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2022年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14篇)

2022年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14篇)

发布时间: 2022-12-17 17:5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14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14篇)

篇一: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近日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而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剧讲述了生于贫困家庭的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都市优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到家乡最贫困的乡村,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动人事迹。贫困的乡村面貌渐渐焕新,而一次突如其来的灾害让正值芳华的文秀画上了人生的句号,这样的结局令人无比伤痛,但她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无愧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扎根山区的青年党员教师,我深知不论基层扶贫工作或是基层教育工作都各有各的不易之处,她的故事就是广大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基层是艰苦的,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应该学习黄文秀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

“芳华虽短,但灿烂地绽放过,馨香永存!”文秀走了,千千万万个“文秀”还在,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教师,应当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扎根山区教育事业,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初心不改,努力奋斗,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灿烂绽放青春之花,铸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之魂。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脚踏实地,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篇二: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大山的女儿》这部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首批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同志为原型,播出期间频上热搜,广受好评。从定档时的期待到播出时的感慨,影片高度还原了她的事迹:“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有人是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这个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将青春和生命投入脱贫攻坚事业的青年干部是我的学姐,剧中让人热泪盈眶的片段是学姐的生活常态。

学姐在挫折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很荣幸我是文秀剧社中的一员,我想让学姐的事迹被更多的人了解,想要鼓舞更多的青年学子砥砺前行,扎根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之花。

篇三: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黄文秀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她不忘初心、勇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让我备受鼓舞,是我们在职第一书记的楷模,现在我们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xx村是xx县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村,下一步,我会尽我所能,和我们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一起,以打造城市田园综合体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xx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篇四: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剧是一部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改编创作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观看地展现现代年轻共产党员精神面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

看完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我们被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这样一位年仅30岁的年轻的扶贫干部不分寒暑春秋,不管刮风下雨,常年奔波于县城与村庄,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这些基层的扶贫干部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贫困大众,唤起千万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必胜信念。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不忘初心。

北师大硕士毕业的黄文秀主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在百色市委宣传部任职,2018年她主动请缨到广西最贫困的一个小山村百坭村任第一书记,白天她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黄文秀克服困难、不懈努力,在一年多时间内让8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一场暴雨却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黄文秀牺牲了,但是扶贫并没有结束,其他人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白坭村实现了全村脱贫。如今黄文秀为百坭村设计的愿景也一一实现,一个幸福的百坭村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该剧展现了以黄文秀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奉献精神,描绘出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画卷。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牢记使命。黄文秀在第一书记任上,始终心系广大群众,在服务社会和全心全意为家乡人民服务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入户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她卷起裤管,搀起袖子帮贫困户收拾房间,扫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让进,她就去两次、三次,家里没人她就去田地里去,边帮村民干农活边聊天。她实地勘测村道,跑项目,做方案,全程跟踪实施;她带领村民学习别村的种植经验,结合山里实际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她计划在村里办个幼儿园,联系母校的师生来调研,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我们要接力黄文秀继续前行。目前,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期,实现贫困人口如期全面脱贫,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要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向黄文秀这样的扶贫干部竭力努力,贫困不是一天产生的,当然也不可能一天就根治。她的年龄虽然定格在了30岁,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年轻一代的人生追求和奋斗征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篇五: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黄文秀这个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了,知道她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但是她的具体事迹并不了解,只知道国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她学习。

通过后几集的观看,我了解到黄文秀是众多第一驻村书记中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典范。她出自大山深处,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放弃了大都市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毅然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一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座偏僻的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她依托家乡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动员乡亲们建立起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合作社,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以不服输的精神和意志,让一个个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过上了幸福生活,昔日破败落后的壮乡百坭存一下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乐园,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部电视剧涵盖了许多家庭、社会、价值观等元素,拍摄得比较好,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好剧。在我看来,有反腐倡廉方面的,比如在枇杷合作社成立之前,在枇杷的销售环节,马万里因吃百分之二十的回扣而被老百姓和黄文秀等第一书记的检举揭发,县纪委监委所立案调查,维护了老百姓的经济利益,为群众办了一件好事,后来又通过正规渠道,成立了枇杷种植合作社,激发了老百姓种植枇杷的积极性,枇杷的面积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

廉洁的家教家风给黄文秀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土壤。黄文秀不仅是一位党的好干部,还是一位孝女。剧中的许多细节深深地感动了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平日里只能在驻村里辛勤工作,只有星期五才能和家中的父母团圆。他的年迈的父亲因为患上癌症,动了两次手术,在她动身回家看望她的父亲时,镇上的于镇长和村里的两委班子成员给她的父亲一些钱,让她回去给父亲买一些营养品,都被黄文秀婉言拒绝了,而父亲在得知女儿因公牺牲的消息后,万分悲痛,肝肠寸断,县领导给他的抚恤金,他的父亲坚决不要,他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家里不缺钱,把这部分资金送给了没有脱贫的贫困户吧。”说完,潸然泪下。

