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潇潇一名称职的机关工作者,不仅要善于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提供各种保障和服务,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要善于为领导“补台”,为领导分忧解愁。这是对机关干部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委大秘亲授|三个“补台”绝技【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作者:潇潇
一名称职的机关工作者,不仅要善于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提供各种保障和服务,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还要善于为领导“补台”,为领导分忧解愁。这是对机关干部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机关干部能力强弱和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从个人感情上讲,每个领导都喜欢有一个为自己工作上“拾遗补缺”的下属。如果你能够与领导结为知己,在适当的时候,为领导填补一些工作上的漏洞,维护领导的威信,对自己的事业及前程当然大有好处。大多数领导有以下三个“愿”与“不愿”:
第一,领导愿意做大事,不愿做小事。从理论上讲,领导的主要职责是“管”而不是“干”,是过问“大”事而不拘泥于小事。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小事由下属承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领导因为手中有较大的权力、较高的职位,面子感和权威感较强,做小事在他看来显然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损上级领导的形象,比如接电话、组织调查等都是领导不愿意干或不愿介入太多的。这些事情只能由下级分担了。
第二,领导愿做“好人”而不愿做“坏人”。工作中矛盾和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领导一般都喜欢由自己充当“好人”,而不想充当得罪别人或有失面子的“坏人”。愿当好人,不愿演配角的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领导心理。此时,领导最需要下级挺身而出,充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这场“双簧”。当然,这是一种较艰难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任务,一般情况下领导也难以启齿向下级明说,只有靠一些心腹揣测上级的意思然后再去硬着头皮做。做领导心里有数,但不会公开表扬你;如果下级因为粗心或不看领导的暗示,而把他弄得很尴尬,领导肯定会在事后发火。
第三,领导愿意领赏,不愿受过。闻过则喜的领导固然好,但那样高素质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领导是闻“功”则喜,闻“奖”则喜,鲜有闻过而喜者。在评功论赏时,领导总是喜欢冲在前面;而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之后,许多领导都争着往后退。此时,领导亟待下级出来保驾,敢于代领导受过。代领导受过除了那些原则性或特别严重的错误外,实际上无可非议。从组织工作整体讲,下级把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有利于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尊严,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受过的角度讲,代领导受过实际上培养了一个人的“义气”,并使自己在被“冤枉”的过程中提高预防错误的能力。结果,因为你替领导分忧解难,赢得了他的信任和感激,以后领导一定会回报你,给你“吃小灶”。
机关干部为领导“补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当领导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要及时“补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高明的领导者,在工作中也难免发生失误和过错。机关干部作为在领导身边工作的参谋和智囊,不光是起简单的上传下达作用和服务保障作用,而且直接参与领导决策的全过程。因此对上级精神、本级实际和下级情况都比较熟悉。当领导决策发生偏差时,机关干部一旦察觉,就要本着对单位和领导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直谏,力劝领导者采取措施纠正失误,避免造成损失;当领导者在工作中的失误一旦成为事实并造成损失时,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不能把自己只当做普通的旁观者,更不能在旁边看笑话,在背后说三道四,而要积极发挥机关的职能,多做“补台”工作,尽量挽回或降低损失,以减轻领导所面临的压力。事实上,在这方面,机关干部是大有可为的。有些话领导者不便出面说,机关干部可以出面解释;有些事领导不便出面做,机关干部可以出面解决。有的时候,有些事情,领导出现了差错,机关人员要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替领导揽过。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讨好领导,而是为了工作的全局利益。总之,在领导者出现工作失误的情况下,最需要机关人员站出来做“补台”工作。这种“补台”往往可以起到“保驾”作用,有利于维护领导在群众中的威信,有利于增强领导者的工作信心,有利于挽回工作中的损失。
二、当领导成员之间发生矛盾和意见分歧时,要积极“补台”。机关干部与领导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不单是上下级关系,而且是朋友关系。不少单位有这种情况:一些领导者与班子其他成员发生意见分歧或矛盾时,往往把机关干部当做“知己”,无话不说,有意或无意地透露班子内部的人际关系情况,甚至发泄对其他领导成员的不满。机关干部遇到这种情况,要谨慎行事,三思而后行。既不鹦鹉学舌,把这一领导的话传给另一领导,挑拨离间,扩大领导者之间的裂痕;也不能一味迎合,趁此机会找靠山,把自己划到某。领导的小圈圈内,在单位内形成派别。正确的做法是,善于从中斡旋,做好补台工作,积极促进团结,化解矛盾。比如,某机关有位老科长,善于为人处世,稳重老练。一段时间,局里两位领导闹了矛盾,彼此之间有了隔阂。两位局长又都分别在这位科长面前流露过对对方的不满情绪:李局长认为王局长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王局长说李局长爱摆老资格,动不动以“老”压人。老科长听到后,都是以言相劝,并且在传话时,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处理“。他对李局长说:“王局长跟我们好几次说到,李局长经验丰富,为人坦率厚道,我们要多尊重李局长,向李局长好学习。”王局长找他时就说:“前两天李局长还跟我讲,王局长有魄力,工作中点子多,要我们遇事多请教你。”两位局长听后心里都比较舒畅,彼此消除了疑虑,“化干戈为玉帛”,和好如初。这个事例说明,机关人员的“补台”对于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三、当群众对领导产生误解时要主动“补台”。工作中,由于领导者和群众思考问题所站的角度不同,掌握情况的多寡不同,因而有时群众对领导的某些决策和意图并不一定完全理解,甚至对领导产生误解。这种误解若不及时消除,则会导致牢骚情绪和对抗行为,影响领导决策的实施和单位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机关干部首先弄懂吃透领导的意图,并站在全局的高度,善于用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向群众做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真正领会上级的精神,把领导的意图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机关干部的这种“补台”,实际上是在领导和群众之间起着一种桥梁纽带作用,从而使群众的误解得以消除,紧紧团结在领导的周围,上下同心协力把工作搞上去。
推荐访问:绝技
市委
大秘亲授
市委大秘亲授|三个“补台”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