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 (10篇)(2022年),供大家参考。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1
X镇是X县东大门,下辖X个农村社区、X个行政村,全镇人口X万,镇域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水面面积X万亩。X是农业大镇,农业种植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以及小规模的葡萄、甘蔗等经济作物;水产养殖主要是“四大家鱼”,近年来稻虾连作、稻鱼混养呈上升势头,已有X万亩,特种龟鳖养殖近X亩。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对于X这个农业大镇的未来发展,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X镇目前主要存在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风险防控能力有限,专业人才短缺等难点问题。为此,X镇党委、政府认真剖析,科学谋划,积极探索X镇乡村振兴之路。
一、放眼未来,努力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既要立足于现状,更要谋划长远,从高处着眼去定位发展。X镇未来处于城乡结合部,接受X市、X县城的辐射。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目前以农业生产、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农业、集镇、村庄分布在广阔的乡野空间,已初步形成X社区、华龙社区、凤凰桥社区三处小集镇建成区,在保存区域文化特色和人文风貌的前提下,突出X小集镇的“水”文化,营造个性鲜明的小集镇风貌。在农业产业布局上,规范建设优质粮油示范片、高效水产示范片、优质果蔬示范片、优质苗木花卉示范片、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片等特色农业产业片区。同时,在小集镇周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是与主导产业配套的商贸服务业。未来X城乡发展的定位为:以发展农产品生产和交易为主,农业休闲旅游为特色,农贸、农旅并举的服务型城镇。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二是选好农村带头人,牵住发展“牛鼻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筑牢基层堡垒,就牵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选拔具备带领全村发展经济的能力、维护村集体利益并协调多方利益的能力、应急处理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等“三大能力”的人员进入村级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注重打造一支党性强、人品好、能带富、会治村、威信高、自身廉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是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培养、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村级班子能焕发出新的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组织保障。
二、绿色兴农,奋力发动乡村振兴大引擎
一是打造X品牌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上级“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在优质稻米生产和特种水产养殖的基础上,我镇还将以现有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为核心,集中连片,打造千亩示范片和万亩示范园。在现有基础上再扩大种养规模;以新天地葡萄基地为核心,扩大X葡萄的种植面积。逐步打造江十月绿色无公害小龙虾、濡东禾香无公害优质大米、徽全无公害龟鳖、兴天城葡萄的特色品牌。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蓄发展力量。我镇现有农业龙头企业X家,农业专业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余家,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X名。一方面,我们将从给予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着手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支有文化素质、懂专业技术、会生产经营的新农人队伍,同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分散农户走节本高效、绿色兴农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支持“抱团”发挥聚合强力,以镇内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引导成立渔业产业联合体;以安徽蓝田特种龟鳖有限公司、鸿运生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引导水产养殖户向龟鳖、螃蟹、鲑鱼、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以及“四大家鱼”精养、半精养方向发展。
三是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产销良性互动。当前,我镇农业生产效益总体不高,除产业结构不优的原因外,就是农产品产业链中加工、销售环节薄弱。对此我们首先将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设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原料基地,带动农村特色种养基地的建设,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格局,拉近产销距离,实现供需契合;同时,农业企业增加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其次,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有效发挥“互联网+农业”等现代化营销模式,结合镇交通便利等优势引进物流产业,尽力让流通组织化、智慧化、透明化;充分发挥社群组织作用,努力开辟直接进社区通道和订制化消费模式,形成产地与销地、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生态圈。
四是精准推进巩固提升,突出产业扶贫。用好、用准、用活各级产业扶贫政策,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以“产业+就业+金融”三位一体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以“引领发展+自主发展”的模式形成“产业扶贫促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巩固提升”的良性互动。
三、美化家园,着力营造乡村振兴好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努力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畅通”基础。持续推进水利设施建设,用五年时间在全镇实施“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实现农田水利设施提挡升级。同时以落实河长制为核心,创新、健全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在促进农业生产增质增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完善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体系建设。
二是美化乡村宜居环境。抓好目前在建的华龙、裕兴美丽乡村,同时管护好已建成的张桥、五一、X、凤凰桥中心村,充分发挥好美丽乡村中心村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坚决打赢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重点抓好垃圾治理成果巩固和农户改厕,从源头发力,彻底扭转农村脏乱的陈旧局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通江大道沿线、长江二桥连接线沿线的绿化长廊景观带建设,狠抓秸秆禁烧,大力治理水体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坚决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保护。
三是提高乡村文明指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新乡贤引领、宗族管理、社群自治为核心形成有效的乡村治理,以移风易俗、典型带动为抓手建设乡风文明。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精华积淀,统筹协力办好龙舟大赛、捕鱼捉鳖节、书法比赛,突出打造龙舟文化、龟鳖文化、书法文化特色,提升祠堂文化,依托本土文化传承提高乡村文明指数。
四、登高望远,借力构建乡村振兴新载体
融合了各种要素的“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X镇位于市县中间,区位优势独特,按照农业田园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思路,我镇完全可以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此我们将注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田园综合体”模式目前已在江苏无锡、浙江长兴等地建设取得了成功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走出去学习这些地方可复制的成功做法;二是吸纳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本土企业家、技能人才回乡创业,吸纳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三是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我镇的区位、交通优势,引入较为成熟的“田园综合体”经营企业,不断满足“原来的人、新来的人、经常来的人、偶尔来的人”的不同需求。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2
立足镇情和平时工作,结合镇党委、政府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综合我镇优势资源,统筹谋划,积极行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坚持规划为先,在明确发展定位上下功夫。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照规划引领发展,不断更新发展理念,保持规划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按照X城东新区和X经济开发区城东园区(X—X年)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围绕“产城融合”的定位,统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和生态环保四大要素,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立足“水”的灵动、“村”的宜居,围绕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理念,系统设计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村增收等内容,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三大革命”、巩固提升、农村改革等工作融合起来,建立起特色鲜明、相互衔接、操作性强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体系。同时,进一步明确全镇全域主体发展功能区布局,区别设置工业发展核心区、优质农业种植示范区和西河景观带观光休闲区,做到有重点、分层次交叉、错位发展。
二、坚持三产融合,在推动协调发展上下功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一是在工业发展上做文章。坚持工业发展不动摇,以X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围绕“产城融合”目标定位,争取“电”“食”产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为当地劳动力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全力推进X县“一号工程”——比亚迪和“三只松鼠”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在三农发展上做文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开展农村“三变”革命,盘活农村资产资源,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开展标准化生产、商标注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实施品牌化经营,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推动“一村一品”发展,重点培育黄金坝、张庙、周闸水稻增产模式攻关千亩示范片,大力发展蒌蒿、蚕豆等蔬菜基地建设,连片规划、稳步实施、不断完善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做响“X”品牌。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扶贫驿站)+农户(贫困户)”的带动模式,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三是在三产发展上做文章。充分发挥X作为全县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落户主阵地的优势,依托良好区位、发达交通和项目支撑,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地。重点在物流经济、楼宇经济、养老经济、休闲经济等新业态有所作为,加快推进与旅游休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全面启动西河观赏风景区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工作,重点打造水上观光为主体的体验游。同时,以三只松鼠现代食品产业园为核心,全面启动松鼠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全县休闲旅游的延伸轴和新领地。
