改、件件必落实”。
三、责任要再实一分,变压力为动力。以此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担当,用环保督察的“利剑”守护好xx的绿水青山。一要压实责任。厘清“责任链”,制定“路线图”,各责任领导要不定期开展督察指导,各级各部门要层层落实责任,瞄准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发力,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跟踪典型问题、突出问题整改全过程、全环节。二要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落实,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大问题要及时过问、重要环节要积极协调、重要案件要督查督办,真正把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三要接受监督。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布整改方案、整改进度、整改结果和责任追究情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用群众的真实感受来评价整改成效,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成果共享。
四、落实要再进一步,变时效为长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当前和长远、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把握工作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又坚持生态安全这条底线不松动,在今后的规划、审批和建设中,环评必须作为硬杠杆和第一道“门槛”,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格污染源头防控,筑牢生态安全“绿色长城”,站好保护黄河母亲河的“xx岗哨”。二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计划”,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严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深入推进水污染全域系统治理特别是二道河污染治理,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切实保护好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人居环境。三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把督察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整改工作中的好思路、好措施,进行总结提升,转化为务实管用、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我县生态环保督察和整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推荐访问:会上 意见反馈 县长 在环保督察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 环保督察反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