这部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一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群名牌大学生从北京来到这座深山之后,他们不仅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变了寡妇龙双应家的大女儿金凤的命运,原来,由于家庭等原因,使金凤患上了自闭症,把自己封闭起来,住在她们家里的两位女大学生,利用所学的哲学理论和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给金凤讲解人生哲理,使金凤走出了低谷,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变得更加努力了,还参加了合唱团,金凤的母亲无比感激,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国家就复兴。作为大山的女儿,我们要向黄文秀书记学习,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学习她为民谋幸福的大爱品质,学习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精神,虽然她的生命因暴雨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三十岁,但是她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向年轻的黄文秀书记致敬!

篇六: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时代楷模黄文秀是北师大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在她青春之花绽放的最美年华,她放弃了城市里的春天,而是选择去为贫困的老家带来新的春天。她用自己的力量,努力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做出贡献。她用她最美的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她是我们的榜样,是时代的标杆。我们要铭记她的故事,牢记初心使命,永远奋斗,主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谱写新的华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七: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中央一套播出后,再次掀起观影热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当看到有关黄文秀的文章、视频、电影,我的心灵都会一次又一次被触动,精神一次又一次被洗礼。这次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将黄文秀工作、生活中更多故事、更多细节呈现给观众,让大家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女性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作为妇联系统的宣传工作者,我要进一步创新工作,强化榜样引领,多渠道、多方面、多方式挖掘、选树、培育、宣传更多文秀式的桂林巾帼榜样,让“学文秀争优秀”在桂林女性中蔚然成风,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文秀精神一直激励着桂林女性,不负韶华、岗位建功,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篇八: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30级电视连续剧《大山的女儿》在中央一套播出,以真实视角讲述扶贫干部在一线的责任担当,引起强烈反响。该剧讲述的是,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工作,回到生她养她的百色市宣传部任职。2018年3月,年轻的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请缨来到广西最贫困的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在大山深处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艰苦环境下,她带领人们攻坚克难,创新作为,拼搏赶超,扎实工作,帮助人们摆脱贫困,走上幸福之路,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她拜人民为师,做实服务,懂事孝顺,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励年轻的党员干部增强对标对表意识,积极争做“黄文秀式”好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书写对党忠诚的赞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黄文秀带着一腔热血来到百坭村,本想凭借自己高材生的身份赢得人民的尊重与支持,可是人们见她不但年轻,而且身板弱小,不支持她工作,反而处处给她设置障碍。对此,她反思自己,工作中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自觉增强“学生”意识,放下架子,走进群众,拜人民为师,虚心求教,了解人民疾苦,确保与人民情感“心连心”。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她根据了解掌握的情况,核对“建档立卡”,采取“一户一策”上门的办法,耐心地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精准把脉。一枝一叶总关情,她踏实、真诚、肯干、开创、勇不退却的精神,赢得了民心,取得了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她,为后面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员干部,只要能放下架子,敢于坐“冷板凳”,会走进“田间地头”,用足“绣花”功夫,听取“群众意见”,勇敢地向人民“拜师学艺”,一定能够找到“答好人民问卷”的真方法。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党员干部只要善于向人民学习、敢于向人民学习、勇于向人民学习,就一定能够成为人民最诚挚的朋友,必然会建立起强大的“朋友圈”,为走实服务民生路筑牢根基。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龚一家境太过贫穷,他的儿子准备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偷偷地登上了远行的火车。为了让这个孩子继续读书,黄文秀知道后,追上火车,向孩子许下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她多次登门拜访魏平立,说服他带领龚一种植烟叶,帮助龚一实现脱贫致富梦,兑现了对孩子的承诺。同时,引导村民种植枇杷树,移坟墓修公路,建立枇杷合作社等,用钉钉子精神带领88户村民硬是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脱贫之路、振兴之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党员干部要有黄文秀这种“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创劲,还要有“人民利益大于天”的服务精神,不做“躺平式”干部,自觉在本职岗位上苦练内功,锻造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强“七种能力”,强化与广大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自制力,精准掌握居民群众的“微心愿”,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扶贫攻坚精神,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等现实问题,持之以恒地抓好民生保障工作,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巩固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乡村工作后,黄文秀不但严格遵守《党章》《条令》等各种党内法规,而且敢于直面作风建设问题。面对上级组织要求增种枇杷树一事,考虑到村民收获时被不法分子提取20%利润后收入大减,人们种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打折扣一事,会议上她勇敢地提出当前一些干部作风不实、吃拿卡要等现象。父亲患有癌症,需要钱来治病,面对乡长及村支书等身边同志的困难帮助她宛然拒绝,绝不请允许自己越过“红线”,为身边的党员干部树立了廉洁榜样。党员干部一定要常亮警示之灯,懂得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始终心怀“廉洁之念”,自觉划好守纪“蓝线”,争做黄秀文、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以“我中有我,我中无我”的精神状态,抵制“四风”侵扰,远离“酒绿灯红”的侵蚀,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务实为民、担当作为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工作、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路上唱响人生的壮丽凯歌。