三、坚持生态优先,在改善宜居环境上下功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第一目标。一是实施“宜居X”工程。X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打赢环保督查整治战、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等“四大战役”。全面启动森林景观长廊、高铁城镇绿地、西河景观带建设,X年完成人工造林X亩,新增绿地X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林长制”和“河长制”,着力解决“建”与“管”矛盾。二是实施“清洁X”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改厕、污水治理“三大革命”活动,坚持以整治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为抓手,深入推进垃圾一体化治理,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计划两年内实施近X座户改厕工作。深入推进“河长制”,坚持把镇政府驻地、中心村、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作为污水处理建设的重点,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三是实施“畅通X”工程。当前,经济下行、外贸受阻、消费乏力,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契机,重点围绕道路、水利等开展项目谋划、项目包装,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石周路(石家湾至周闸)县级道路建设,尽快形成周闸、黄金坝、石碑、河坝和临江等区域快速进入省道、高速的通行能力。加快金塔桥和西河大桥建设,早日实现无城“拥河发展”大格局。加快西河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城东一期、二期防洪水系建设,全面推动西河观光旅游风景带建设。四是实施“美丽X”工程。按照城市的标准建设城东新城,加快“麦德龙”等商业文化综合体、X弋矶山二级医院创建、X中学东校区等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城镇建设升级版,着力提升X东大门对外形象。同时,按照“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等“五美”标准,扎实做好王村、杨湾、杨家桥、尤孔等X个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坚持“特色”和“文化”主线,着重抓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关键环节,让群众“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坚持文化引领,在提升乡风文明上下功夫。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一要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入宣传教育,开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主题季”活动,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提供文化惠民“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二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根。X是******X革命先驱、第一任******X县委书记宋士英家乡,是******X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有著名的临江抗日游击队等,依托X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围绕历史名人、历史事件、X好人等提炼,体现X特色,讲好“X故事”,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三要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为体。深入开展“四倡四反”行动,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推动乡风文明不断向纵深发展。
五、坚持综合治理,在打牢农村阵地上下功夫。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一要大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进一步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队伍,严格按照“五过硬”“八不能”“九不宜”选人标准,提前摸排分析,加强资格审查,依法依规组织换届选举。按照县委“X+X+X+N”的总体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全覆盖建设。通过村(社区)两委换届,换出战斗力、换出新气象、换出新作为。二要大力完善乡村治理模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进村民自治,依法治村,探索建立农村德治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坚持自治为基,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和制度,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理)事会等组织,引导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真正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坚持法治为本,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完善农村法治服务。三要大力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小微权力清单等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议两审一公示”工作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制度、“三会一课”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行动自觉。
六、坚持民生为要,在增进社会福祉上下功夫。以生活富裕为根本,不断增强农民获得感。一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真扶贫、扶真贫,以提升贫困群众满意率为导向,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制定好精准巩固提升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加快扶贫项目库建设,提高政策实施,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二要精心打造农村“人才库”。人才是乡村振兴第一保证。一方面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另一方面,出台激励政策,重点在土地流转、信贷资金、为企服务等方面,完善创业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合作组织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自主创业,吸引在外企业家、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引导更多农民群众创业致富。三要扎实打牢社会“民生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抓好学校迁址新建、安全校车推进工作。扎实推进卫生计生工作,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完善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提高计生工作满意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织密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3
一、X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基本概况
X镇位于皖江北岸,地处X东南,全镇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居委会,X个行政村。总人口X万人,农业人口X万人。是以电线电缆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乡镇,农业主要以发展种养业为主。土地确权耕地面积X万亩,未确权耕地面积X万亩。常年种植水稻长年水稻X万亩,小麦X万亩,玉米X万亩,大豆X万亩,油菜X万亩,各类蔬菜X万亩;水产养殖约X万亩。土地流转总面积X万亩,现有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县级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X个。
(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着力发展电线电缆产业。电线电缆是全县首位产业、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线电缆产业的发展,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创造税收等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电线电缆产业在发展中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银行收贷压贷、企业间互保联保等诸多因素影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这是在产业转型期、经济增长换档期、新旧动能转换期中遇到的困难,符合经济发展规律。X镇及X企业界人士切实抓住一系列有利契机,继续发扬“X精神”,通过技改扩建、兼并重组、改制上市等路径,响应国家军民融合、一带一路战略,走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之路,培育了X家左右骨干企业。
二是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充分利用我镇紧临长江的自然地理优势,依托X山峰生园有限公司、小老海特色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发展甲鱼、螃蟹、小龙虾、鳜鱼、黄颡鱼等水产养殖,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化、品牌化水产健康养殖公司,推进我镇水产养殖基地建设。二是依托安徽云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X县如春朝天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X县兴旺家庭农场推进我镇西兰花、朝天椒、韭菜等蔬菜种植,打造蔬菜产业基地。三是依托安徽环能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发展薄壳山核桃育苗栽培及推广,积极鼓励农户利用四旁隙地种植薄壳山核桃,打造经果林基地。四是充分发挥安徽云中生态农业开有限公司、X山峰生园有限公司旅游示点作用,依托X清晨日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隆兴葡萄园等经营主体发展特色苗木花卉观光业和葡萄、草莓采摘等休闲农业,打造旅游观光、娱乐采摘、林下经济、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五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引进X-X家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通过五大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壮大土地流转的规模,增加农民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就业收入。
三是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谋划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实现公路、铁路、水路联运,着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发展生产、生活和商务服务业,补齐三产短板。
四是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建设面积X平方公里,三年计划建设期(X-X年),总投资X个亿,建设项目涉及学校、医院、养老中心、人才公寓、
