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调研报告(2024年)

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调研报告(2024年)

发布时间: 2024-02-24 11: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调研报告(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全市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调研报告(2022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的强大支撑。*作为后发优势明显地区,要保持高质量发展与中高速增长相统一,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目标,更加需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与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创新举措及其成效

近年来,我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加速提升创新实力,于*年*月经国家批准,成为*继西安和宝鸡之后的第三家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市,*个县区相继被列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区),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用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重构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创新成果奖励,科技创新活力显著提升。*年,全市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数量增长到*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家;
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亿元、较去年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达*亿元;
R&D经费支出和支出强度、地方财政支持科技占财政支出比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综合评价指标以及创新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稳居安康、商洛、广元、达州、巴中等毗邻地区第*位。

通过老产品技改升级和新产品研发,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涌现出陕飞公司、中航电测、东方仪表、*江机床、*江药业、*王药业等自主创新典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为抓手,大力提升特色农产品价值,“*米”“*茶”“*药”“*果”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一大批中药材药源基地、产品、生产线通过GAP、GMP和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年,全市新增*名牌*个,质量工作获全省优秀等次;
略阳杜仲、黄精列入“十大秦药”品牌;
城固县徐香猕猴桃在全国率先获得出口欧盟认证资格、文川镇“臻鑫娇”牌稻米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在加大产销对接开拓新市场方面,积极参加西部制造业博览会、宝鸡跨采会、全国工业设计展等各种展会、产品促销活动,不断拓展产品销售半径。在创新技术交易模式方面,以航空智慧新城为代表的中型民用货机项目,采用分期式、阶段性技术交易形式,有效减轻项目资金压力,缓解了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等难题,降低了项目风险。在拓展农产品市场方面,仅*年,全市在上海、南京、长沙等地开展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次;
“*仙毫”代表*茶叶参加第三季“丝绸之路品牌万里行”活动,与俄罗斯联邦总商会圣彼得堡分会签订茶叶购销合作协议,*柑桔出口中亚各国达*万吨。

在主业转型上,鼓励企业以高、精、尖、新技术进行主业改造升级,如*钢的废钢铁回收加工、尧柏水泥石灰石资源综合利用,顺利实现了主业转型。在业态创新上,持续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销售和物流中的应用,京东云仓及城市仓建成运营,入驻企业*家;
勉县*个农资门店完成智能终端运行全覆盖,实现农户购买种子可追溯;
留坝县持续打造全域旅游,实现了农旅、文旅、体旅、医养旅游的全方位融合发展。在产业链创新上,以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装备制造以及黑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为重点,不断强化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形成了高聚集度的产业链条。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调整权责清单,积极推行“一网通办”等经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园区管理创新上,积极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园区试点人事制度和薪酬体系市场化改革,大力实施引进孵化器运营企业、推行产业基金招商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园区管理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高新区探索出了“园区推荐、第三方担保、银行融资”企业融资服务模式,解决了部分入园企业融资难题。在人才引进创新上,更加注重人才“为我所用”,突破了“为我所有”传统人才管理模式局限,以“柔性人才”引进为特征的机制更加灵活。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万人,获得中省各类称号的专家*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国家级、省级突出贡献专家*人,建成院士专家站*个。在社会治理创新上,积极推进民生工程物联网应用,建成全市统一的云服务和集约化管理体系,承载“智慧*”应用项目*余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创新意识、科技投入、园区承载、产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主体创新意识不足,企业对创新投入高、风险大的畏难情绪较重;
部分管理人员对市场配置资源的认识不足,存在依靠行政命令管理市场的惯性思维;
社会创新氛围不浓,缺少能够发生思想交流、碰撞的公共创新空间,不会创新、不敢创新的现象非常突出。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未完全建立,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较少,企业研发投入主动性不强,目前,拥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仅占*%,省级孵化器只有*家,在孵企业数*家,总量不足全省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不高,企业把知识产权系统纳入生产、研发、经营全过程的不足*%,拥有或申请过发明专利的企业不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件,获授权专利量少,创新尚未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园区产业特色不鲜明,同类企业、关联企业未形成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不强,导致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突出;
园区运营方式单一,引进企业过于依赖招商引资,依靠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培育的企业较少,“飞地”园区等发展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
园区管理中存在权责利不匹配现象,导致引资项目审批周期长、投资用地无法落实、贻误市场最佳时机等问题时有发生;
同时,技术人才流失现象依然突出。