篇九: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近日,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改编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CCTV-1黄金时段开播,电视剧深度还原了文秀同志芳华无悔、初心不灭,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故事。

文秀学姐在人生之路正芬芳时,毅然决然选择背起行囊回山乡。她曾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事实证明,她真的做到了她所说的那样,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好机会,主动来到了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离百色市区164公里的村子,用智慧和汗水肩负起百坭村100余户贫困人口的脱贫重任。

回乡后,文秀学姐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扎身于泥土之中,怀揣着一腔赤诚只为百姓。最终经过不懈努力,百坭村仅一年时间就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这位“大山的女儿”真正带领人民群众走向了幸福生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国家就复兴。作为黄文秀的校友,我们要向文秀学姐学习,学习她的敬业精神,学习她为民谋幸福的大爱品质,学习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精神,虽然她的生命因暴雨永远定格在了年轻的三十岁,但是在百色大山里,她永远是最美的晚霞;在脱贫攻坚中,她永远是醒目的黄花,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十: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家乡,黄文秀以其“一心一意”的坚定信念、“一往情深”的为民初心、“始终如一”的无私奉献彰显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一名选调生,我们生在基层、长在基层,既然选择了脚下的路,就会坚定的走下去。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在我们的漫漫长征路上,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仍大有可为。未来,还需要我们拿好信仰之“杆”、责任之“桨”、创新之“犁”,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擘画壮丽蓝图。

篇十一: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认识一下吧,我是黄文秀,三十岁,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点开《大山的女儿》的第一集,这段在雷雨中的独白就已让我泪流不止。忍痛看完全部。

黄文秀的事迹早些也听说过,但通过观看《大山的女儿》,再次被黄文秀的事迹所打动。就是这样一位年仅30的年轻扶贫干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曾说过:“总有人要回去的,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我想去改变它。”就这样,她把高跟鞋换成了运动鞋,把漂亮的裙子换成了朴素的裤装,把普通话换成了当地的方言。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期间,入户过程遇到困难时,她卷起裤管、搀起袖子帮贫困户收拾房间、扫院子;有的村民一次不让进,她就去两次、三次;家里没人她就去田地里,边帮村民干农活边聊天。她实地勘测村道、跑项目、做方案、全程跟踪实施;她带领村民学习别村的种值经验,结合山里实际发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她计划在村里办个幼儿园,联系母校的师生来调研;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带领88户贫困群众脱贫。

一场暴雨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牺牲了,但是扶贫并没有结束,其他人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努力使百坭村实现了全村脱贫。如今黄文秀为百坭村设计的愿景也实现了,一个幸福的百坭村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黄文秀的精神深深打动并震撼着我们,她的事迹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是一本鲜活的教材,是我们前行的榜样。我们将以她为标杆,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怕困难和险阻,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履职的道路上,时刻不懈怠,勇往直前;在尽职的路途中,勇于担当,砥励前行;在日常工作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维护职工权益和关爱服务职工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在基层,用心用情服务好职工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篇十二: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青春献给泥土地,汗水浇开幸福花。黄文秀从繁华的大都市回到家乡,只因那一面鲜红的党旗的召唤,她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从文秀这朵百色大山里最美最灿烂的花儿身上,我看到了坚持和奉献的意义,看到了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扎根乡野,改变山乡的面貌的执着。作为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今后我一定会在鲜红的党旗的指引下,以三尺讲台为犁,深耕自己的教育梦想,做称职的桂姐姐宣讲队员。在新时代新教育的征程上,我要做一棵大山里边的苦丁茶树,等到“千枝传万叶,唯有回甘来”的那一天。

篇十三: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一、黄文秀的“不负人民”崇高境界

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同志以她秀美生命的巨献,以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值得我们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她励志爱民

黄文秀同志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后,本来留京工作是不成问题的,可她几乎没有考虑过留京的问题,自始至终都在关心和参与有关广西的人才市场和跟扶贫有关的就业信息。投身扶贫工作后,即使父亲病重急需照顾,她心里更多的还是想着百坭村如何脱贫。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心志片刻也没有离开过贫困的家乡人民,片刻也没有忘记养育她的那片土地。