现代服务企业总部、电缆产业联盟、小镇客厅、电缆产业孵化器等X余个项目。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升城镇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是坚持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镇域内水、电、路、气及通信、网络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绿化、净化、亮化、畅化和美化。
(三)农村建设情况
一是坚决打赢巩固提升战。确保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期脱贫,并采取扶持就业、支持创业、政策兜底等方式,遏制返贫。同时,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做到动态识别、精准帮扶。
二是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各类改革步伐,激发农村各类资源与要素活力,让村级组织既有能力又有财力为农民服务,保障农民有稳定收入。全面提升第一产业,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实现一二三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民积极就业,主动创业,真正实现“农民富”目标。
二、问题及优势分析
(一)存在问题
X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村集体缺乏有体系的产业支撑,农民创收渠道单一,X镇各村都没有成型的产业。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业生产较为粗放,效益较低。大部分农村群众对***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等靠要思想,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
(二)资源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产业基础雄厚,现有电线电缆及上下游企业百余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X%来自在本土企业务工收入。
二是集镇优势:X镇是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是安徽省首批X个特色小镇之一。我们紧紧抓住这两个契机,全力加强X滨江新城建设,通过建设,拓展了集镇规模,完善了集镇基础设施,提升了集镇的功能,集镇带动辐射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区位优势:地处城郊,交通便利,距X南高速出口、庐铜铁路X南火车站不到X公里,SX建成后,到达城东高铁火车站仅需X分钟。
四是配套优势:镇内配套设施日趋完善。道路主干网总里程达X公理,覆盖全镇,由村村通水泥路变为户户通水泥路。绿化面积达X万平方米,早栗湖、姜家大湖、长淋港河、骆家套等镇内主沟河正在清淤改造,打造成景观公园,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安装路灯X余盏,实现路到哪里,路灯到哪里,建成了日处理万吨污水处理厂。供水、供气、垃圾、污水、公交“五个城乡一体化”正逐步实现。
三、剖析问题
虽然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农业大而不强,现代化水平偏低。龙头不强,品牌不响,特色优势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主要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低,很多优势产业尚未建立种植管理、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技术规程。全镇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农产品产业化程度弱,结构调整不深入,种植业,养殖业仍不具备商品经济优势,农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滞后。X镇电缆产业工业较为发达,农民为了增收打工创业较多,对农业相对重视程度不高。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并未拥有完善和健全配套的水利工程,很多优势随之淡化,不能较好开发利用,基本农田人均面积小,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薄弱。
(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农村村容村貌不佳。
村庄规划滞后,农民建设无序,城乡环境压力大,集镇环卫设施不完善,部分居民卫生意识较淡薄,垃圾分类处理尚在试点阶段,“脏乱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垃圾终端处理体系不完备,清洁能源还未全面推广使用。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头效应不强,村级便民服务体系没有健全。
(四)农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农民致富新型产业少,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如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业,虽然前景看好,但连片成带甚至“全域旅游”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文化阵地建设不够。新型农民培训有待加强,民俗文化馆,农民书屋少,科技支撑不高位,缺乏自主品牌研发,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些绿色有机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效应得不到明显提升。
四、下步工作思路
(一)创新体制。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定编制、定人员、定职能,解决有人干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二)做好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给合实际高水平、高标准做好规划。规划是基础,是引领,不能想到哪里,干到哪里。同时,推动规划接地气并且落实得了,能落地开花结果。
(三)出台政策。认真谋划、研究出台按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如农村土改、农村金融改革、合作组织改革等,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支持。
(四)强化培训。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着力加强村“两委”一班人特别是支部书记在发展理念、相关政策、相关业务等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同时,加强与乡村振兴有关如土地、规划、环保、发改、金融、农业等部门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更新理念,掌握政策,破解难题,提高工作能力。
(五)分类实施。在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逐步推进。既可以分产业打造,也可以连片实施,筑牢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的基础
五、工作举措
(一)振兴电线电缆产业,今年电缆产业遭遇发展困难,通过政策加市场调节的运用,支持部分电缆企业做大做强,引领示范,X因电缆出名,必将和电缆产业一起再次振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通过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举措,把X电线电缆产业做实,做强,做优,把X电缆产业继续稳定在X县首位产业。
(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真抓实干做好特色小镇。在生态环境工作上从严要求,长久坚持。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坚决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收储运体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实现绿色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招牌是X发展的良好机遇,仔细调查,认真细致做好乡村规划并严格落实执行,引导产业在电缆小镇集聚,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企业并重,运用好政策红利,不断放大效应,共同打造好电缆小镇。
(三)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破除旧的体制机制束缚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形式,通过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实施“三权”分置,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培育以云中生态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队伍和主体力量。利用X镇水资源面积大,水质优,基础设施较好等优势做活水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尤其是大力发展螃蟹,甲鱼,鳜鱼等特种水产使之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提高种养的比较效益
(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一是提升绿化水平。沿XKV宜华线、XKV淮上线、XKV昌吉至古泉线建设特高压绿色长廊;沿京福高铁、芜铜高速、庐铜铁路建设绿色走廊;建设长江大堤防护林景观绿化带。同时,完善森林村庄、乡村道路绿化,全面提升绿化覆盖率。二是做活水文章。完成镇内早栗湖、姜家大湖、长淋港河、骆家套等骨干水系治理工程,通过清淤扩容、驳岸护坡、绿化亮化、引流活水、配备设施等举措,建成景观公园,让村民有休闲娱乐观光场所。三是完成垃圾、污水、厕所改造。加快污水支管网建设,X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收集处理好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和居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日洁。保护好淡水豚国家保护区,并从试验区中获取旅游、观光的红利。
(五)健全“治理有效”机制情况。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一支作风优良、本领过硬、充满激情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推进村干部与乡镇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待遇同等,让大家工作有压力的同时收入有保障,让村干部成为体面的、受人尊重的职业,进而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农村。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培训教育,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放宽选人视野,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招录后备干部,储备村级发展梯队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压力传导机制,推进村级工作由定性为主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转变。推进“小微权力”清单和村务公开制度,保证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加快平安乡村建设。以依法治镇为抓手,大力改善创业和投资环境。健全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六)构建“乡风文明”体系。一是淳化乡风民风。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拓展“最美家庭”内涵,打造一批书香家庭、德善家庭、诚信家庭等特色家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机制,推进诚信乡镇建设。二是繁荣乡村文化。广泛开展新乡贤荐评工作,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不断弘扬传统文化,繁荣乡村文化,厚积文明土壤。三是完善文化服务。依托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乡村文化乐园、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文化阵地,深入拓展“三下乡”活动,让农村文化品味精起来,让群众文化活动多起来。四是破除歪风陋习。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有效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恶性攀比的风气,打击邪教、迷信、赌博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4
我镇成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党委中心组会议上传达学习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现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业兴旺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向产业化发展