我市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医药康养等领域,但由于产业规模不大、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少、产业链条不长、社会投资规模偏小,导致创新资源汇聚困难,产业承载能力不足、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难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融资规模小,特别是从存贷款比例看,*年全市存贷比仅为*%,由此可见,我市大量资本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金融产品种类少,银行抵押贷款是主体融资渠道,鲜有企业能够获得风险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围绕创新链布局资本链还有很大困难。

三、几点思考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纲要精神,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三市”建设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现根本转换,努力将我市建成陕甘川毗邻地区转型发展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创新创业新高地。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既善于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破解难题,又敢于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全面创新激活力、增动力,打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自觉摒弃自满情绪和封闭思维,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争一流的大境界推动创新、敢想敢闯,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方法和先进经验,加快全面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各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创新,使*成为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

体制机制是统筹创新的总开关,是驱动创新的动力源泉。要加快建立配套协同的创新政策体系,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创新资源,推进要素集聚、成果转化、主体培育等领域创新,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财税、消费等政策的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好绿色循环发展科技投资基金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区域创新开放合作基地,实施跨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战略,形成*科技创新要素、产业优势与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资源的有机融合。强化绩效评估,实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动态监测、评估和督查,加大创新目标责任考核权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创新服务“店小二”;
充分发挥“三项机制”激励作用,向创新驱动凝神聚力,为追赶超越鼓劲加油。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指示,全面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回乡投资创业,吸引国内*籍优秀人才回家乡投资。在国际招商平台上推广“*人老家”城市品牌,吸引海外优秀华人来*投资创业。支持优秀校友回母校投资创业,鼓励全市各高校、中学建立校友回访、联谊制度,追踪毕业生发展状况,定期邀请校友回访增强沟通,以母校为平台吸引优秀校友回*投资创业。同时,在全市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氛围,为人才提供能够施展才华获得成长的平台与空间,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整合市内外科技资源,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企业研发平台、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研发机构,联合组建企业研发平台联盟和专利池,开展研发技术的自主供给与专利保护,力争大中型企业全部进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序列。组建公共研发机构,突出服务科技公共需求和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建立校地、校校、校所合作研发机构,布局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等科创平台,推动各类创新基地、平台协同互动。组建产业研究院和产业联盟,发挥市绿色循环暨产业经济研究院和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机构作用,引进一批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攻关,以系统的技术研发支撑产业链发展、企业集团化发展。

成立市级园区规划协调机构,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园区主导产业,以“飞地园区”、资产重组等方式强力推进园区整合;
采取集中招商,主动配置招引到的资源,按产业属性进行产业聚集配置,避免无序竞争。强化承载功能,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将全市大多数创新资源集中在园区,在经开区和高新区重点规划建设*个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孵化器,孵化器每年的落户企业不少于*家,毕业企业大于*家,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园区薪酬制度改革,解决好园区管理层的工作身份认定问题,以市场化薪酬机制充分调动园区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县区、园区的产业政策创新与产业聚集度考核,设置*—*年的产业发展及园区考核过渡期,允许企业在过渡期进行园区的迁转和主动布局。

新产品新业态既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果,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内容。强化产品创新,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实际,面对市场需求,鼓励企业集中优势科研力量,狠抓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强化产品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功能创新,创造更多高质量新产品。强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核医药产业、氢能源、*D打印、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创新工程。高度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重点培育引进以孵化器、众创空间、中小企业服务为代表的创新服务性产业,不断吸引外来投资。

促进金融服务创新要“加减法”并用,“加法”是为创新投入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产品,“减法”是要想方设法降低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借鉴“张江信用”机制,加快构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金融机构根据企业信用级别授予其信贷额度,切实降低金融机构投资风险、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机会。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按照产业发展及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要求,采取银政企合作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方式,加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金融超市,提升金融支持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创新融资方式,探索股权融资、海外融资、知识产权抵押、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积极提升园区资产评级,通过发行企业债券、IPO等市场化融资方式,解决好园区及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积极引入能够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引导和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