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范文推荐)

《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 2023-07-25 12:24:03 来源:网友投稿

当看完我们第一书记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看完第一书记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范文推荐)

当看完我们第一书记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看完第一书记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1

x月27日举办“为你而来”首映礼,影片主创团队、第一书记旺青罗布,与观众互动交流。不少业内嘉宾、观众在观影后给出高度评价,盛赞电影“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据悉,影片将于x月3日公映。

《我们是第一书记》由新华社荣誉出品,新华网、北京精彩、北京人杰、华录百纳联合出品,任杰导演,是国内新闻领域首次尝试以新闻素材依托电影方式进行融合创作的大银幕作品。电影以“第一书记”为引,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的“情感记事簿”,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神丰碑,是为下一代留下可供追寻和回望的脚步与精神。

首映礼现场,影片出品人、制片人兼发行人张苗表示:“感谢中宣部国家电影局、中宣部新闻局和新华社,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新闻人和电影人完成了一次跨界合作的尝试。”

有观众表示,在观看电影时,会有一种“沉浸式”的感觉。制片人魏骅解释,因为拍摄经历了三年时间,第一书记们和摄制组建立起了信任和情感,“有些第一书记的镜头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正在被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把最真实的故事带给大家。”影片主角之一、西藏自治区尼辖乡宗措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也来到现场,被问到看到电影中自己的感受时,旺青罗布坦言:“从来没想过自己职责所在的事情会被搬上大银幕,一开始答应拍摄其实只是为了能帮村子中的羊宣传宣传。”谈到“奉献”这件事,他说:“比我优秀的同志太多了,我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2022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2

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景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景。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期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异常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我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进取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必须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实际情景,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忙。

2.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本事,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适宜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本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走访群众时,家中大部分是与老人交谈,见到年轻人不多,根据了解,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做杂活),老人一般在家里都以种田为主,而一般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是年老体弱,无经济来源,很多老人都有认为自我给家庭带来负担。在走访时除了要多体谅他们的心境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脱贫。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虽然此刻经济生活条件较差,但大家首先要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要认真学习致富技能,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家庭收入。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经过自我的勤劳双手必须会创造出完美幸福生活。

2022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3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又与防疫、防汛不期而遇,要清楚认识到,脱贫攻坚不能放一放、缓一缓、等一等,必须“再加把劲”,坚定不移地同时答好这三张必答卷。历史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必须一以贯之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党建引领,让扶贫战鼓“敲起来”。做实脱贫攻坚工作,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引领。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度融入脱贫攻坚,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破地域、行业壁垒,推动区域内各类优质资源深度对接、深度整合、分布优化,探索开放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让脱贫攻坚行动在基层各地全面开展起来,掀起新高潮。以党的建设工作为核心,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理厘清发展路子,摸清脱贫底数、细化脱贫责任、找对脱贫路子、建成脱贫机制;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才能开对“药方子”,彻底拔掉“穷根子”。要积极适应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需要,创新“互促型”“融入型”“帮带型”“产业型”“服务型”等党组织设置形式,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生产基地、产业项目上,形成“党建+产业+合作社+示范户”的脱贫模式,让各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各显神通。

尽锐出战,让攻坚合力“聚起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要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实施村干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工程,探索构建选拔、培育、考核、管理、保障链式培养机制。要推动人才资源下沉,用好乡村振兴服务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挖掘村庄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优势,号准贫困的“脉”,从而发挥自身优势,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更好地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要加快本土人才培育,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注重把优秀返乡能人列入村“两委”班子后备力量,安排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帮带培养,让带领脱贫的干部队伍越来越壮大。

政策支撑,让致富路子“阔起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既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又要打好成果巩固持久战,关键在于政策支持。聚焦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全面开展农村“三资”清理规范,让农村资源聚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发挥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培育农村优势产业,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干,增强抱团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长,变以往“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产业发展脱贫。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政府担保”等模式,落实“强村贷”政策,解决农村

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脱贫产业发展壮大持续提供资金支持,让脱贫成效持续稳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各级党组织应牢记嘱托,发挥“主心骨”作用,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团结广大群众不懈奋斗,一起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2022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4