我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例如黄墩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由“输血”变“造血”的产业扶贫路、村民致富路。从X年到X年,黄墩村联系在外发展成功人士回乡创办禾森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副产品和小食品加工,产品销往江浙;村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安徽秋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首期开发X余亩,主要生产红心猕猴桃和夏黑葡萄,着力打造生态农业体验园,为周边居民及市民提供生态旅游服务;X列发农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持下,从长春引进冬桃种植,种植规模达X亩;申请产业示范基地项目。
二、生态宜居强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生态宜居”不仅对村庄的生态环境有更高要求,而且也要求整个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整个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另外,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让城里人有一个好的休闲去处。从这些角度来讲,生态宜居要求是很高的。
近年来,我镇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例如黄墩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后几年规划是实现路通田间地头。X年拟修建X条水泥路,总投资达X万元,已获上级部门批准。由于属丘岗地形,抗旱能力弱,因此村“两委”在修建沟渠上下足了功夫,目前共修建沟渠X条X公里,挖塘X口,解决了群众抗旱难问题。在上级的支持下,对全村所有配电台区和农网进行了改造,基础设施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农村垃圾对水、土壤污染不可忽视,强化责任,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列入绩效考核;聘请有关专家和当地群众代表,共同制订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人畜粪尿、生活垃圾、危害性垃圾严格分类,科学设置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站;建立长效监督检查管理机制,对垃圾随意投放、破坏环境资源者的举报,给予保护和兑现奖励。探索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经营模式和长效机制,努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风文明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移风易俗精神,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一是通过会议促落实。召开专题会议布置活动,要求镇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加大在美丽乡村建设点和建成区宣传力度,鼓励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户带头示范,引领文明乡风。二是加大宣传浓氛围。镇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LED滚动播放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宣传,同时上门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利用赶集日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不断浓厚氛围,强化群众思想认识,促使基层群众对移风易俗形成深刻印象,提升文明程度。
四、治理有效强调制度建设
我镇围绕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为着力点,不断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助力产业发展升级,确保农民致富增收。十九大已经明确,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X年。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制度障碍,导致农民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象。此次明确了土地承包期限,对于稳定民心,促进土地流转均有非常大的正面作用,我们看好未来土地流转进一步落地后的市场前景。X年***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我镇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出台了相关文件,并每年安排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家庭农场建设。现在,一批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X镇涌现,他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精品农业崭露头角。例如宏林的永盛家庭农场,主要经营项目有水稻、小麦、蔬菜种植。这些新兴的家庭农场的发展,不仅弥补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空白,还成为了当地致富路的“生力军”。
五、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
对于“生活富裕”,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另一个是对于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根据***经济工作会议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打赢巩固提升战的规划。到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我镇大力兴建农业,提高经济发展,打响巩固提升之战。例如黄墩村带领村民致富,坚持发展。村“两委”结合村情,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办禾森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工人达X余人,其中贫困户X人,月平均工资X元,贫困户年均增收X万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创办了安徽秋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用工达到X人,其中就有X户贫困户村民,人均增收X元以上;镇帮助申请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村协调X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入基地季节性劳动,人均可望增收X元。近年来,黄墩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5
根据《关于印发全县“乡村振兴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X镇认真组织开展数次大讨论,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进行专题探讨,结合X镇的乡村现状,汇总形成工作举措。
一、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管理水平较低,公共服务理念相对落后。分布较为分散和偏远的村庄,部分基础设施难以延伸到位。主要体现在:行政村道路硬化还未做到村村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比较薄弱。乡村文化广场数量较少,健身器材等设备缺乏。生产、生活电网存在老化问题,部分台区尚未改造。村庄内部道路硬化率较低。“三大革命”还未实现全覆盖。
(二)乡村发展布局不优
行政村内自然村分布较散,公共服务均衡供给难度大。分类推进乡村发展规划还未做到深入细致。村容村貌未能实现普遍美观。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规划与实际需求存在距离。
(三)乡村产业带动力不够足
高标准农田比例不高。种植、养殖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特色品牌、“三品一标”获批数量不多。农产品产业链太短,基本停留在原材料阶段。农产品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未能做到“精、竞、特、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未能形成有效机制。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不够精准。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大,支持机制仍需改进。乡村旅游链条不够长,未能形成一站式、连环式旅游路线。
(四)乡村人才支撑力不够硬
外出务工人员技能不够强、竞争力不够强。乡村新型职业农民人数不够多,跟踪培养机制还不完善。乡村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生活条件尚不配套。优秀本土人才返乡数量不够多。产业领头人、大户能人等乡村人才数量不够多。本土青年人才就地创新创业数量较少。本土外出人士退休后,返乡发挥余热数量较少。
(五)乡村文化吸引力不够大
乡村传统文化习俗未能深入挖掘。乡村传统建筑未得到有效保护。公共性、民俗性文化活动仍然偏少。移风易俗工作仍需加强,村民观念仍需更新。公共文化实施使用率不够足。
(六)乡村组织引领力不够强
村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号召作用、引领作用仍需加强。村民自治组织规划本村发展、协调本村事务、管理本村村民能力仍需提升。
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营收益较为单一。合作社数量不多、规模较小,带动范围不够广。
二、剖析原因
根据大讨论的剖析,总体来看这些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规划不到位、引导不及时、布置不完善造成的。
(一)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X镇目前财政收入较低,依靠自身筹措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X镇位于X县西南边陲,交通不便。目前为止,公共交通依托四班镇县班车及过路客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也导致了村民的农产品销售困难,许多农产品销售价格比别的乡镇低。
(三)由于缺乏产业,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大多数从事相对低端的劳务,导致村民收入提升渠道较少。
(四)由于发展吸引力不足,致使人才流失严重,处于净流出状态。且本土新型涉农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还没有做到跟踪培养,针对特点发挥其作用。
(五)大户、能人引导培养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尽早发现引导培养有潜力的本土村民。
(六)科技人才支持不足,没有优良的科技资讯、科技人才指导,使得产业发展处于低级阶段,产业规划不能很好的面向更广市场需求。
三、提升思路
(一)坚持正确思想引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年)》精神,结合X镇实际,制定各项工作举措,设置时间表。
(二)坚持党管农村工作。镇党委总揽X镇全局,协调各类能够调动的资源,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
(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争取各项惠农政策扶持,优先投入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四)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引导更多大户、能人投身于乡村振兴中,带动周围村民共同发展。
(五)坚持乡村全面振兴。镇党委将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统筹谋划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整体推进。
(六)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不断深化改革,激活主体、激活要素,争取引进高校资源、科研院所资源、发达涉农企业资源参与X镇乡村振兴。
(七)重点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在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田园综合体建设核心区,以田园综合体带动乡村发展。
四、工作举措
根据梳理出的问题,结合X镇现实,经多方面研究,提出以下工作举措。
(一)争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大力争取“村村通”项目支持,争取X年全镇实现“村村通”。争取水利项目政策支持,更新老旧水利设施,打通汉桥村、岳山村、桥头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根据实际需求,兴建乡村文化广场,增购健身器材设施,争取田园综合体项目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争取项目资金更新生产、生活电网,确保用电安全。完成田园综合体项目区X座台区供电线路改造工作。规划乡村主要交通干道,争取立项修建SX直达万年台景区新(改)建道路建设,申报汪桥-代草岗-凤昆路X公里森林防火通道项目,完成万年台村X公里、汉桥村X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谋划建设旅游小镇提升工程、万年台张村至下院X公里道路白加黑工程及绿化、万年台至阳畈X公里河道沟渠综合治理及两岸慢行步道等项目。力争X年底完成农村“三大革命”工作。
