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市委书记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市委书记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 2024-02-06 15:54: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委书记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市委书记在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作,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关键是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三篇文章”。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现代城镇体系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紧推进。现代城镇体系是市委继现代产业体系之后,研究推出的第二个体系,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无论是创新、协调发展,还是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载体和平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就是要提高城市承载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从而进一步吸引创业创新人才、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次,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举措。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就是要推进城镇化、发展壮大城市,这样做,有利于改善供给、创造需求、带动周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有利于集约配置资源、促进分工协作、产生规模效益,加快实现现代化;
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推动技术创新、延续历史文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第三,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受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与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存在一些与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不相符的地方,比如,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严肃性、延续性;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城市风貌特色不鲜明,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城市病日渐突出,环境污染趋于严重等。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正是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二)突出体系、强化现代。进一步明确体系的定位,体系不同于规划,规划更突出概念性,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
而体系更注重完整性、关联性和保障性,尤其是关联度比较强,要求全区域全覆盖,统筹考虑与产业、生态、交通、基础设施等之间的关系,为城镇体系提供支撑和保障。强化现代,是指我们研究的城镇体系是现代的而非过去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并以此指导体系构建工作,以提升现代城镇体系的战略层次。同时,在准确把握“现代”和“体系”的基础上,对意见内容进行删繁就简,做到详略得当。删繁就简,就是突出提纲挈领的内容,表述简洁准确,具体工作和细节可放在操作层面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表述,真正使指导意见的特色和亮点更加突出。详略得当,就是对核心重要内容浓墨重彩表述,对与主要内容相关但不属于核心重要的工作简要概括,避免看似全面但脉络不清。

(三)优化布局、提升格局。我们研究现代城镇体系的布局和格局,可以像剥洋葱一样分成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进一步明确四级城镇体系。就是按照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组团、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四级联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发挥好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县城的带动作用和中心乡镇、美丽乡村的基础作用,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第二个层级,进一步明确“一核两区多点”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中心城区,“两区”即北部都市区和南部生态区,“多点”即点状分布于各县(市)的中心镇和特色镇,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第三个层级,进一步提升组团发展战略。“一中心六组团”发展定位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对以往**城市规划的完善和提升,要明确将其提升到战略层面,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加快向操作层面、实施层面推进。第四个层级,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可考虑划分三大板块,分别是洛北城区、洛南城区和伊滨新区,根据不同特点,确定功能定位,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实施分类指导。同时,对洛北城区的功能定位进行细化,比如,可考虑区分为文化传承区、现代文明区、工业文明区等,加快塑造特色品牌。

