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中语文四册《向沙漠进军》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的
一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 掌握本文结构严密与语言准确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 在教师启发下组织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二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分析本文严密的结构。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一)我们学习任何一篇说明文,都需要准确地理解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要点,这些要点是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本文而论,主要是说成因、方法、特征、本质和规律性。下面想提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在阅读时自己划出一些能答复问题的句子来(培养作阅读笔记的能力):
①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是什么?
②沙漠逞强施威,用的是什么武器?这种武器主要用什么方式来袭击人?
③抵御风沙袭击有什么方法?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④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什么?(注意“抵御”与“征服”的不同。)
⑤我们是怎样征服沙漠的?
⑥征服沙漠获得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互相讨论,彼此纠正或补充一些内容,教师巡视以后让学生举手,读出有关语句(语句可以有变动):
①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②沙漠逞强施威,用的武器是风和沙。这种武器向人类进攻的方式有二:第一,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量愈强。第二,风推动沙丘缓慢前进。
③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第一是培植防护林,(这主要是防风),第二是植林种草(这主要是防沙丘)。
④征服沙漠主要的武器是水。(“抵御”只是消极的防止,“征服”才是积极的消灭。)
⑤我们征服沙漠采取的措施是“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林”,这就“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州”,而且起了防护交通线路的作用。而且,制造风力车,“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使风“为人类造福”,而且用半导体把沙漠上长时间的日光变为热能,来发电,取热,煮火,做饭,等等。
⑥征服沙漠获得巨大成绩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
(二)问:根据以上答题,能否说出哪是成因、方法,哪是特征、本质、规律性?(注意:只能作大体上的划分,很难执于一端。)学生讨论以后,明确:上述答题之②既是说明特征,也是说明方法。③是说明方法。④也是说明方法,但是更加主要的方法。⑤是进一步采取的积极进攻的方法。①和⑥是本质:①说明沙漠的本质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⑥说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征服沙漠,并且使沙漠变成为人类服务的绿洲,等等。所谓规律性,指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比方沙漠向人类进攻所用的两种方式决定于“风”和“沙”的关系,风大沙小就是“游击战”,沙粒很多就是运动战。又如征服沙漠的几种方式是由沙漠袭击人类所用的武器来决定的。“风沙”、“植树种草”、“水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说明了征服沙漠的规律性。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征服沙漠,又说明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这中间也有一个规律性问题。
二 分析结构。
(一)提问:在再默读过一遍以后,看看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学生充分思考以后,明确:划分为两个部分。
问:依据是什么呢?
沙漠这个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是怎样征服沙漠的?也就是,人类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
(二)第一部分由四个段落组成。这四个段落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呢?
1、2、3自然段是一个层次,第4个自然段是一个层次。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沙漠对人类危害的后果及其危害的方式。
(三)1、2、3段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第1段是“总说”,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然后,分别举出国外(地中海沿岸)、国内(陕西榆林地区)典型的例子,来证实这个自然敌人的危害。
(四)根据人类对沙漠的认识与改造是逐步深入的,第二部分又应该怎样划分呢?
划分为抵御与进攻。第7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呢?
过渡作用。从“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采取守势到采取攻势。
(五)5、6两段都是写“抵御”的,为什么分为两段?
一段写抵御风沙袭击,一段写抵御沙丘进攻。
“袭击”与“进攻”有什么不同?
“袭击”是偷偷地打击,就是指上面的“游击战”;
“进攻”是明目张胆地进攻,就是指上面的“阵地战”。
(六)从第8段到第12段(第11、12段也可以理解为对风和对日光的利用)都是写“攻势”,寻找它们互相间关系似乎比较难。如果一分为二的话,怎么分法呢?
改造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第8段写在我国广大沙漠地区尽管地面上缺少水,地下还是有水的,这就具备了相当有利的条件,说明是“可能”的。9至12段以实例说明这“可能”已经变成了“现实”。
(七)9至12这四段,还能够一分为二吗?
9、10两段写征服沙漠,11、12两段写利用沙漠。
既然9、10两段都是写对沙漠的征服,为什么不合为一段呢?
合为一段当然可以。分为两段的理由是一段写对农田的“保护”,一段写对交通线路的“防护”。
先写对交通线路的“防护”,再写对农田的“保护”,行吗?
不行,征服沙漠的作用首先在于保护农田,开辟绿洲。
11、12两段写利用沙漠。各写了什么?
11段写利用沙漠地区“风力”,12段写利用沙漠地区“日照”。
这两段次序可以调换吗?
不可以调换的,因为利用沙漠地区风力,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
而利用沙漠地区日照,还只是远景。
(八)结尾一段总结全文,“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就是指沙漠对人类危害的情况以及人类对沙漠改造的情况,整篇文章紧紧抓住沙漠这一事物的特征说明,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九)请一位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把全文内容有重点、有条理地复述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本文准确的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分析了《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等等,也分析了结构层次,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沙漠对人类的各种危害以及人类对沙漠的改造。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语言的准确性。
二 新课内容——分析语言。
(一)文章题目是《向沙漠进军》,进军,就是比作为军事上一场战斗。文章选用了哪些动词表示这场战斗的激烈、你死我活的呢?
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一部分,找出沙漠对人类侵犯的动词:
并吞、侵占、侵入、袭击、进攻、肆虐、打死、摧毁、埋葬、逞强施威。
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找出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动词:
抵御、防御、固定、收复、保护、防护、开辟、征服。
(二)语言准确性不但表现在中心词上,还表现在对中心词的限制上。由教师读第一部分四个段落。在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漏掉一些词、句,请同学们在听教师读时,注意把漏掉的地方作好记号,然后研究漏掉了一些词、句会给说明带来什么影响。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达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逐渐变成荒漠了。
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的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都变成沙漠了。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才能有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一百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份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五米到十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被摧毁,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引导学生一一研究上面漏掉了“若干”、“有些部分”、“还”、“多少”、“许多”、“三十公里”、“一次”、“全部”、“点”、“全”等限制词语对准确说明的影响。
1、2、3自然段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限制词语,话说过了头;
而第4自然段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限制词语,话又说得不够份量。过头与不够,都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三)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但表现在限制上,还表现在整句的判断上。譬如说,“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那防护林是什么呢?请同学仔细把防护林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防护林是并行排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二十倍的林带。(从培植方法上讲)
防护林是为了减少风的力量而培植的林带。(从培植作用上讲)
防护林是抵御风沙袭击而培植的林带。(从培植目的上讲)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在沙丘上植树种草怎么会成活呢?那我们就要研究湿沙层是什么。请同学仔细把植树种草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的句子回答。
湿沙层是沙丘在四十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百分之二以上的沙层。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那沙漠中到底有没有水呢?一想到水,人们容易想到滚滚的黄河、滔滔的长江。沙漠地面上缺水,地下有没有水呢?请同学仔细把地下水一段钻研一遍,然后用完整句子回答地下水是什么。
地下水是沙漠中地面上的降雨与径流渗入到土壤岩隙中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