(二)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对辖区内X个行政村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实际需求和长期考虑建议规划部门调整《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为乡村发展布好局,打好规划基础。对村容村貌开展集中整治,垃圾产生集中区增设垃圾桶,努力实现乡村普遍美观。完成阳畈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伍畈、共咀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努力提升乡村产业带动力
申报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改善种植、养殖结构,发展适合村庄的多样化种养殖。建设X亩种植绿肥示范点,培育X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支持大户、能人、家庭农场、合作社申请农产品特色品牌、“三品一标”。创建X家三星级农家乐、X家五星级农家乐。争取引进优质企业,培育本土企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引进客商投资X万吨高端纯净水项目。引进客商投资建设X亩花海项目。引进科研院所、高科技涉农企业,指导农民对农产品科学种植。深入调研农民、大户、能人、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政策需求,提供精准政策扶持。争取各类政策奖补,鼓励产业发展。创建省、市、县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各X个,培育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X个,开发休闲与旅游产品。对乡村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贷款金额增长、贷款周期变长、适当贴息。科学谋划田园综合体建设,争取延伸旅游链条,增加旅游收入附加值。
(四)培养挖掘引进乡村人才
建立务工职业培训机制,定期对村民进行集中授课,教授技能,增强其务工竞争力。每年举行一次X镇技能大赛,塑造争先恐后学技能的良好氛围。大力培养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努力实现种田大户全部获证。对已获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跟踪培养,了解其政策需求,帮助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筹措资金,设立优秀乡村教师、优秀学生基金,对公认的好老师进行奖励,对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培育尊师尊教的氛围,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鼓励学生回报家乡。积极联系优秀本土人才,鼓励其返乡发展、回报家乡、支援家乡。建立机制,培养发掘产业领头人、大户能人,让其发展信心更足,闯荡精神更饱满。争取政策支持,筹措创业基金,鼓励本土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介功能,建立民营企业家群、外出优秀人才库等,及时向其传达家乡发展资讯,听取其发展意见建议。
(五)增进乡村文化吸引力
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习俗,对民俗活动进行凝练总结,结合现代特点进行整合,创立新的民俗文化活动日,吸引群众参与,游客参观体验。围绕乡村传统建筑、历史建筑进行谋划,形成新的文化活动亮点。对延寿寺、岳山祠堂等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争取使其成为传统文化培育实践点。建立一支乡村故事讲写队伍。走访挖掘全镇历史故事、口口相传故事、当代好人好事、乡村振兴模范故事,以多种形式展示表达其内涵,争取故事吸引人,增加X知名度。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议表彰活动、开展农民丰收节活动,谋划切合农村农民实际的相关系列文化活动。对乡村艺人进行摸排,记录其优势特长,建档立卡,鼓励其成立合作社,形成集体合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举办三项宣传推介活动:万年台徒步登山活动、摄影大奖赛、“万年台杯”乒乓球比赛。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更新村民观念,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其发展动力。深入调研村民公共文化设施需求,针对需求精准提供公共文化设施。申报X镇文化活动中心项目。依托农家书屋、远教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村民提供新时代文化,培育积极向上、勤劳致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六)增强乡村生态转化力
对优质生态区万年台景区进行更深入的摸底,聘请专业旅游开发公司进行综合规划开发。争取与高校的合作,引进高校智力资源,对景区进行设计规划,争创特色、优质景区。深入调查了解水利设施、河道、沟渠情况,根据其水文情况、地理特点、功能定位进行综合利用,发展相关的生态水产品养殖,增加综合收益。对辖区内林区、山区资源进行摸排,鼓励村集体、大户、能人探索生态效益转化途径。对田园综合体进行全过程整理宣传,争取形成较大名气,吸引游人欣赏、消费。鼓励乡村生态农产品申请特色品牌、地理标志,留存生态种养殖资料,努力实现出其生态价格。
(七)提升乡村组织引领力
加强对村党组织的领导,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增强分管领导对村党组织的指导力度,提升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党员考核机制,激励党员在村庄建设、村务协调、产业发展上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培训,重点培训其规划本村发展、协调本村事务、管理本村村民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乡村、懂农民、懂产业的村民自治组织队伍,引领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制度,探索乡村治理透明机制,推动共建共商共享乡村治理模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根据村庄意愿与实际,协助引进合适集体产业,帮助集体带头人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以集体经济示范带动村民产业发展。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争取政策扶持合作社发展,推动合作社与村民合作机制创新,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带动村民互助发展,增强单个村民的抗风险能力。
X镇党委将根据大讨论成果,按照形成的工作举措,对照问题建立台账,逐个想方设法破解。尤其是将《X万年台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高标准规划,实措施推进,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显现出较大成效,打造乡村振兴X样板。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6
X镇根据自身的优势,盘活资源,在红色特色旅游小镇上下功夫,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X镇“红色小镇”发展现状
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新时代背景下,X镇山水涧“红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利用现有的优势和特色,以红色文化为灵魂,以绿色生态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目标,围绕“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打造X功能区。目前X镇红色山水涧景区于X年X月成功创建成国家XA级景区;七师纪念馆被列进国家红色旅游景区经典名录;同年底X被列为全省第二批X个红色旅游小镇之一;X年X月被省教育厅、旅游局确定为省研学基地;红色山水涧于X年X月被省列为X条“皖美”乡村旅游线路之一;同年七师纪念馆被评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领导干部xx教育基地,闸北村被列为安徽X个“皖美”乡村之一。
二、X镇“红色小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们离市级田园综合体试点要求“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旅游资源整合不够。资源本底较薄弱,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支撑力度不足,建设高等级景区难度大。虽然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产品开发较为薄弱,还未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小镇。水域风光资源开发有待提升,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业链还需不断延伸。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产业基础较弱,要素瓶颈制约还没有突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模式简单粗放,效益低,创意体验循环发展较有难度。村庄面貌特色不多,村庄布局呈原始状态,统筹难度高。区位交通优势不足,旅游交通不够便捷,无形中增加游客旅游成本。
(三)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足。农民的内生动力还在沉睡,对建设新农村理解有偏差,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资产闲置率较高,由于无示范带动性产业项目支撑,农民合作社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空转状态。
三、X镇红色小镇发展的路径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和载体,山水涧“红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以“安徽最美田园”“安徽最美乡村”、“全省最好宜居乡村”作为总体目标,持续通过山水田园路、草、湖整合改善人居环境,改良田园生态,改造水源质量,致力建设碧水蓝天、生态环保、宜居宜游宜业的“最美X•X模式”。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按照“一主多辅、一体多元”的产业发展思路,以红色文化为主,以田园风情、军事体验、农业体验、农耕文化为辅,辐射带动综合体发展。在红色文化核心区七师师部旧址、新四军七师纪念馆、皖江革命烈士陵园、将军大道基础上,引进红七师主题户外拓展基地、军事文化主题公园、迷彩帐篷露营地等项目,让游客切身感受红色文化和新四军铁军精神。在山中花海畅游区打造红色主题骑行绿道、登山游步道、摄影基地、花海驿站、牡丹文化园等项目,建成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功能区。在水上田园体验区打造民宿、漂流、民俗文化休闲村、爱情小栈等项目,融乡村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村原生态文化体验区。在涧边村落露营区打造涧边民俗农耕文化园、房车露营地、旅游产品展示及体验中心、生态农业园、温泉度假村、禅修度假区等项目,集农耕文化、茶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养生体验区。在综合服务区打造旅游商贸一条街等,主要解决旅游强链补链问题:“吃住游娱乐购、商养学闲情奇”。建设成熟的旅游接待、民俗饭店和乡村客栈等本地特色的旅游集聚区,满足来小镇旅游的游客用餐、住宿、研学培训、商务会议、休闲娱乐的需求。
(二)健全政策支撑,优化投资环境。X镇党委在县委的指导下,印发领导小组、实施方案、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政策文件,重点从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制度保障等方面构建起配套完备的政策体系,在产业发展、财政扶持、用地保障、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农民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整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力量,集中财力推进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乡村风貌改造等方面。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农田土地流转,加快农民转型,培育新型农民,激发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同步推进,科学规划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对入内企业和项目实现绿色环保准入,将山水涧“红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乡村。