(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重点处理好与之密切关联的几个关系。一是与产业的关系。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出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目标问题,而城镇体系与产业体系密切相关,主要是解决产业发展的坐标问题,即产业往哪里布、哪里摆的问题,二者必须紧密衔接。要坚持以产兴城、以产促城,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原则,中心城区以“退二进三”为导向,以文化、旅游、科教、金融、现代服务为主要功能,逐步疏解现有重工业;
六组团与中心城区呼应发展,依据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各自的产业定位,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与交通的关系。突出交通先行,抓好市域内大交通、都市圈交通、中心城区交通等三大类交通体系建设。市域内大交通体系建设中,要加快构建以航空、铁路和公路客运为主要交通方式、内畅外联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提升**在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都市圈交通体系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与六组团的交通衔接问题,完善快速路网骨架,形成辐射链条,构建半小时通勤圈。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建设中,要重点解决城市环线打通、跨洛河南北交通,以及洛北、洛南和伊滨三大版块的交通对接问题,形成满足中心城区交通需求的现代城市交通网络。三是与生态的关系。**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城市,要做好水的文章。中心城区,重点抓好伊、洛、瀍、涧四河提升治理,这四条河不仅是水系廊道、生态廊道,也是通风廊道,如果把这四条河治理提升好了,整个中心城区的灵气就出来了。比如洛河,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洛浦公园上、下游分别向宜阳、偃师适度延伸,进行生态对接,滨河北路和滨河南路各自打通并适度向东西延伸,两条路之间设立生态禁建区,真正形成水系生态廊道。另外,在打造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城市绿核的同时,按照国家园林城市和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加快小游园建设,构建中心城区点网密布的绿地系统;
加强六组团与中心城区的生态对接,尽快形成点、线、面、网相结合的城市近郊区域绿色化新格局;
要提升南部生态涵养带的整体品质,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四是与文化的关系。城市有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有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内的遗址和文物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感,严于保护,慎重对待。要充分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引领、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修复和利用。比如,隋唐城遗址周边区域,要统一规划建设,按程序集体研究决策,决不能以个人职权突破规划底线。对国家明令禁止建设的区域,规划、文物部门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划出文物保护禁建区,进行界定和约束,必要时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更好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二、关于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一)强化城市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龙头”舞不好,城市建设就无从谈起。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全过程。第一,要强化规划意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一些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公开性不够。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命令取代法治,动辄“我说了算”“就这么定了”,严重干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任领导,一任规划”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规划意识不强,规划观念淡薄。因此,强化规划引领,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强化“规划即法”意识,切实从思想上树起规划的权威性。第二,要完善规划体系。既要搞好总体规划,又要抓好专项规划,既要搞好全市规划,又要抓好县域规划,确保各类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统一。坚持以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把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建筑,以建筑延展城市文脉,打造良好城市空间布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加强城乡统筹,完善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督促各县(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和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形成“四级联动”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推进“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强化空间规划的精准套合。第三,要创新规划方法。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公众参与会增加编制成本、延长工作周期,以及意见繁多、难以达成共识等原因,公众参与往往流于形式。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坚持“阳光规划”“开门规划”,在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凝聚人心、减少阻力、强化共识,使城乡规划真正成为有效的公共管理政策工具。第四,要维护规划严肃性。各类城市规划的修改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对随意更改规划、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依法惩戒、适时曝光。要组织专门的联合执法队伍,对规委会审批的在建项目进行“回头看”,重点检查容积率、绿地率、停车位等规划技术指标和幼儿园、社区用房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配建情况,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完善功能、体现宜居、彰显特色,突出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让城市更有特色、更有内涵、更有品味。第一,要统筹好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坚持新旧结合、以新补旧、以旧促新。旧城改造要适当加快步伐,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为出发点,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为中心,以棚户区改造为主体,科学稳妥推进旧城、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新区建设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眼界要宽,注重强化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居住与就业、功能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居住、工作、休闲功能的有机结合,努力建成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和城市发展的样板。第二,要统筹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综合交通、绿色交通,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网络密度,改善交通出行状况,加快推进龙门高铁站枢纽、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互通立交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信息、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医院、学校和游园建设,把群众最急需、最根本、最普惠的公共服务保障好。第三,要统筹好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快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综合管廊实施,切实解决“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地上,要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生态文明质量,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要统筹好建设速度与质量安全。在加快城市建设速度的同时,始终把工程质量安全放在首位,遵循建设规律,严格落实标准,严把工程建设安全关、质量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强化底线思维,落实安全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强城市防灾应急管理,做到制度健全、方案合理,反应迅速、有备无患,守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

(三)强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一个城市规划、建设得再好,如果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城市运行效果、城市形象和群众切身利益。第一,要夯实服务理念。夯实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从群众需求和感受出发,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夯实依法管理理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城市管理,规范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减少随意性,坚决防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夯实文明执法理念,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杜绝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促进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第二,要完善体制机制。严格按照中央、省城市管理改革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管理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治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加快建立并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公开、市民听证及意见反馈等制度,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第三,要提升科技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更好地发挥数字城管“主动发现、快速交办、限时办结”功能,保证城市管理24小时不间断、无空档。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