连日来,一部电影感动了中国,这部电影就是《第一书记》,它真实的再现了一位村党委书记的感人故事,这位感动中国的村党委书记的原型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为小岗村发展鞠躬尽瘁的选派干部沈浩。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很多,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个“情”字,这就是沈浩同志与小岗村普通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感情!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相印、情相依的血肉关系,我不禁扪心自问:怎么才能成为

让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让群众离不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来自一个“情”字,这样一份至真至纯之“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心贴心、同甘苦、共奋斗,才会油然而生。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正是千千万万党的干部保持和发扬了这样的好作风,我们党才深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党的各项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沈浩在小岗村,每天都和群众朝夕相处,他一直不愿给自己的住地装铁门,怕的就是一道铁门会拉开自己和群众的距离。我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举措敞开挡在干群之间的那道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沈浩学习,和群众零距离,带着真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冷暖,向群众掏出暖心窝的话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值得托付。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情到,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情。老百姓最重感情,作为干部千万不能伤害这份感情。但在现实中却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自认为高群众一等,即便偶尔走到群众中去,也是居高临下,根本没耐心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只会摆足势子作指示,把深入群众纯粹变成一种形式。这种矫情的“深入”,只会让群众失望甚至心寒。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真诚、热情、耐心来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需要和愿望,帮助他们办实事,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

民心是杆秤。感受一下小岗人送别沈浩时那悲恸欲绝的情景,就不难悟出,什么干部是群众巴不得他早早离开的,什么干部又是群众舍不得他走的。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干部,是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那样,把群众当成至爱亲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为群众谋福祉的事业上,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们为群众的利益日夜操劳,人民群众怎舍得他们离开?正可谓情到深处难相离。好的干部要经得起群众的考验,真正为了人民能做实事的干部永远能得到人民的爱戴。我要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像沈浩同志那样走进群众的心里、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

2022年《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5

“没有总书记的关心,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人民的好法官,哪有今天的杨岭村。”宁夏泾源县杨岭村村民马克俊这样说。

杨岭村地处六盘山腹地,三面环山、出行困难,土地贫瘠、十处九旱。

为了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国家对杨岭村实施了各项优惠政策,各种惠农、助农贷款纷至沓来。但一些村民将国家惠农、助农贷款资金使用后不按期偿还,更有甚者举家外出逃债、躲债,导致杨岭村整村基本处于失信的状态。仅20_年,杨岭村产生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达67件。

“村民们需要贷款发展产业,但法治观念还很落后,这才造成了整村失信问题。”泾源县人民法院院长尹鹏直指失信要害,“就案办案解决不了杨岭村的问题,要通过公开办案,给村民们上一堂法治教育课。”

20_年3月,泾源法院对信用联社与赫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进行强制执行,对被执行人赫某采取拘留措施,对公然阻碍法院执行的马某以妨害公务罪判处拘役4个月。这次公开执行,打开了杨岭村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同年年底,杨岭村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全覆盖,为154户村民贷款1145万元,贷款覆盖率达68.7%,为村民发展产业解决了资金问题。

“家家户户贷款,还款的人却很少,我们入户去做村民工作,经常吃闭门羹。”杨岭村村主任赫殿全感慨道,“法院公开审理、公开执行,让诚信根植人心,使得整村的民风都有了极大的转变。”

20_年底,杨岭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减少到了11件。20_年底,杨岭村再没有发生一起拖欠借款纠纷。信守合同、学法用法守法,成为当地新风尚。

20_年5月中旬,泾源县农村商业银行在杨岭村举行支持富民产业暨整村授信签约仪式,杨岭村实现了从整村失信到整村授信的华丽变身。

“要确保群众脱贫路上有法律相随,有法治相伴。法院干警要结合乡村治理,深入农村,以案说法。”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沙闻麟在调研考察宁夏63个基层人民法庭时一再强调。

近3年来,固原市作为宁夏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市两级法院共出台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文件16项,审结涉农案件1664件,诉前化解涉农纠纷近2万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司法救助426万元,帮助5178户32641人实现了脱贫。

近5年来,宁夏各级法院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分批选派170人到320个村担任第一书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多方筹措资金为帮扶村镇修路、通水、建学校、促产业,为脱贫攻坚贡献法院力量。

观后感 第一书记 《我们是第一书记》个人观后感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