(三)建立共赢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引导各类社会资金依法合规参与红色旅游小镇建设,紧贴产业规划,结合自身特点,明确重点招引的产业方向。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撬动社会各类经营主体资金参与到建设中来。探索企业主导开发、能人带动开发、村民联合开发等多种乡村扶贫模式,提高农民参与度与受益水平。引进有实力、善运作、懂旅游的企业投入产业开发,打造一批富有吸引力的特色民宿、休闲农庄、文化体验旅游品牌。X镇山水涧“红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可以采取县、镇两级共建的模式,统筹、协调、决策建设、管理等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重大事项和问题。成立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或牵头协调落实园区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明确一家有影响、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构建“一个中心抓管理,一个公司抓运营”的工作格局,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投入、统一管理”的运营管理机制。
红色旅游小镇具有明确主导产业、文化内涵、旅游业态和一定社区功能,是新型城镇化和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作为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加大其发展力度符合构建满足游客多元化、全域化旅游体验需求的供给体系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当前,X镇集聚资源打造山水涧“红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探讨培育红色旅游小镇助推乡村振兴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7
作为乡镇党委来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定位,必须要有勇于担当、敢于担责的使命感,直面问题、善于剖析、勇于实践,才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大以来,X镇党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就X而言,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离党***提出的乡村振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农业方面: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备支撑,是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动力。X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农业是主导产业,但农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农民增收有限,虽然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因规模不显,没有产生较大的带动效应;政府层面虽然进行了招商引资,但地理位置不显,交通不发达,没有什么较大的区位优势,虽然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想入驻X,但因现实的方方面面因素,最终没能实现。此外,X是一个人口大镇,大部分的青壮年在外找生活,农村常住人口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再加上细、小、散的土地,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不能形成规模化经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生态环境方面: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村污水横流,脏、乱、差问题凸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也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背道而驰。而现实情况是,虽然近年实行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人口素质问题,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提升的了的,需要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善;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政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X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象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的投入,短时间内还不能见到明显成效。现实上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党和政府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人民群众进行约束管理,以致一些该管的事情无法管理,该制止的无法制止,该处罚的不能处罚,导致一些群众自行其是,不听劝阻,使镇一级处于尴尬地位。
3.乡风文明方面:乡风文明是关键,没有文明的乡风,农村的歪风邪气就会逐渐抬头、占据上风,精神文明建设将会流于形式。众所周知,X是一个人口大县,一些歪风邪气大行其道。虽然宣传部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就X而言,乡风并不文明。镇党委也清楚其中的危害。宣传部门也拿出浑身解数来进行宣传引导,但成效甚微。为何?只宣传引导,而没有任何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群众能听你的?你管的了?拿什么管?在这点上,确实让人很无力。
4.治理有效方面:社会治理要想取得成效,关键在于人才,而基层组织是核心保障,更是农村发展与振兴的“领头羊”,乡村振兴最关键还是农村人才的振兴。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近年来,虽然大力选拔后备
干部进入村级党组织序列,但仍需要时间的磨练,基层组织断层非常厉害,无后继之人。同时,基层事情繁多,多而杂,再加上形式主义严重,无法集中精力谋求经济发展,被动应付的多,主动作为的少;此外,基层组织需要充实一些致力于乡村发展的年轻高素质人才,但因基层待遇与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导致基层没有吸引力,留不住人才。
同时,现下的舆论导向也存在较大问题,干多错多,不干没事,导致想干事的不敢放开手脚干,不干事的人浮于事,混日子。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的战略性问题,对此必须要有清醒头脑,而不是做简单的X+X=X的算术题。作为一级党委,必须要站在全县的大格局中综合考量,找出自己的目标定位,这样我们才能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在宏观上,必须要突出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强化法制思维,建设法制政府。任何人和组织不能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依法办事、违法必究。在微观上,建议县委加快出台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搭建容错纠错平台,为其撑腰鼓劲,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着力解决政出多门、考核评比较多的问题,为基层松绑、减压减负。
在镇级层面,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定位,以钉钉子的精神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X而言,X年始,X就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从稻渔综合种养到藕虾共作新模式,从普通的种养到现代化特色农业,从分散到规模化、集中化,从自给自足到农事服务一条龙,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既解放了劳动生产力,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要积极对接市场需求,进一步规范有序引导农民种植或生产市场预期高的农产品,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地方党委、政府要搭建好农业技术经验交流平台,帮助农民提高种养业技术;同时,结合当地产业现状和特色,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政府层面必须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大规模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打下基础。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帮助农民群众了解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
就西南乡镇而言,我们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不能光靠农业发展。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是只停留在敲敲打打、各自为政,必须要有整体思维,推动共同发展。县政府要统揽全局,高起点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财政投入,地方上做好相关的土地征收和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双管齐下,我们的旅游局面才能有所打开和发展。
二是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让乡村振兴与基层党组织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才能为农村振兴插上跨越式发展的翅膀。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架构和职能设置,进一步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队伍,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让农村成为广大青年人才发挥才干的主场,让农村成为大有可为的宽广天地。要进一步帮助村级党组织减负减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村级党组织轻装上阵,一心一意谋发展、求实绩、助振兴;此外,需加大优秀人才特别是在外的优秀成功人士的引进力度,将愿意进入村级党组织的吸纳进去,为村班子注入新鲜血液,让其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带头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着力解决村级两委班子的报酬待遇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这样村级党组织才更有吸引力和战斗力,也才能“引凤还巢”。
三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已有之义,我们必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让农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有可为、干净、整洁、有序的代名词,让农村成为那些退休老人休闲养老的首选之地。县委要树牢法制思维,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原则,提高违法成本和震慑力。同时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联防联控的监督管理体系。地方党委、政府必须要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环卫队伍,坚守生态红线,对那些污染重的企业和养殖业要重拳出击,加大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养殖业的曝光力度,强化惩治力度,掐断污染源头,这样我们的农村才能更加的水清岸绿。
总之,乡村振兴不是靠敲敲打打就能实现的了的,我们必须要有跋山涉水的坚定意志和勇气扛起时代之责,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8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X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立足自身特色优势,长远谋划,积极行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现根据大讨论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发达,制约产业兴旺。六店村、六店社区、都督三个村都缺乏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这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和老龄化日益加重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都督村以旅游和茶叶种植为主,村民说“茶树打药、采摘比较费力,希望能有专业化的服务组织”“茶叶的收获期都集中在清明节前后,没有精力既收茶叶、又找市场”。同时旅游景点仅有西九华风景区及山里中国民宿旅游区,未能形成规模化。此外,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普遍期望通过吸引大型招商项目落地来实现,而忽视吸引专业人才进村。