(二)她献身扶贫

在报告团里黄文秀同志的同学同事回忆她生前的点点滴滴,没有一个不说她爱美爱笑,可自觉自愿地肩负起扶贫重担之后,她把飘逸的披肩秀发扎成一绺朴实的马尾,她把鲜丽亮眼的裙子收藏起来,一身劳动者的装扮,投身到了群众身边,将全部的贫困户标上了地图,跟他们称兄妹、喝土酒,打成一片。在我们看来,她已经把自己百分之百地摆进了党的扶贫事业,没有半点保留,在影片《大山的女儿》反映出她的纯朴和真实。

(三)她死而后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黄文秀同志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事迹和成果。在她的带领下,原本破烂不堪的道路和水渠修好了,百坭村的水果大面积种植、大量畅销成功了,88户417名乡亲脱贫了。而心心念念村里的灌溉水渠连夜冒雨回村的她,突遇山洪献身了。

二、黄文秀的忠诚纯净以及至善品质

(一)在灵魂深处感党恩

黄文秀同志在扶贫日记中引用一位名人的话:“一个国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嘲笑民众的落后”,随后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我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这番话并没有空谈大道理,却情真意切地披露了黄文秀同志的心深,让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好党员。

(二)在务实担当践初心

黄文秀同志的日记里有这么几句话“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响应党的号召,怀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诲,奔赴扶贫最前线,并不是做做样子、应付了事,而是扑下身子,勇挑重担,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自己融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融入到那片贫穷但充满潜力的广西大地。

(三)在先人后己忙奉献

堂堂华夏,美女如云。为什么有的人我们初见觉得很美,可一交谈、一接触,很快就觉得她并不美呢?原因就在于她有的只是外在的肌肤之美,缺乏心灵之美的魅力,其美便不堪一击。可是,看到黄文秀,特别是熟悉了她的先进事迹之后,我越看她的照片和影视形象越觉得她非常美,而且非常地耐人品味。她的美带有一种无以言表的魔力,在震撼着我的视觉和感觉,似乎有一双天使的翅膀在扶持着我,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她先人后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她同呼吸、共进退,跟着她丢弃那些私心杂念的糟粕、向上升华。似乎剧情中的她有多忙碌,我的心也有多忙碌。作为驻村的第一书记,我被她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艳活的案例和人生故事给我很好的榜样。

三、黄文秀的踔越奋发以及粉丝愿景

大美无形,润物无声。黄文秀的美,美在骨髓、美在亿万人的心中。她对我们这些粉丝的震撼力、感染力是无穷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将激发出气势磅礴的奋进力量,鼓舞和激励我们奋力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建设指明方向。作为新时代驻村第一书记,要为推进都江堰市“奋力构建‘五大新城’、精准推进科学复兴、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树好“三观”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号召全国学习黄文秀精神,并不是教育年轻人简单模仿黄文秀同志冒雨牺牲的行为,而是为了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要大家明确,该怎样确立自己的思想立场和人生坐标,人该怎样活。我们要以黄文秀为榜样,荡涤灵魂、找到初心、砥砺担当,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素养,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胸怀“大我”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肩负着中国改革发展攻坚的使命、责任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而负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许荆棘满布,或许还有不理解、不接纳,但这些在理想信念的“大我”那里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存“大我”,投身党中央、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和青城山镇党委工作安排,心中有了信仰、脚下才有力量。

(三)对标“入座”

黄文秀生前与好友说:“生活中没有了文秀,伤痛会长久地陪伴着我们;生命中有了文秀,我们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黄文秀走了,我们来了,循着楷模的足迹,需要涌现出一大批的继承者,这就是对黄文秀最好的告慰。毫不犹豫地接过文秀的“接力棒”,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不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长征之路,奋力书写治理乡村崭新篇章,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推动共同富裕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十四: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为原型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综合频道热播。黄文秀,“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她的一生虽短暂,但是留给年轻人的精神却是崇高的。放弃高薪的城市生活,返回家乡,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了一段炫彩斑斓的篇章。

人生虽短暂,初心却不改。在短暂的生命中,她用行动去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树立了一个榜样。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作为青年的我们,都要不断充实自己,迎接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担,奋力前行。

人生虽短暂,成绩却显著。在扶贫路上,她用实际行动去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一年间,她带领乡亲们逐渐找到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新路子。2018年底,百坭村实现了88户418人脱贫,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一番。在扶贫的路上,不仅是要扶经济上的“贫”,还有精神上的“贫”,扶贫也要扶智。群众认可,跟着干,凝聚力量,奋勇前行,就一定能够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脱贫新路子,文秀书记用实际行动带领家乡人民做到了。

人生虽短暂,精神却永恒。文秀书记用实际行动告诉新时代的青年们,“三农”建设离不开青年,特别是高素质的青年,只有通过人才“反哺”,才能推动“三农”的快速、高效发展。

文秀书记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文秀书记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

推荐访问:观后感 纪录片 大山 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14篇) 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 大山儿女纪录片观后感300字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