二是村庄规划没跟上,功能布局无法优化。由于没有专门制定村庄规划,村庄无序建设,土地利用粗放,或者“一刀切”禁止任何建设,导致村庄功能难以完善。六店村房屋大多建造于X世纪X年代,现在老百姓有了经济基础,想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开门就是大自然,关门全是现代化”,受到现状的限制,禁建控建的规定,使得农民自主修建原宅基地。
三是优秀人才难回流,乡村发展缺活力。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来支撑,但是优秀人才不愿回乡、不能回乡,使得乡村发展缺少活力和后劲。村干部是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但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不够强,存在后备力量不足、无人愿意干的窘困局面。村里的工作任务重,家里的经营也受到影响,学历高、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人不愿意当村干部。
四是输血造血都不足,乡村振兴缺资金。乡镇和村处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线,但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一方面是财政转移支付保障不足,镇本级财政转移支付仅维持镇村运转,全镇X个村(社区)转移支付只有X万元,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是农村土地的增值收益还没有形成规模。
五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系统亟需完善。部分道路需要拓宽,居民点内部宅间路存在断头路。水利系统有待梳理,沟渠、农田水利、退田还水均需整治规划。
六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如点状用地、坡地政策、退田还水等吸引社会工商资本注入,带动乡村振兴。
二、提升思路及举措:
一是加强领导,专人负责。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长、镇长为第一副指挥长的乡园西都田园综合体领导组,各分管负责同志、镇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全部纳入领导组,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推动。同时,针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成立了十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确定组长和成员,定下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确保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谋划。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镇党委书记主持,镇长、相关镇党政负责人、镇国土、林业、农经、水利、文化、农服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六店村、六店社区、都督村的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并邀请了老党员、老干部、乡贤人士参与会议。以头脑风暴的形式热烈研讨乡村振兴我们该怎么办,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见。
三是重视规划。在县规划局的指导帮助下,邀请了北京中农富通、中国美院、苏州大学等X家规划编制单位参与我镇“田园综合体”规划工作。三家单位来我镇考察时,镇党委书记亲自接待,召开会议解释工作思路;镇分管负责同志陪同实地踏勘,村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答疑并根据实际提出自己的思路,供规划编制单位采纳。
四是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资源,打造一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X年初对X个以上经营主体进行改造升级建设。
五是积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知识分子,有知识,有资源,有情怀,应该吸引他们回乡,发挥新乡贤作用,促进乡村振兴。
六是促进乡村文化的多元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加大乡村文化建设专项投入,提高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支出总量,建立乡村文化建设专项引导基金,打通公共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杠杆效用;二是激发社会投入。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文化建设,发起民间捐赠活动,发挥非遗保护民间组织作用,鼓励村民自筹资金兴办农民演出团队、农家书屋等,吸引选拔一批热爱乡村文化的文化能人、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加入乡村文化建设队伍。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9
X镇地处X县西南部,X市最高山峰三公山脚下(海拔X米),西南两面环山,与X、X两县相邻。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X万亩,山场X万亩;辖X个村委会,总人口X万人,X户。作为一个以农、林业为主的乡镇,土地是农民的根本,然而农民在土地上耕作所获得的收益,远远少于在城市务工所得。因此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近郊乡镇大片的良田都处于无人照管的荒芜状态或者种植一些密集的树木。而对于丘陵乡镇而言,因为受地形影响,田块零散、高低不平,加之靠天吃饭,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不完备,传统、粗放的种植形式占主导,弃田务工现象严重,越来越多的人都背井离乡。
站在新时代的高度,X镇要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走生态富民强乡之路。我们对二十字总要求应该有五个层次的理解和发展思路。
第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X镇围绕香猪、白茶、竹子这三个农业主导产业做足文章,变农业资源为农业资本,在要素重新定价、重新分配中占据主动,努力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
1.特色种养业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种养殖,组织专家把脉会诊,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指导,鼓励引导养殖大户成立协会,引导大户参加农业保险。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以信息指导农业结构调整,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很好的连接起来。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探索“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协议等形式,把企业和农户联系起来,让农民能享受到现代农业种养加贸等产业链条的各个层次的收益,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2.白茶产业
镇党委政府要有系统的考虑,不能让村民一哄而上,引导他们赚长钱,从土壤改良、种植、养护、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升级,加强原产地保护,提升加工工艺,提高白茶品质,打响X白茶品牌。探索开辟白茶飘香休闲观光区,可供采茶体验,做茶体验,茶艺展示等,深度挖掘茶文化。
3.竹产业
竹产业,出路还是在毛竹的深加工。依靠科技创新,顺应市场发展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竹加工产业,将竹产品加工成竹地板、地毯、窗帘、竹家具、竹纤维等,进一步深加工,进行综合利用,价值更高。同时围绕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发挥竹文化的“裂变效应”,建成竹工艺展示馆,开展竹乐演奏和百笋宴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创产业等,不断做深竹子立体经营文章,把“活竹”变成“活钱”。
4.乡村旅游业
(1)乡村+运动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运动健身,X市最高山峰三公山位于X镇,发展旅游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选定沿途风景优美、环境怡人,能够深度领略大自然之美的线路,开展徒步、登山、骑行等活动,还可以构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供团队集体训练用。运动健身类项目简单易行,可以贯穿全年,满足市民户外运动需求。
(2)乡村+民宿
良田、屋舍、耕作、袅袅炊烟、独斟自酌、隐居……乡村在我国几千年文化中,就一直代表着一种“桃花源”般的梦想家园。未来的乡村要打造的就是这样一种人人都能回得去的、承载着梦想的、生态和谐发展的田园乡居。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和落地实施,在基础工作做实,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试点探索乡村民宿。乡村的空心化,老宅子、老厂房等闲置资源多,而发展乡村民宿是对乡村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解决了农民手里的资源如何利用的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平台。
(3)乡村+休闲观光
X镇地理位置偏远,处于三市交界处,并不具备区位优势,但我镇依山傍水,受大自然眷顾,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有连绵起伏的X市最高峰三公山,有享誉江北情人谷之称的黄龙桥风景区,有绵延起伏的万亩竹海,有碧波荡漾的竹丝湖,有清澈碧透的新华水库等.镇内处处是景,皆可入画,可摄影采风,可山水写生,良好的生态禀赋为我镇发展休闲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二,“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更是我们生态建设的重点、绿色发展的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落实河长制。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镇级河长制的主体作用,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加大环保整治工作力度。一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全镇所有企业按“环降”标准执行到位,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使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清洁城乡、美化家园”环境整治活动和“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使境内交通主次干道沿线村庄、沟渠、塘坝环境卫生得到改善,街道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整治。
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改厕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农户房前屋后应拆尽拆,应改尽改。计划X-X年度改厕X座。厕所建成后,建议走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乡村文明”是农耕文明复兴,也是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缺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的重要载体。
一是抓党建引领文明创建。坚持培育乡风文明品牌,把文明创建融入主题党日,开展千名党员签字、宣誓、诵读、宣讲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
二是以真情引领社会稳定。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真情化解积案,以责任扛起稳定,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着力加强综合治理。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文明家庭认领制,树立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努力争创全国文明村镇。加快推进村规民约普及提质工程,建设法治、德治、平安乡村。
第四,“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更是有效解决我们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制失效、基层德治失灵的“一剂良方”。
多年来,干群关系紧张局面主要是由于部分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群众工作方法不当的造成的,导致群众对干部不信任,没有找到认同感,这是我们社会治理留下的历史“欠账”。我们要扭转这个局面,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抓好“四公”,以公开、公正、公平、公信取信于民。公开,要重点抓好公开的广度和精度(广度就是公开栏、便民服务手册、监督举报电话和微信群;精度就是公开内容要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关心的重点);公平,重点抓好两委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做到公平公正,以公理服人;公正,重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公信,要重点抓好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行干部带案下访,把公权力用到群众的心坎上。
二是要抓好“四治”,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构建“自治”新格局,实现“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群众能做的交给群众去做”;要培育“法治”新观念,发挥民警、律师和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要营造“德治”新风尚,深化打造文明乡风,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治理行动,改变群众习惯,培育淳朴民风。
第五,“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们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坚持把巩固提升工作作为全镇“压导一切”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
一是继续坚持促农增收、富民优先,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的投入力度,强化先进技术扶持,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实际问题上,以实际行动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我们自身资源禀赋、环境优美的优势,挖掘适合我镇发展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种值养殖产业(白茶、毛竹、香猪等),打造一批精品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心理,加大其自身发展力度,实现脱贫不返贫的目的。
三是加大监督执纪力度,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紧盯对象、程序、成效三个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我镇打赢巩固提升战。
X镇乡村振兴总结谋划材料10
一、产业兴旺是重点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X镇位于无为县西南,与铜陵隔江相望,水网纵横,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但农村产业发展速度缓慢,面临着种植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畜禽良繁、投入品质量监管、养殖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薄弱;水产养殖总面积大,但规模养殖户少,养殖模式单一等种种制约我镇农业快速发展的难题。
(二)实现产业兴旺的主要举措:一是大力发展螃蟹养殖主导优势产业。X镇地处长江边,水质资源好,螃蟹品质高。我镇目前螃蟹养殖面积达X万亩,规模效益明显,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减少药物使用,引导农户绿色养殖,提升产品品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养殖和销售模式,打造长江螃蟹著名品牌,提高产品档次。开展招商引智活动,引进专业市场运营公司和市场经营人才,盘活长江螃蟹交易市场资源,延伸销售链条,减少中间环节,带动周边乡镇蟹农进场交易。发展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时交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序推广虾蟹混养和纳米增氧技术,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试点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单一产品受市场冲击大的风险。二是积极发展莲藕及藕种种植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建立一个X亩藕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我镇在外地从事莲藕种植的人员较多,历史较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尝试发展莲藕深加工,吸引成功人士回乡办实业,做大做强莲藕产业。三是发扬传统木工技艺。发挥X木材市场品牌效应,在木材市场原址组织本地老工匠制作传统木制家具。开设精品店,网上交易同步进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影响力。通过市场开发,转型升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传承濒临失传的传统木工技艺,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二、生态宜居是关键。
(一)生态宜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X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交通条件严重滞后,唯一连接我镇的省道SX,路面狭窄,年久失修,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医疗、教育、出行等领域发展依然欠缺较多;农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严重,导致广大农民不愿待在农村。
(二)实现生态宜居的主要措施,一是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申报项目,各类金融贷款或引入社会资本ppp模式筹措等,打通新SX主干道,彻底解决我镇群众出行不便的困扰。加强与上级国土部门对接,通过土地复垦和增减挂等方式置换土地指标,解决道路建设占耕地红线问题。二是改变观念,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在乡镇街道路口放置分类垃圾箱,鼓励广大农民学习、学会、参与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动中。同时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广大农民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转变发展模式,发展生态旅游新产业。依托莲藕、螃蟹和长江水产资源,开发千亩莲花和蟹塘繁星观赏,集聚个性品牌,打造荷蟹特色小吃一条街。结合木材大市场江滩资源,发展江滩宿营、露天汽车影院、江滩越野车等绿色休闲娱乐项目,吸引周边游客感受独特江边风景。
三、乡风文明是保障。
(一)乡风文明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打牌赌博盛行,一些农民把打麻将作为主要的娱乐活动;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歪风愈演愈烈;部分地方,热爱集体、勤劳致富、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有所丢失,农民的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实现乡风文明的主要措施:一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利用“送电影下乡”、“送书籍下乡”、“送戏剧下乡”等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农业种植知识讲座、开展全民健康广场舞比赛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活动,丰富农闲时节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开办农村大食堂。围绕村级党群活动中心,开办农村大食堂,倡导移风易俗。农村婚丧嫁娶各类喜宴在大食堂举办,简约大方,减少铺张浪费。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执行,积极推广文明新风。三是开展先进模范评选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助人为乐好邻居”等先进模范评选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宣传典型事例,弘扬互敬互爱、互让互谅的家庭美德,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四、治理有效是基础。
(一)治理有效是加强农村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关键依靠人。************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一是干部;二是农民;三是人才。基层政府,包括村级干部,面对这一新课题、新使命、新任务感到无所适从,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重点,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同时现行村干部管理制度及待遇缺乏吸引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广大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缺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常都是被动接受。县乡服务“三农”的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难有针对性。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流动到城市,留在村里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妇。文化素质偏低,难以形成振兴合力。
(二)实现治理有效的主要措施:一是选准致富带头人。借助村两委换届的契机,选优配强两委班子,选好带头人,通过认真调研、摸清实情、宣讲政策、深入动员、厘清思路、制定目标、规划方向等种种措施和办法,将宏观政策与乡村农民每家每户一一对接、精准契合,带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二是打造新型农民主力军。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渐转变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到自觉认同、主动参与、积极努力的良性状态,加强对农户种养殖业的技术指导,帮助其做优做强;利用镇文化站场所,邀请外地专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辅导,着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户、农业生产骨干,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治理的主体、主力军。三是树立人才振兴乡村的观念。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着力引导在外务工农民、大学生、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各类群体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进行“双创”,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正能量和不竭驱动力。尤其对懂农业技术,懂农业营销,懂农村发展规划等农村紧缺型人才,努力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引进人才、留下人才。
五、生活富裕是根本。
(一)生活富裕是建立美丽社会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生活富裕,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何提高就业增收这个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带领贫困人口完成脱贫致富的攻坚任务;如何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生活富裕的主要措施:一是提高农民收入。在突出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新产业,形成产业化生产、农产品加工与生态观光、旅游农业联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引导我镇螃蟹养殖、莲藕种植等经营主体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合理布局生产、加工、包装、品牌,打造完整农村电商产业链。二是完成巩固提升的任务。
对有外出务工能力的贫困人口,引导走劳务输出的增收路子;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不便或不想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莲藕种植螃蟹养殖产业等,让贫困人员就近就业;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扶贫方式,解决特殊贫困群体实际困难,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确保到X年我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打好基础。三是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健康乡村战略,推动城乡教育和健康事业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增强农民创造和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推荐访问:谋划 振兴 乡村 乡村振兴工作汇报材料 乡村振兴材料汇报